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国际锐评丨“全球治理倡议”展现中国担当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国际锐评丨“全球治理倡议”展现中国担当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09-02 20:39

  “这是中方继三大全球倡议之后,向世界提供的又一个重要公共产品”“这一新的倡议对破解当下全球治理挑战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日在天津“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首次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国际舆论给予高度关注。当天举行的上合组织峰会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为这一倡议的生命力与感召力提供了生动注脚。

  时代是思想之母。80年前,国际社会在深刻反思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的基础上,决定成立联合国,开启了全球治理的崭新实践。80年后的今天,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没有变,但人类面临更加复杂多元的全球性挑战。与此同时,单边主义与强权行径严重冲击联合国等多边机制,全球治理赤字持续扩大。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日前表示,多边主义、国际法、联合国权威面临挑战,国际治理架构急需改革。

  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治理也走到新的十字路口。“构建什么样的全球治理体系、如何改革完善全球治理”——这是摆在人类面前的时代课题。“世界上的事要由各国商量着办,不能允许谁的‘胳膊粗’就听谁的”“面对风险和挑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坚持团结合作、开放包容才是人间正道”“这种改革并不是推倒重来,也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创新完善”……习近平主席多次阐述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共鸣。

  在本次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上,习主席首次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强调“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可以看出,这五大理念分别涉及全球治理的首要前提、根本保障、基本路径、价值取向、重要原则,与联合国宪章宗旨与原则一脉相承,顺应了绝大多数国家的共同期待。诸如“提升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不将少数国家的‘家规’强加于人”“反对单边主义”等主张,直指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存在的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现象,具有很强的问题导向与现实针对性。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表示,完全赞同并全力支持全球治理倡议,这正是解决现行全球治理体系存在问题的关键。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陈波认为,全球治理倡议系统回答了“由谁治理”“为谁治理”“如何治理”等关键问题,它不是要另起炉灶,而是主张对现有全球治理体系进行更好调整和完善,使其更加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丁晓星表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的特殊历史年份,全球治理倡议的提出正当其时;这一倡议是对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的拓展和升华,为回答全球治理的时代课题进一步贡献了中国方案。外交学院教授李海东对《国际锐评》分析说,全球治理倡议与中方此前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各有侧重,从不同角度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更多正能量、为人类发展进步提供更强推动力。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区域组织,上合组织成立24年来始终践行“上海精神”,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积累了成功经验。上合组织前秘书长拉希德·阿利莫夫评价说,上合组织用先进的治理理念推动全球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正因此,有分析认为,中方在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上发起全球治理倡议,有着特别意义,是寄望上合组织在推动全球治理向好向善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本次天津峰会上,习主席提出上合组织要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贡献“上合力量”、为推动全球开放合作展现“上合担当”、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做出“上合示范”、为捍卫国际公平正义采取“上合行动”,并且宣布了中方支持上合组织发展的一系列务实举措。这将有助于上合组织发挥引领作用,当好践行全球治理倡议的表率。事实上,本次上合峰会签署并发表《天津宣言》、批准《上合组织未来10年发展战略》、发表关于二战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的声明、通过24份成果文件、接收老挝为对话伙伴……一系列丰硕成果为落实全球治理倡议注入了新动力。

  路虽远,行则将至。从主张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到推动国际热点问题政治解决;从推动建立国际调解院,到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这些年,在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道路上,中国既是理念倡导者,也是务实行动派。这一次,全球治理倡议的提出不仅是上合组织天津峰会的重要成果,也体现出中方与时俱进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完善,为破解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建设一个让人人享有富足安康的世界提供了路径、指明了方向。百年变局下,中国再次用智慧与行动诠释了何为“大国担当”。

  (国际锐评评论员)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主持中俄蒙元首第七次会晤

  • 习近平会见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在这条新的赛道上,中国青年正在奋力奔跑。
2025-09-02 09:59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部门将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具体来看,一方面将围绕《意见》提出的6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
2025-09-01 09:56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09-01 09:55
生产车间里,抽气泵凹槽上蒸汽弥漫,极细的金属导体经过氯化液处理,三次涂漆后,再附上绝缘漆膜,最终制成直径仅0.012毫米的成品电磁线。 银西产业园甘肃康视达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无人搬运车有序穿梭,整个流程高度自动化。
2025-09-01 09:53
江南大学是一所以轻工特色见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发酵工程学科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和前瞻性布局,成功跻身国家“A+”学科行列。学校与发酵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个联合研究中心,聘请16名教授级高工和国家级科创人才担任工程技术导师,推动研究生深入产业一线。
2025-09-01 09:52
在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东赛区比赛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赛队共荣获10项金奖、1项银奖。 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焊接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突出在特种环境、特种材料以及特种结构方面的焊接技术及装备制造研究。
2025-09-01 09:51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
2025-08-29 09:40
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文学、影视到互动娱乐的全产业链突破,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科幻阅读作为科幻产业链上游的基础产业,需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8-29 09:38
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天体,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2025-08-29 09:35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025-08-29 09:18
8月29日是七夕节,在古代神话中,牛郎和织女因为被天上的银河隔开,只有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才能通过鹊桥相会。那么,银河到底有多宽?
2025-08-29 09:17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王浩华团队、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郭秋江超导量子计算团队联合清华大学邓东灵团队,在百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观测到,“预热化”机制能有效抵御热激发扰动,使有限温度下的拓扑边缘态展现出了足够的稳定性,为保护脆弱的量子信息提供了新可能。
2025-08-28 09:47
6G时代,无论在城市楼群还是偏远山区,都需要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快速接入,但基于纯电子技术的传统无线设备带宽受限、频段单一,难以动态调度频谱资源。
2025-08-28 09:47
8月26日,《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为何要出台这份文件?这份文件重点说了些什么?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参与文件起草的专家。
2025-08-28 09:45
从“人工智能+”发展进展来看,朱克力认为,在政策层面,形成了举国体制,算力基础设施、数据供给、人才体系等基础支撑全面强化。
2025-08-28 09: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