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响应全球治理需求 顺应时代共同呼声——共建“新型全球领导力”智库报告引发非洲各界人士共鸣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响应全球治理需求 顺应时代共同呼声——共建“新型全球领导力”智库报告引发非洲各界人士共鸣

来源:新华网2025-11-15 16:22

  新华社约翰内斯堡11月14日电 题:响应全球治理需求 顺应时代共同呼声——共建“新型全球领导力”智库报告引发非洲各界人士共鸣

  新华社记者

  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13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中非伙伴大会上发布《共建“新型全球领导力”——迈向更加公正合理全球治理体系的共同行动》智库报告。与会非洲各界人士高度关注报告对全球治理变革的启迪意义,热议全球治理变革的迫切性及未来愿景。

  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国际形势变乱交织,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有增无减,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报告指出,世界当前变乱交织的根源是本应引领各国携手应对全球挑战、战胜共同危机的“全球领导力”出现赤字。报告呼吁国际社会共建“新型全球领导力”,引领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共同应对时代危机。

  与会非洲各界人士认为,报告提出的由国际社会共建“新型全球领导力”的全球治理变革行动方案,呼唤以协商合作取代对抗博弈,以多边合力取代单边主导,响应全球治理需求,顺应时代共同呼声。

  “我们生活在国际体系发生深刻变革的时代。二战后的治理体系架构,如今在适用性、公平性和合法性方面正日益面临挑战。”埃塞俄比亚政策研究所高级顾问巴鲁·德米西说。

  南非独立传媒集团执行主席瑟维认为,报告的发布“正当其时”。他说,放眼当今世界,冲突频仍、虚假信息蔓延,国际社会的信任基础正被侵蚀。“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依靠理性研究和思想交流来重建共识。”

  非洲联盟委员会前副主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咨询委员会委员伊拉斯塔斯·姆温查指出,面对“赤字”之困,“二战后形成的部分多边机制已难适配时代”。他认为,基于报告的理念,“未来应通过协商化解共同挑战,才能恢复国际体系的平衡与活力”。

  危中寻机、困中破局。赋能“全球领导力”、推进全球治理,全球南方在行动。

  长期以来,全球经济治理权高度集中于少数发达国家手中,形成所谓“中心-外围”不平等结构,发展中国家被置于不利地位。随着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全球南方迈入“新觉醒时代”,正经历角色跃迁。

  与会非洲各界人士认为,全球南方国家近年来持续为“全球领导力”输送变革能量,从呼吁传统平台改革到创建新兴治理平台,其行动深刻重构全球治理版图,成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迈进的关键力量。

  作为全球南方重要成员和负责任大国,中国坚定做变革世界中的建设性力量,以分享中国发展机遇、提供多样国际公共产品、为动荡世界注入确定性持续赋能“全球领导力”,受到与会非洲各界人士高度赞赏。

  埃及新闻总署副署长娜什瓦·阿卜杜勒-哈米德强调,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旨在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公平的全球治理体系,建立在主权平等和真正的多边主义原则之上。“全球治理倡议鼓舞人心,非洲国家迎来在日益多极化的世界中确立自身定位的新机遇。”

  姆温查认为,以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和全球治理倡议为引领,推动全球南方国家间制度性沟通与对话,是让全球南方形成合力、取得共识并共同行动的务实路径。“四大倡议不仅具有理念深度,还提供了行动方向——它让促进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成为推动变革的现实抓手。”

  当前,中非不断深化合作,持续振兴全球南方,推动全球南方在全球治理变革中发挥越来越大作用。中非合作的发展历程为全球治理提供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实践范本,也证明多边机制的生命力在于尊重参与者的主体性,以及聚焦共同发展的核心诉求。

  与会各界人士指出,包括中国和非洲在内的全球南方力量共同努力,不仅能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助于推动实现建立更加公平公正繁荣的世界这一共同愿景。

  “我深信全球南方国家携起手来,能够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平、更具代表性的方向变革。”肯尼亚非洲广播集团总编辑保罗·伊拉多说。

[ 责编:丛芳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七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举行

  • 扎根山村的“姐妹花”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是考验瞬间爆发力的短跑,而是需要长期持久力的马拉松。 在课程体系搭建上,北航实验学校打造了“五级阶梯式”科技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课程群,实现从基础普及到进阶的无缝衔接。
2025-11-11 10:00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相关工作作出部署。
2025-11-11 09:50
11月9日,国航C919重飞“两航起义”航线主题航班从香港飞抵天津,重温76年前“两航起义”的北飞航程,致敬“两航起义”爱国壮举。“两航”后代陈绍曾介绍,76年前,“两航起义”飞行员从香港驾驶12架飞机飞抵北京、天津,建设新中国民航事业。
2025-11-10 10:10
“超级细菌”指那些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研究人员在一种常用药物的生产流程中意外发现一种很有前景的强效抗生素,能够杀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超级细菌”。
2025-11-10 10:09
11月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闭幕。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用“聚焦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关注创新发展热点议题”“不断擦亮峰会品牌”“持续贡献智慧力量”概括了本届峰会的特点。
2025-11-10 10:0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