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美媒:美国经济正在遭受“双重打击”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美媒:美国经济正在遭受“双重打击”

来源:总台环球资讯广播2025-09-13 09:56

  美国经济正面临 “通胀高企” 与 “就业降温” 的双重打击。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9月12日报道指出,这两大压力形成的 “组合拳”,正让普通美国家庭的生活压力持续加剧,日子愈发拮据。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截图

  物价飞涨:吃饭、加油都在涨

  美国劳工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8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4%,年通胀率攀升至2.9%,不仅创下今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而且增速超过7月的2.7%。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截图

  其中,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食品和燃油价格涨幅尤为突出,成了拉动通胀的“涨价双雄”:

  家庭餐桌所需的食品价格单月飙升0.6%,创下近三年来最大单月涨幅。

  油价在7月下跌后又强势反弹,环比上涨1.9%。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无论是去超市采购,还是给车加油,钱包都比以往瘪得更快,生活成本压力持续加码。

  谁涨幅最大? 住房+日常消费品

  CNN报道说,8月美国通胀水平走高,住房开支(庇护类)与日常消费品堪称“主力推手”,二者价格的持续上涨为通胀数据带来显著支撑。

  与此同时,更多品类价格也呈现攀升态势:机票、速溶咖啡、衣物、番茄等商品,受关税政策调整与市场不确定性的双重影响,价格“蹭蹭上涨”。

  服务类商品价格同样未能例外,尤其是机票价格,除了受前述市场不确定性波及,还叠加了经济前景不明朗与航空安全风险的扰动,多重因素共同助推其价格走高,进一步加剧了通胀压力。

  工资不给力 就业市场暗藏隐忧

  CNN报道认为,当前美国就业市场中虽然名义工资有小幅上涨,但实际工资(即剔除通胀后)的增幅在8月仅增0.7%,创下一年多来的新低。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截图

  经济学家泰勒 施皮珀(Tyler Schipper)直言:“老百姓感受不到工资上涨,他们只知道超市商品的价格越来越贵。”

  更令经济学家担忧的是,物价上涨的同时,美国就业市场也陷入低迷。美国劳工部9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6日的一周,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被视为裁员的指标)增加了 2.7万人,达到 26.3万人,创2021年10月以来最高。2.7万人的增幅也创下最大单周增幅之一。

  CNN的报道称,尽管美国8月失业率仍处于“历史同期相对健康”的区间,但警报正在拉响:

  8月新增就业人数显著放缓

  今年夏季裁员人数增加

  报道称,这些信号表明,美国劳动力市场正在放缓,而裁员增加、就业扩张减速的趋势,不仅会直接影响居民收入稳定性,更可能通过消费信心下降、内需疲软等链条传导至整体经济,预示着美国经济增长将面临更多挑战与不确定性。

  政策推波助澜:关税+移民改革

  美国经济学家迪恩 贝克(Dean Baker)在接受CNN采访时直言,当前美国的物价上涨潮,与总统特朗普的政策密切相关。其中,移民改革与高额关税政策的影响尤为显著。

   大规模驱逐移民导致劳动力短缺:大量农作物无人采摘,新鲜水果蔬菜一个月就涨了2%。

   高额关税抬升进口成本:许多民生与消费类商品变贵,比如咖啡、番茄、外套等出现不同程度价格上涨。

  CNN报道称,普通消费者的感受最直接:日常生活开支越来越多,但收入增长跟不上物价涨幅,家庭财务压力持续加大。

  美联储两难:加息还是降息?

  CNN报道称,一边是通胀持续上涨,一边是就业市场显露疲态,双重压力下美联储陷入尴尬抉择。

  经济学家预测,美联储可能还是会选择降息来稳市场信心,但问题是:这能解决老百姓在超市里的焦虑吗?答案恐怕很难。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截图

  美国圣托马斯大学副教授泰勒·施普尔 (Tyler Schipper)认为:对普通消费者来说,耳边最真切的声音是“我的工作随时可能保不住”,是“超市里的食品杂货价格还在一个劲往上涨”。所以我实在不确定,下周“美联储降息”的头条新闻,真能成为化解这些现实困境的良药吗?

  未来展望:压力还会更大

  CNN援引摩根大通经济学家迈克尔·汉森(Michael Hanson)的观点给出预判:“接下来几个月,通胀很可能会继续加剧。”

  CNN报道说,美国经济看似在政策调控下实现了“表面稳定”,但这份“稳定”并未传导至民生层面,老百姓面临的生活压力丝毫没有减轻。

  正如CNN所指出的,无论是美国政府的经济举措,还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能否真正有效缓解居高不下的通胀压力、并推动经济回归稳健增长轨道,目前仍是一个待解的难题。

  编译:李修莉

  签审:贾延宁、刘轶瑶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坚守岗位 为了万家团圆

  • 新高铁助推文旅发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