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共商共建共享!中东多国积极评价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共商共建共享!中东多国积极评价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3-10-18 12:44

  驼铃相闻,舟楫相望。阿拉伯国家在历史上就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参与者,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阿拉伯国家的普遍欢迎和积极参与,中国已同20多个阿拉伯国家以及阿盟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过去10年,中阿双方在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实施了200多个大型合作项目,合作成果惠及双方近20亿人民。除了传统的能源基建外,近期在数字经济、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合作也是亮点颇多。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即将在北京拉开帷幕,中东各国媒体对此次高峰论坛纷纷表现出高度关注,并寄予全新的期待。

  阿联酋通讯社16日发表题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让世界相连》的评论文章,称过去十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重点聚焦在“硬连接”层面,通过推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实现了国际经济走廊建设以及包括高铁、港口、贸易通道等大量标杆项目成果。文章评论说,中国与多国的合作,缓解了当地长期存在的基础设施建设瓶颈,促成了全球一体化。

  文章还写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还重视“民心相通”,鼓励各国加强相互了解,为当地社区提供支持。文中举例,像马拉维的水井、塔吉克斯坦的职业培训、推广菌草技术等都让参与各国共同繁荣,相互欣赏。

  文章最后总结,在即将到来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将与相关各方绘就共赢共享的新蓝图,并推进合作发展,为世界经济的复苏注入全新动能。

  黎巴嫩新锐媒体“al-Mayadeen”于15日发表学者布塞娜·沙班的评论员文章《另一种叙事》,文章副标题为《我们在西方主流媒体上读到的有关中国的一切都是假的!》。

  布塞娜在文章里赞扬如今的中国充满活力,致力于消除贫困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致力于建设一个造福于人类的新世界。此外,当今的中国谦逊,尊重他人,摒弃了种族主义、傲慢和歧视。

  她表示,当西方国家忙于煽动战争、干涉别国内政以掠夺财富时,中国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在不施加任何先决条件下帮助别国。中国的理念是拥抱对话、协商和探索,以建设一个以全球发展、全球文明以及全球安全为基础的面向未来的世界。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这一理念的根基。

  文章在结尾处评论说,“中国已经是代表自信、历史和未来的典范,是渴望摆脱西方的国家们的榜样。中国在多极世界中发挥主导作用并取得了胜利,是人类自由自发意志的胜利,是正义对抗邪恶的胜利,也是对西方引发的挑战的胜利。”

  会前,埃及《金字塔报》还发表标题为《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成立20余个专业领域多边对话合作机制》的文章,称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外合作伙伴发起成立了20余个专业领域多边对话合作机制,涵盖铁路、港口、能源、金融、税收、环保、减灾、智库、媒体等领域,参与成员数量持续提升。

  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发表题为《中国承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将会更加开放》的文章,称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之际,中国愿与各国一道,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共同绘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画卷。

  目前,埃及总理马德布利、阿联酋联邦最高委员会成员、哈伊马角酋长谢赫萨欧德及中东多国的政界、商界领袖都已抵达北京。中东多国人士纷纷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互利共赢,并积极评价此次高峰论坛以及中阿双方十年来的相向而行。

  阿联酋海外投资者委员会秘书长贾迈勒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东总站记者采访时表示,阿联酋全力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并将深度参与其中。中国积累了成功的发展经验,对于海湾国家、阿拉伯国家乃至非洲国家都很有启迪。贾迈勒认为,“在未来几十年,我们都需要中国作为可靠的贸易伙伴,我们对此深信不疑。”

  卡塔尔市政大臣苏拜伊在采访中表示,中卡两国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两国在粮食安全、贸易、工业和技术等诸多方面都有合作。中国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卡塔尔2030国家愿景”相契合。

  伊拉克前总理阿拉维表示,在当前世界形势复杂、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始终是有力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中国方案”。阿拉维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是加强中国与其沿线国家联系的绝佳举措,中国一直与阿拉伯国家站在一起,实现中东乃至各地区的和平。同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还是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完善的良好途径,能有效助力全球经济发展与稳定。阿拉维直言,“一带一路”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之路,该倡议在中方的不断推进下,为世界和平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约旦知名媒体专栏作家奥马尔·阿穆蒂赞扬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过去十年间取得了巨大成就,给各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奥马尔说,过去十年来,中国与许多国家进行了广泛联系,建立了许多造福于这些国家的经济和基础设施项目。“中国一直支持这些项目,这体现了中国的善意。”他认为,“一带一路”项目增加了这些国家的收入,也增进了这些国家人民的福祉。

  叙利亚广播电视总局局长哈比卜·萨勒曼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了新的增长项目,新的商业路线,食品、运输、投资等供应链的可持续性。萨勒曼评价说,该倡议并没有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在一些国家进行了实实在在的投资和项目。在发起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年后,它正带来世界范围内的公平增长,这将造福全世界人民。萨勒曼还期待中国在叙利亚发展中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欢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叙利亚实施,并欢迎中国参与到叙利亚的重建之中。(总台记者魏然 周宣)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倒计时2天!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分论坛即将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要为“年纪尚小”的新职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仅要完善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更完善的培养体系为新职业就业者提供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舞台,让他们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也为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持续贡献力量。
2025-09-11 09:39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