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国际锐评丨“进博之约”第八年,世界感受中国如此“确定”
首页> 国际频道> 锐评速览 > 正文

国际锐评丨“进博之约”第八年,世界感受中国如此“确定”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11-06 10:19

  “中国是全球唯一一个专门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国家,这本身就是一项极具积极意义的举措。世界多国都致力于强化全球贸易体系,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在11月5日开幕的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杰出院士马凯硕与《国际锐评》进行了交流。尽管当前世界经济在多重挑战中艰难前行,但与马凯硕一样,进博会现场多数嘉宾仍对未来表示乐观、对中国持续扩大开放表示赞许。

  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进博会在中国上海如约而至。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290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加;展览面积和企业总数均创历史新高,美国企业参展面积连续7年保持第一……这些含金量十足的数据,见证了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蓬勃生机,释放出各方寻求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强烈信号。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进博会至今已连续举办八届。八年来,世界形势发生很大变化,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不断抬头,“脱钩断链”噪音甚嚣尘上。复杂变局中,一年一度的进博会,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外企的期盼与选择。

  今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一年。不久前召开的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蓝图。作为在四中全会胜利召开后中国举办的首场重要经济外交活动,第八届进博会给世界带来了哪些确定性?

  首先是开放的确定性。5日,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发布的《世界开放报告2025》显示,2024年世界开放指数为0.7545,同比下降0.05%。相比之下,中国开放指数逆势上扬:2024年中国开放指数同比增长0.5%,特别是1990—2024年,开放指数从0.5891升至0.7634,提高29.6%,升幅位居全球前列。联合国全球经济监测中心原负责人哈米德·拉希德向《国际锐评》谈到,在当前全球开放面临巨大挑战之际,中国扩大对外开放成效显著,为构建更加开放的世界经济体系树立了榜样。

  对于中国的开放红利,那些深耕中国的外资感受尤其深刻。美敦力全球高级副总裁及大中华区总裁顾宇韶说,依托进博会的开放平台,公司过去七年成功实现了从参展商到投资商的战略升级,见证了创新成果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关键跨越。雀巢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凯思表示,作为进博“全勤生”,公司深度参与并见证中国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开放的进程,其中宠物经济、银发经济与健康需求升级等新趋势,为公司带来了增长机遇。

  与此同时,通过共赴“进博之约”,外资还感受到了中国发展的确定性。不少外企负责人向《国际锐评》谈到,中国广阔的市场空间、开放包容的投资环境、稳定的政策预期,对他们具有强大吸引力;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对科技创新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明确部署,尤其让他们振奋。

  本届进博会上将展示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蔡司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费铭远表示,进博会已成为全球新品首发、技术首秀和共享中国机遇的重要平台。立邦中国区首席执行官钟中林向《国际锐评》谈到,新能源、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让中国大市场成为全球创新的试验场。波士顿科学大中华区总裁张珺表示,中国强调“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他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机遇,公司目前已正式签约第9届进博会。

  作为全球独一无二的进口平台,进博会还给世界带来了共赢的确定性。当前经济全球化之所以遭遇逆流,一个重要原因是发展不均衡、不充分。为此,中国积极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让世界各国共享发展红利。而进博会就是践行这一理念的重要平台。

  很多人注意到,本届进博会首次设立最不发达国家产品专区,并进一步扩容升级原有非洲产品专区。目前,共有163家来自最不发达国家的企业参展,同比增长23.5%;非洲企业参展数量同比增长80%。此外,今年的虹桥经济论坛也首次围绕“增强全球南方经济韧性”和“全球南方农业可持续发展”两大议题开设分论坛。这些举措将更好地支持最不发达国家产品进入中国市场、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提升全球南方的发展权和话语权。

  “我们相信,在中国这片创新和发展的热土上,开放合作的浪潮势不可挡、奔流不息。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欧莱雅集团首席执行官叶鸿慕的话,道出了很多参展企业的心声。“新时代,共享未来”——越办越好、常办常新的进博会向世界传递出明确信号:越是世界经济发展放缓、国际纷争加剧,越要坚持平等互利合作、拥抱自由贸易。这是人心所向,也是大势所趋。

  (国际锐评评论员)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二十二号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 2025考研季科技类专业科普行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
2025-11-25 03:05
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召开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最新亮点成果发布会,集中发布了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在宇宙暂现天体、宇宙线传播、太阳爆发等领域取得的系列重大科学突破。
2025-11-25 03:0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系统也刮起了AI风。
2025-11-25 03:05
燕矶长江大桥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重要配套工程,是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24 09:02
11月23日,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2025-11-24 03:15
从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有限责任公司获悉,截至11月21日,我国最长原油管道——西部原油管道实现安全平稳运行18年,累计输送原油超2亿吨。
2025-11-24 03:15
作为中国和南非两国合作推动科普教育的重要实践,中国科学技术馆与南非Sci-Bono科学中心合作建设的“倾听科学空间”21日正式向公众开放。逾百嘉宾和观众到场体验。
2025-11-24 03:15
为AI4S领域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产业落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助力企业技术创新与行业生态构建。
2025-11-24 03:15
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从科技、文化、社会等维度,综合勾勒出2025年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科技前沿动态、科学传播与社会文化融合的整体态势和核心方向。
2025-11-21 15:11
枫清科技与麒麟软件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AI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信创产业生态的完善与发展。
2025-11-21 13:13
走进国家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辰山中心种子冷库,零下20摄氏度的寒气扑面而来,一排排整齐编号的收纳容器中,是进入“深度睡眠”状态的各类野生植物种子。
2025-11-21 09:53
小雪时节,容易发生感冒、皮肤干燥、关节疼痛及咳嗽等不适,大多因为寒燥外袭、津液失调。
2025-11-21 09:52
当前,关于精神疾病与心理治疗,公众还有哪些常见误解?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安定医院多位专家。
2025-11-21 09:49
2023年11月,“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正式发布,截至目前,访问量已突破3700万次,覆盖海内外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实验任务数超过270万个。
2025-11-21 09:47
20日,记者从南京大学获悉,该校沈树忠院士团队的侯金波博士等人记录了湖北省通山县一处距今约5.4亿年的埃迪卡拉纪化石宝库,并将其命名为“通山特异埋藏化石库”。
2025-11-21 09:38
完成第一阶段6G技术试验,形成超过300项关键技术储备,资本加速布局6G生态……尽管6G网络预计将在2030年开始部署,但我国6G产业布局正加速铺开,呈现政策护航、技术攻坚、资本活跃的特征。
2025-11-20 09:11
谷山梁3吉瓦/12.8吉瓦时储能电站项目建成后,每年预计可向电网输送36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电力。“独立新型储能电站放电时为发电企业,充电时视同电力用户,电网的峰谷电价价差形成利润空间,吸引企业投身于此。
2025-11-20 09:1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