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汇聚各方力量 共建繁荣丝路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汇聚各方力量 共建繁荣丝路

来源:人民日报2025-09-19 08:23

  汇聚各方力量 共建繁荣丝路

  ——202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侧记(下)

  本报记者 叶传增 罗珊珊 黄 超

  大道同行,和合共生。

  9月16日,202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主论坛在云南昆明举行。联接中外、沟通世界,媒体肩负着增进互信、凝聚共识的重要使命,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积极作用。

  本次论坛上,中外媒体负责人和编辑记者、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专家学者以及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共担媒体责任推动文明互鉴”主题开展深层次对话交流,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

  共担媒体责任

  凝聚合作共识

  12年来,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共建“一带一路”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变为现实,成为广受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与会嘉宾表示,共建国家媒体积极作为,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夯实民意基础,发挥了记录者、参与者、推动者的作用。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崔士鑫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通过系统性、多层次合作框架,以“硬联通”夯实发展根基,以“软联通”破除规则壁垒,以“心联通”凝聚合作共识,不断取得丰硕成果。来自全球的媒体同仁跨越地域的界限、超越文化的鸿沟,为共建“一带一路”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把友谊的种子播撒到更多地区,让合作的桥梁搭建得更加稳固。

  “丝绸之路是合作之路、繁荣之路,也是文明之路、友谊之路。要以媒体间的紧密合作为纽带,讲好‘一带一路’故事的全新篇章,汇聚起从共鸣走向共赢的更大力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党组成员、副总编辑范昀表示,近年来,总台打造“全球媒体合作伙伴”“丝绸之路电视共同体”等合作机制,发起丝路媒体《共同行动联合宣言》,举办海外影像节、丝绸之路电影节等品牌活动,不断深化媒体合作、推动文明互鉴。

  主论坛上,多国媒体代表提出,要弘扬丝路精神、讲好丝路故事、推动丝路合作。加纳广播公司总经理阿明·阿尔哈桑说,中国的新闻报道实践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的典范,极具启示意义,“我们必须注重自身发展,挖掘和弘扬非洲本土的叙事模式。”

  “白俄罗斯是最早加入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之一。”白俄罗斯《星报》社长兼总编辑奥莉加·阿努夫里耶娃表示,《星报》也是“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的首批成员之一,通过这个平台,能够携手共建媒体发展空间,惠及更多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的媒体。

  讲好丝路故事

  推动交流互鉴

  “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合作之路,更是文明交流互鉴之路。在漫长的岁月里,不同文明交往交融、互学互鉴,共同书写了多样文明美美与共的灿烂篇章。当前,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共建国家文明交流互鉴的动人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根植于历史厚土,其深远意义体现在人文交流等多个维度。作为人文交流的促进者,媒体要让更多精彩故事跨越地理的界限和文明的隔阂,共同谱写文化交融、民心相通的新篇章。”人民日报社编委委员、海外版编辑部总编辑陈贽表示,我们要践行文化使命,讲好当代中国精彩故事,在国际传播领域唱响共建“一带一路”好声音。

  “福建与云南同处‘一带一路’重要节点。早在620年前,来自云南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就曾在福建长乐驻泊。”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彦介绍,福建以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为主线,创新实施“四海传福”全球主题宣传,以各国人民对“福”共同追求的不同表达,传承丝路精神,促进民心相通。

  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承表示,浙江围绕推动“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突出循迹溯源、立足“重要窗口”,向包括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讲好习近平主席的故事、讲好浙江人民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故事,深挖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的内涵,办好良渚论坛,让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文明在交流互鉴中焕发光彩。

  一株小菌草,在“一带一路”上开出幸福花,帮助许多共建国家摆脱贫困。科技日报社编委委员王俊鸣表示,在科技创新合作方面,像菌草这样诠释共建“一带一路”成果共享的生动故事还有很多。讲好共建“一带一路”的国际科技合作故事,要传播合作共赢的理念、增进信任,加强科技国际传播可感可及的成效。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描绘的互联互通愿景不仅体现在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上,更体现在贸易、文化与民心相通上。”泰国民众联络厅厅长素拉塔·拉卡赛穆说。

  深化务实合作

  促进绿色发展

  习近平主席强调:“共建‘一带一路’就是要建设一条开放发展之路,同时也必须是一条绿色发展之路。”推动共建国家绿色发展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鲜明特征,一系列共建绿色“一带一路”的实践成果,在注入强劲经济增长动能的同时,汇聚起全球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与合力。

  秘鲁《秘鲁人报》社长兼总经理费利克斯·阿尔贝托分享了南美洲智慧绿色港口钱凯港的故事:“中国与秘鲁很遥远,横跨了整个太平洋,但两国之间有很大的共通性。我们都是千年文明古国,在共同发展的道路上秉持着共赢的发展理念,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人们翘首以盼的融合纽带。”

  为进一步展现共建“一带一路”的绿色发展理念与成果,本次论坛上,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人民日报中国品牌发展研究院共同发起绿色“一带一路”创新理念与实践研究项目,聚焦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技术、绿色金融、绿色建造等创新实践,向世界展示推动共建绿色“一带一路”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我们深耕清洁能源沃土,形成了以核电为龙头,风光水热储一体发展,多能连供的多元化综合型能源产业供应体系,电力在运在建总装机突破1.2亿千瓦。”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副书记刘建平介绍,集团在巴基斯坦建成投产的6台核电机组,缓解了电力短缺问题,成为当地供电稳定的重要力量。

  “公司全力推动全产业链降碳。”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谭本宏表示,近年来,长安汽车广泛应用5G、AI、光伏电站等多项智能低碳节能技术,年均降碳10.5万吨,并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理念融入供应商管理体系,带动产业链共同减碳降碳。

  “茅台用科技赋能传统,通过推动包材绿色化转型、实施核心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查等措施,主导发布白酒行业碳相关标准,在2025年首次入选《财富》中国ESG影响力百强榜,跻身MSCI ESG评级A级行列。”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高山说。

  大道不孤,众行致远。展望未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媒体合作的空间十分广阔。与会嘉宾表示,期待各国媒体加强交流合作,共同弘扬丝路精神,让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之间联系更紧密、友谊更长久,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汇聚磅礴力量。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巾帼共绘新时代

  • “世界市长对话·敦煌”活动外国嘉宾参访敦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十多位国内外医学“大咖”在接受“新华深读”栏目采访时表示:结节检出率升高,核心原因是检查设备精度的显著提升,让过去难以发现的微小结节“无所遁形”。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和体检普及度的提升,甲状腺、乳腺及肺结节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2025-10-13 10:26
现有将聚合物转化为金属或陶瓷的技术,往往会导致材料多孔、强度不足,而且部件会出现严重收缩,导致变形。这种3D打印工艺实现了从“制造零件”到“生长功能”的跨越,有望为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机器人等领域带来新的变革。
2025-10-13 10:24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9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研究称,他们首次拍摄到两个黑洞相互环绕运行的无线电影像。由芬兰图尔库大学天文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瞄准一个异常明亮的星系核心中心区域名为OJ287的类星体,成功拍摄到其中两个黑洞相互绕行的珍贵画面。
2025-10-13 10:23
作为深远海风电产业链的“链主”企业,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见证并引领了中国风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全过程。2024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79.8GW,占全球新增装机总量的68.2%,这意味着,全球每新增3台风机,就有近2台落地中国。
2025-10-13 10:22
10月14日,一场赏心悦目的木星伴月将在凌晨上演,为初秋天宇增添一抹诗意。木星是一颗气态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个头最大的行星,虽然距离地球比较远,但由于个头大,从地球上看起来非常明亮。
2025-10-13 10:19
团队进一步提出了跨平台系统设计方法论,包含二维-CMOS电路协同设计、二维-CMOS跨平台接口设计等,并将这一系统集成框架命名为“长缨(CY-01)”架构。据了解,团队下一步计划建立实验基地,与相关机构合作,建立自主主导的工程化项目,并计划用3至5年时间将项目集成到兆量级水平。
2025-10-13 10:18
日前,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2025-10-11 09:44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电荷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反了过来。
2025-10-11 09:40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025-10-11 09:38
植物生长不仅依赖阳光雨露,更与土壤中“看不见的世界”密不可分——这里生活着大量微生物,它们附着在根系上,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抵抗逆境。
2025-10-11 09:32
5年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2025-10-10 10:16
在人工智能(AI)与神经科学的强强联合下,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艾伦研究所团队联合开发出一种名为CellTransformer的AI模型,助力绘制出目前最精细的小鼠脑图,共包含1300个脑区及亚区。
2025-10-10 10:1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结合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研制出一种新型3D打印铝合金,不仅耐高温,强度更是传统铸造铝合金的5倍,且比未经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合金强度高出50%。
2025-10-10 10:10
连日来,北方气温骤降,不少秋冬季独有的养生方式和健康说法随之而来,有些操作或说法听起来科学健康,但权威专家表示,如果开展不当反而会带来健康风险。
2025-10-10 10:07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8日印发通知,对有效应对部分地区连阴雨天气影响、进一步做好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2025-10-10 09:55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