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云中锦书丨迪拜大厨:吃过各种美食 最爱还是“biangbiang面”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云中锦书丨迪拜大厨:吃过各种美食 最爱还是“biangbiang面”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4-09-22 18:39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多家海外主流媒体,共同推出了“云中锦书:我和中国的故事”全球征集活动。活动收到了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投稿,大家都在讲述着自己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来自阿联酋的哈迪,曾在陕西西安工作。他也带着“热气腾腾”的祝福,讲述了自己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哈迪在阿联酋迪拜长大,2008年曾前往陕西西安工作。在西安的三年间,哈迪不仅积累了丰富的职业经验,更是对中国美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你知道为什么这种面条叫‘biangbiang面’吗?”谈及自己的最爱,哈迪笑着打开了话匣子。这段在中国的经历,影响了他的职业生涯,也将中国美食的魅力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心中。 现在,哈迪在迪拜开了一家中餐厅,主营西安小吃。他希望能够将自己所热爱的中国美食带到阿联酋,让更多的人和他一样,爱上“biangbiang面”。

  “中国给了我宝贵的人生经验”

  △哈迪与朋友在长城合影留念

  哈迪回忆道,在西安的三年,收获很多。在西安的一家酒店工作期间,哈迪接触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也结交了许多中国朋友。他至今还与中国的朋友们保持着密切联系,也一直期待着能再回中国看看。

  最让他难忘的还是西安的美食,尤其是一家在大雁塔附近的餐厅,总是排着长队。哈迪说,中国美食的丰富多样和餐厅的规模都令人惊叹。

  △哈迪在华山

  提起在中国工作的日子,哈迪认为这三年最为宝贵的收获就是经验。西安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这些实战经验为他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最爱中国美食的“匠心”味道

  受过专业餐饮业务训练的哈迪对食物有一套自己的见解。在他看来,中国美食的关键,在于制作过程中投入的“匠心”,正是这种“匠心”保证了食物的品质。哈迪表示,中餐厨师不仅依靠优质的原料,更注重烹饪的每一个环节,通过运用各种烹饪手段让普通的食物变成美味。哈迪举了蒸包子的例子,厨师需要用优质的面粉来和面,还要经历发酵的过程,再调馅儿、包包子、上笼屉蒸。所有的步骤只为了一个包子,尽管食客们吃的时候可能并不会意识到,制作一个包子的背后其实经历了许多道复杂的工序。

  △哈迪展示扯面

  在迪拜,哈迪品尝过各种面条,但他认为都比不上自己在中国吃到的面条。他说中国面条优质的面粉和精湛的制作工艺,让菜品独具风味。

  希望能让更多的人爱上“biangbiang面”

  尽管哈迪也喜欢北京烤鸭、饺子和烤羊肉串,但他最爱的中国美食还是“biangbiang面”。他说,每次看到中餐厨师“拉面”都让人印象深刻,因为它不仅是美食更是艺术。凭着这份“老陕”情结,哈迪在迪拜开了自己的中餐馆,并且成功地复刻了地道的陕西味儿。

  △哈迪在迪拜开的面馆

  他自豪地介绍,自己餐厅里所有原材料都来自中国。因为哈迪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还原最地道最优质的西安美食。现在,哈迪的餐厅已经成了迪拜社交媒体上的热门打卡地,甚至还登上了迪拜本地的探店榜单。越来越多的迪拜本地顾客开始爱上“biangbiang面”。走进他的餐厅,可以遇到许多来自不同国家的回头客。

  △哈迪餐厅里挂着“biangbiang”的汉字

  哈迪说,“biangbiang面”是店里卖得最好的菜品。食客们品尝到了“biangbiang面”,就会好奇这道菜从何而来。他们会去网上搜索,自然就会愿意进一步了解西安,甚至慢慢地会知道兵马俑、大雁塔。

  哈迪说,他很骄傲能让更多的人认识“biangbiang面”,并为推广中国饮食文化作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未来他希望能有机会再次回到中国,探索更多城市,做中国美食的文化交流使者。

  监制丨穆莉 制片人丨孙虎 记者丨王雪靖 李享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日本能登半岛暴雨致1死2伤

  • 第三届湖南非遗博览会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主题为“气候变化与农食系统转型”
2024-09-20 13:00
从1994年北斗系统工程立项至今的30年间,几代北斗人栉风沐雨、接续奋斗,坚持自主创新、分步建设、渐进发展,走出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有源到无源、从区域到全球的中国特色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道路,为更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2024-09-20 10:13
金秋九月,丰收的喜悦洋溢在田间地头。无人机、无人驾驶、云计算等“技术活儿”正在神州大地上描绘着一幅绚丽多彩的“现代耕耘图”,让大国粮仓更丰盈。
2024-09-20 10:09
9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四。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2024-09-20 10:06
多模态地理科学大模型“坤元19日正式发布,这是全球首个多模态地理科学大模型,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研发。
2024-09-20 10:05
卡塔尔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科学家通过分析391名志愿者的血液、尿液和唾液样本中的数千种分子,绘制出人体及其复杂生理过程的分子图。
2024-09-19 09:43
(记者付丽丽)世界气象组织(WMO)近日发布的最新通报显示,今年9月至11月出现拉尼娜现象的概率为55%,而今年10月至明年2月出现拉尼娜现象的可能性会增加至60%,厄尔尼诺现象在此期间再次发展的概率微乎其微。
2024-09-19 09:43
在中国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40周年之际,我国决定面向世界各国开放12个核科研设施和实验平台。
2024-09-19 09:35
我国目前海拔最高的人工影响天气观测平台——中昆仑山顶人工影响天气云水资源综合观测系统平台日前已完成验收,正式投入使用。
2024-09-19 03:35
日前,清华大学戴琼海团队在《细胞》上发表最新工作成果,宣布新一代介观活体显微仪器RUSH3D系统的问世。
2024-09-19 03:35
中央宣传部日前追授杨士莪同志“时代楷模”称号,集中宣传了他的先进事迹。 “时代楷模”发布仪式上,宣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追授杨士莪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播放了反映他先进事迹的短片。
2024-09-20 10:07
将为我国下一代星地海量数据传输体系规划和我国新一代卫星地面站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2024-09-18 18:36
9月上中旬,本报派出多路记者参与“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雪域高原焕新貌”调研采访活动,记录下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西藏实践。
2024-09-18 03:15
“水库总库容22.49亿立方米,相当于360个西湖。”站在160多米高的大坝上,中核集团新华发电新疆叶河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孟涛一脸自豪。
2024-09-18 02:55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中国气象局能源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已于近日正式启动。实验室依托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三家单位组建,并设有学术委员会。
2024-09-18 09:59
眼下,在红河哈尼梯田元阳核心区的阿者科村,梯田即将迎来收割,不时能听到村民们在家里磨镰刀的声音。梯田红米、稻田鱼、鸭蛋等当地绿色特优产品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产业的发展让世界遗产品牌惠及当地群众。
2024-09-18 09:54
一项新研究称,海洋鱼类的灭绝风险远高于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初步估计,从2.5%增加到12.7%。法国蒙彼利埃海洋生物多样性、开发和保护部门研究人员称,IUCN撰写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覆盖了超15万个物种,指导全球各地保护最受威胁的物种。
2024-09-18 09:52
记者17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了解到,该台恒星物理研究团组和天文技术实验室近期基于机器学习,合作开发了快速计算恒星—行星系统潮汐演化的方法。
2024-09-18 09:34
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上,发展中部地区地理标志特色产业,对于促进当地乡村全面振兴,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2024-09-14 09:43
据《全国科技小院发展报告(2024)》显示,自2009年第一个科技小院成立以来,科技小院数量快速增长、参与主体愈加丰富,目前全国已建成1800多个科技小院,157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参与其中,参与专家达2700余名、入驻研究生1万余名。科技小院发展模式日益成熟,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组织力量。
2024-09-14 09:4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