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外媒聚焦九三阅兵:多国领导人齐聚北京,中国的“世界时刻”到来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外媒聚焦九三阅兵:多国领导人齐聚北京,中国的“世界时刻”到来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5-09-03 16:32

  中新网9月3日电(记者魏晨曦)北京时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举行。

  路透社、美联社、法新社等国际主流媒体高度聚焦,纷纷指出,多国领导人密集出席,显示出此次活动规格之高、影响之广,将点燃多国民众的共同期待,彰显“中国在世界舞台上重要时刻的到来”。

  “名场面”来了:

  世界的赴约

  “9月3日,一场载着历史重量、引世界瞩目的纪念活动启幕。”路透社如是评价。

  这一天,多名外国领导人和政府首脑赴华出席纪念活动,包括俄罗斯总统普京,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印度尼西亚总统普拉博沃,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等。

  新加坡《联合早报》、路透社、法新社等多家外媒观察到,诸多外方嘉宾出席此次活动,反映出国际社会的态度:

  其一,多国元首与政府首脑高规格密集出席,既体现对中方活动的高度重视,也蕴含对华深厚情谊;

  其二,嘉宾涵盖世界五大洲,广泛的地域代表性,反映出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历史贡献与世界意义的普遍认同;

  其三,参与者涵盖政府代表与民间人士——不少国际友人或其遗属代表在中国家喻户晓,部分人士更是十年前就曾来华参加70周年纪念。新旧身影交织,让历史记忆在传承中愈发鲜活。

  此外,外媒关注到,中方还邀请14个国家的50名国际友人或其遗属代表,他们来自俄罗斯、美国、英国等国,每一位的背后,都有人曾书写过为中国抗战注入力量的温暖故事。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图为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升国旗仪式。

  新加坡亚洲新闻台关注了天安门广场上举行的阅兵式,认为此次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纪念,更是中国国防现代化进程和国家坚定决心的展示。

  报道称,阅兵式上,整齐列队的军队、装甲车队以及空中飞过的战斗机,展现了中国在国防和军队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反映了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法新社、美联社等外媒提到,北京街头巷尾洋溢着浓厚的纪念氛围。

  报道称,从建国门延伸至复兴门的长安街上,多组精心设计的立体花坛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打卡。东单路口的四组花坛,正以铭记历史、纪念抗战胜利为主题,将厚重的历史叙事藏进花叶之间。

  这份期待,也流淌在普通人的话语里。新加坡《联合早报》援引一名中国网约车司机的由衷感叹:“这次阅兵的空中梯队,基本涵盖了中国军队现役主战机型,很多是大家关注的明星装备,有的还是首次公开亮相,直言 ‘这都是名场面啊’!”

  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报道,则将目光投向天安门广场的细节布置:人民英雄纪念碑与天安门城楼隔街对望,景观沿两者间的主通道对称铺展,仿佛在以空间的庄重,呼应历史与当下的对话。

  BBC还关注到,广场内3.7万人的临时观礼台靠近长安街,加上街道两侧的席位,当日可容纳超5万人共赴这场视觉与精神的盛宴;年号台、花卉绿化以红、黄、绿为主色调,与周边建筑浑然一体,既让仪式的恢宏与庄严扑面而来。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普京访华专车:

  特殊车牌成焦点

  “普京总统的此次访华之旅,成为西方关注的重点。”俄新社指出。

  “总统抵达北京”“总统从端门缓缓走来”……塔斯社、俄新社等多家俄罗斯主流媒体以密集的文字,全程追踪俄总统普京此次备受瞩目的访华行程。此次访问不仅聚焦于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更与此次纪念活动紧密相连。双重议程叠加,引来国际舆论的高度关注。

  其座驾的细节——尤其是那块特殊的中国车牌,也成为焦点。

  图片来源:俄罗斯媒体报道截图

  据《俄罗斯报》披露,全俄国家电视广播公司记者帕维尔 扎鲁宾在其“电报”频道中,解读了这枚车牌背后的文化意涵。

  他指出,在中国传统文化里,“8”是象征繁荣与财富的吉祥数字,而普京专车上恰好印有两个“8”。

  俄罗斯媒体称,这一细节为“金色俄罗斯”系列总统专车注入了文化共鸣的色彩,进一步丰富了中俄两国交往中的文化意涵。

  随着行程推进,《俄罗斯报》网站报道称,“普京已圆满结束在天津的工作安排”。值得关注的是,从天津到北京的交通选择本有多种,俄方特意选择了汽车出行。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特意强调,此次穿梭于两座城市的专车,悬挂的正是中国本地车牌。俄媒称,这一安排既显出行的务实,也暗含对东道主的尊重。

  “今日俄罗斯”的报道则捕捉到更具历史厚重感的画面:9月2日凌晨,普京的车队缓缓驶过北京天安门广场。

  俄新社称,这片见证了中国百年变迁的土地,在9月3日迎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这亦是普京此次北京之行的核心议程之一。

  早些时候的报道提到,载有普京的专车驶过广场,车轮串联起两国共同抗击法西斯的历史记忆,成为一次跨越时空的历史呼应。

  “俄中关系正处于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共同庆祝伟大胜利具有特殊意义:这是对两国人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勇事迹的致敬,更是对我们共同捍卫历史真相和正义决心的证明。”在俄新社的报道中,普京还谈到了与中国的友谊和对九三阅兵的祝福。

  金正恩赴华专列:

  友谊的回响

  2025年9月的朝鲜半岛,秋意初染之际,一列承载着特殊使命的专列从平壤出发,划破夜色。

  路透社等外媒关注到,9月3日,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通过端门,步入观礼现场。

  “很高兴时隔6年再次访华,我对中国政府和人民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表示谢意。”金正恩早些时候抵达北京后说。

  据朝中社、朝鲜劳动党机关报《劳动新闻》报道,金正恩的专列于1日离开平壤,次日凌晨穿过国境线,抵达北京。随行的队伍中,包括“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和朝鲜政府的主要领导人”,朝鲜外务相崔善姬也在其中。

  《劳动新闻》配发的照片里,出发前的金正恩正与崔善姬、劳动党中央书记赵甬元、金德勋低声交谈。

  图片来源:朝鲜《劳动新闻》报道截图

  此次访华,对金正恩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

  朝鲜媒体提及,金正恩此前公开出访皆聚焦双边事务,而此次出席大型多边纪念活动,尚属首次。

  与此同时,这也是他担任朝鲜最高领导人以来的第五次中国之行,每一次到访的足迹,都串联着两国交往的重要节点。

  回溯2018年,这是金正恩访华密集的一年,其中国之行也自此留下鲜明的“双向印记”。这是他成为朝鲜最高领导人后首次公开出国访问,数日行程中,探访中科院、中关村,试用VR眼镜感受中国科技。

  如今,友谊的专列,再过平壤,驶向北京。

  朝鲜媒体评价,车轮滚动间,既有当下外交考量,更有七十余年友谊回响——从中朝并肩作战,到多边舞台相互支持,两国情谊沿历史脉络在新时代延伸。

  “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重要时刻到来”。正如BBC所言,此次阅兵,是中国向世界传递实力与影响力的窗口,也是一个民族对历史的铭记、对未来的自信,以及向世界传递出的民族自豪感。(完)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在乌鲁木齐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各地情况不同,建设“无废城市”也需因地制宜,但认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干下去,直到干出成效、达到既定目标。
2025-09-26 09:39
黄芪五仁月饼、茯苓陈皮豆沙月饼、“五行月饼”……中秋将至,主打“药食同源”的药膳月饼受到许多人青睐,成为节日消费新亮点。药膳月饼选用的食材,如茯苓健脾宁心、莲子益肾固涩、薏仁利水渗湿,都是常见食疗材料,适量食用有一定调理效果。
2025-09-26 09:38
国家疾控局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该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一级巡视员熊煌介绍,目前,病媒生物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风险处于较高水平,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等肠道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风险增加,流感等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处于低水平。
2025-09-26 09:3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品管理和展览部副主任黄海荣介绍,广西素有“铜鼓之乡”的美誉,2006年,壮族铜鼓习俗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全国科普月期间,重庆邮电大学空间通信研究院科普基地展台前,一场趣味十足的“芯片探秘”正在上演。
2025-09-26 09:3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23日在湖南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2025-09-26 04:30
“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科技在全产业链取得新成效,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数智技术不断助力能源创新升级,绿色低碳能源技术开发能力不断增强。
2025-09-26 04:3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当前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工作部署,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9-26 04:30
眼下正值全国科普月,25日,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走进成都炭材公司,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功率脉冲技术及应用专家邱爱慈作题为《马兰精神与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技术》的主题报告。
2025-09-26 04:30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四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9-25 09:46
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把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作为防范重特大事故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推动出台64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十四五’以来,我们实施了提升社会消防安全能力、提升公众消防安全素质等重大工程,消防安全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消防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进一步转型。
2025-09-25 09:46
当前,全球正经历以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积极探索AI引领零售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2025-09-25 09:46
与此同时,我国算力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加快构建,已初步形成枢纽节点、区域中心、本地边缘梯次化布局架构。“未来,要持续深化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夯实‘算存运’底座,强化算力资源统筹协同与动态优化能力,加速推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2025-09-25 09:45
科学技术,既是人工智能(AI)理论和技术发展的源头和基础,也是人工智能的使用者、被影响者。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伦理规则设计与“人工智能+”同行甚至先行,是我们的目标,是AI健康发展的必要生态。
2025-09-25 09:41
科学探索奖由腾讯出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运营,目标是支持中国顶尖的青年科学家,每名获奖人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
2025-09-24 09:09
实验数据印证了这一点:在-18℃下,经过脉冲磁场处理的鲜湿米粉,冻融后的质构品质比未经处理的样品提升了30%—40%。
2025-09-24 09:07
科研人员经过研究,打造出高准确度基因组预测模型,该模型像“基因组导航仪”,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找到控制关键性状的基因遗传变异,这些遗传变异犹如“基因路标”,能精准预测油菜生长表现。
2025-09-24 09:06
9月23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届工博会以“工业新质 智造无界”为主题,吸引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企业参展。
2025-09-24 04:1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今年前8个月,我国通信业呈现平稳运行态势,电信业务收入保持正增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5G、千兆、物联网等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势。
2025-09-24 04:15
记者陈晨22日从水利部获悉,全国耕地灌溉面积达10.86亿亩,2025年耕地灌溉面积上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88.85%。截至目前,我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已达6.38亿亩,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其中,滴灌、微喷灌面积突破1亿亩,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降至342立方米,较“十三五”末降低4%。
2025-09-23 10:18
9月23日,我们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就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作出多项部署,为推动我国种业振兴指明了方向。
2025-09-23 10:1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