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专访丨中国游客是新加坡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访新加坡旅游业分析师巴特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专访丨中国游客是新加坡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访新加坡旅游业分析师巴特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2025-10-09 16:08

  新华社新加坡10月9日电专访|中国游客是新加坡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访新加坡旅游业分析师巴特

  新华社记者舒畅

  新加坡市场调研机构华凯营销公司创始人、旅游业分析师苏布拉马尼亚·巴特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中国游客是新加坡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他们的兴趣不再局限于标志性景点,而是逐渐向小众行程和独特体验延伸。

  巴特认为,中国游客不仅人数多,而且消费力强,是新加坡酒店、景点、零售和机场消费的重要贡献者。自2024年2月中新互免签证以来,中国已成为新加坡旅游最大客源国。2025年前8个月,新加坡接待中国游客约230万人次。

  华凯营销今年第三季度对约1.5万名中国潜在出境游客的调查显示,选择新加坡为未来出境游目的地的人数最多。

  巴特认为,除了免签政策,支付便利和针对中国市场的精准推广也是吸引游客的关键。如今,在新加坡的许多小商户、商场、景点和樟宜机场的零售店等,游客都可以使用支付宝或微信支付。这让首次来访的游客感觉便利,也吸引了大量回头客。

  9月底,新加坡最大零售集团平价集团宣布,支付宝支付已扩展至其旗下500多家门店,包括超市、便利店、药妆店和食阁。东南亚出行和配送平台格拉布公司(Grab)也和支付宝进一步推进合作。

  在服务和文化方面,变化也在悄然发生。巴特说:“普通话服务、中文菜单和中文售后逐渐普及,让游客体验更顺畅。”

  巴特说,中国游客在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上不断发现新加坡的新鲜事物,这促使他们不仅到访热门景点,还能体验独立咖啡馆和自然徒步等深度游线路,更深入地感受当地文化,同时也带动了当地小商户发展。

  巴特说:“游客的兴趣正从地标景点逐渐‘外溢’到小众行程。”热爱大自然的游客去南部山脊徒步,去乌敏岛划皮划艇;加东和如切一带的峇峇娘惹文化路线也很受欢迎,游客还可以参加娘惹烹饪课程;甘榜格南和小印度则是喜爱纺织品、香料和街头艺术游客的热门去处。

[ 责编:王文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哈尔滨湿地秋韵美

  • 十五运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即,高清大图看圣火装备细节!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头像和姓名。据诺奖官网介绍,北川进1951年出生于日本,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奥马尔·M·亚吉1965年出生于约旦,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2025-10-09 10:11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