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视评线丨数据说话 美国挥舞对华科技制裁大棒砸晕自家企业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视评线丨数据说话 美国挥舞对华科技制裁大棒砸晕自家企业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4-12-05 19:42

  当地时间12月2日,美国商务部发动了对中国芯片产业的新一轮大规模制裁,把140家中国公司拉进了黑名单,不仅限制美国公司和他们做生意,还通过“长臂管辖”牵扯到了大量使用美国技术的第三国企业。

  制裁引发副作用

  靴子落地,措施严厉。但相比前两周外媒炒作的版本,美国实际推出的制裁内容倒是做了明显的弱化。制裁公司数量从200多家缩减到了140家,“长臂管辖”也开了口子,豁免了荷兰和日本。知情人士向彭博社透露,这是因为荷兰和日本政府不愿合作,美国本土企业也激烈反对,使得美国政府不得不做出妥协。

  能继续和中国做生意的消息传出后,荷兰、日本企业和他们的投资者显得相当兴奋。荷兰光刻机制造商阿斯麦股价应声上涨5.5%,日本更是多家半导体企业股价齐涨(东京电子Tokyo Electron Ltd.涨7%,Screen Holdings Co.涨6%,Kokusai Electric Corp.涨近13%)。毕竟美国之前的几轮对华制裁,已经把他们害苦了。

  拿光刻机巨头阿斯麦举例,今年上半年对华出口还占它总收入的将近一半,明年却要跌到五分之一。阿斯麦的最新财报显示,该公司今年第三季度的订单额环比锐减53%,直接腰斩,公司还进一步调低了明年的订单预期。 美国向中国挥舞制裁大棒,实际打倒的,却是别国的半导体产业。

  美国的芯片企业也警告,严厉对华制裁将对美国本土产业造成灾难性的影响,毕竟如果美国不能卖,但其他国家可以,那么美国企业相较于外国竞争对手,将处于不公平的劣势。

  美国科技大佬现身说法

  中美营商环境更直观的对比,体现在两国各自举办的展会上。上周,美国政府加紧敲定制裁措施的同时,苹果CEO库克高调现身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

  苹果CEO 库克:能和合作伙伴们一起来这里参展,我太自豪了。没有中国的合作伙伴,苹果无法取得今天的成就。

  而下月初在美国举办的国际消费电子展,却因为美国政府的行政干预,正变得不国际化。开展在即,中国企业人员拿着美方的邀请函却被美国政府大量拒签。 中国可是世界最大的半导体市场,占全球份额超过三成,这个美国展会4000多家参展商里,也有三分之一是中国企业。他们受邀参展,受益的是不用出国门就能达成国际合作的美国企业和消费者,这么中美双赢的好事,美国政府也要搅黄。美国这么搞“闭关锁国”,苹果这类巨头还有能力继续组团来华谈合作,但众多财力不足的美国小企业,岂不是就与全球最大市场和最全供应链失之交臂了?

  数据证实美国策略失败

  美国政府对华卡脖子,重创了自家和盟友,却唯独没限制住中国产业。按彭博社统计的近10年全球13项关键技术的发展情况,截至今年,中国已经在其中5项上取得世界领先地位,在另外7项上也是全球市场的有力竞争者。2018年美国开打对华贸易战,2019年起中国获得国际授权的专利数量就超越了美国。

  2018年,中国芯片出口额5591亿元,今年的芯片出口额则预计超过11000亿元,顶着美国制裁,实现了翻倍。

  美国学界也是这个看法。华盛顿智库彼得森研究所的所长亚当·波森就表示:“中国的技术崛起不会受到美国限制的阻碍,甚至可能不会因此放缓。”

  所以说,美国的对华制裁,盟友不支持,自家企业不支持,自家媒体和学者也不支持,一意孤行的美国政府,封锁的到底是中国,还是它自己?

  总监制丨闫帅南 唐怡 监制丨陆毅 制片人丨赵新宇 文凡 编导丨吴啸浪 曹梓楠 视觉丨朱灵萌 制作丨孟祥迪 陈正旭 配音丨余奇明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蛟龙”号在北极成功完成10余次载人深潜

  • 国庆中秋假期第三天 全国铁路客流继续保持高位运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