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推动世界和平发展(权威论坛·铭记历史 开创未来)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推动世界和平发展(权威论坛·铭记历史 开创未来)

来源:人民日报2025-08-27 08:31

  八十年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推动世界和平发展(权威论坛·铭记历史 开创未来)

  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支撑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珍惜和平,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愿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夏春涛(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

  谢尔盖·萨纳科耶夫(俄中友好协会副主席、俄罗斯亚太地区研究中心主任)

  小林阳吉(日本八路军新四军战友会副会长兼事务局长)

  黄子坚(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文学暨社会科学院院长)

  历史贡献

  中国人民不仅在为国家独立和民族未来而战,也在为全人类共同的正义事业而战

  夏春涛:1931年,中国人民奋起抵抗日本军国主义野蛮入侵,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37年,中国以全民族抗战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持久抗战,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有力配合、支援了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作战。其间,中国共歼灭日军150多万人,为了支撑起这一关键战场,中国人民也付出巨大的民族牺牲,在抗战中伤亡3500万人以上,直接、间接经济损失达6000多亿美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战后世界的塑造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抗战烽火洗礼下,中国共产党迅速走向成熟壮大,倡导建立并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开辟敌后战场、在敌后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全面抗战路线等,一次次挽狂澜于既倒,对抗战最终胜利发挥了中流砥柱、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引领民族复兴的核心力量。从蒙受劫难、抗战烽火中一路走来,中华民族由此开启了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

  谢尔盖·萨纳科耶夫: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面对野蛮凶残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经过14年英勇斗争,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不仅在为国家独立和民族未来而战,也在为全人类共同的正义事业而战。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成功牵制日军绝大部分兵力,遏止了日本侵犯西伯利亚的北进计划,减轻了英美等国在太平洋战场的军事压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创造了关键战略条件。作为亚洲太平洋地区盟国对日作战的重要战略基地,中国提供了空军基地、军事情报等重要保障,在人力、物力等方面为同盟国的反法西斯斗争提供了坚实后盾。

  小林阳吉:中国共产党担负起民族救亡的历史重任,推动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出持久战战略总方针,领导抗日军民在敌后战场与侵略者浴血奋战,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与八路军、新四军和国民党军队并肩作战的,还有一支特殊的国际主义队伍——在华日人反战同盟。我的父亲小林清就是其中的一员。他曾于1939年随日本侵华派遣军独立混成第五旅团前往中国,1940年在胶东文登县负伤被俘。八路军战士的真诚感召和耐心帮助让父亲逐渐觉醒,而日军残暴战争罪行激起的强烈愤恨,使他彻底认清了日本对中国发动非正义战争的本质。他成为一名勇敢的反法西斯战士,与中国人民并肩奋战。中国坚持抗战不仅打破了日本法西斯“速战速决”的企图,有力策应了盟国作战,更为日本侵略者的最终覆灭作出了决定性贡献,在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中发挥了战略支点作用,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

  黄子坚: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和平而战、为正义而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付出巨大的民族牺牲、作出历史性贡献,得到了海外华侨华人和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在马来西亚,华侨华人纷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还有人选择回国参战。抗战危急时刻,3000余名南洋归国华侨青年毅然奔赴前线,以血肉之躯筑起一条“不沉的补给线”,为保障中国抗战物资运输作出了重要贡献。一个民族在面临生死存亡之时,万众一心,浴血奋战,并取得了最终胜利,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精神传承

  伟大抗战精神弥足珍贵、历久弥新,激励中国人民攻坚克难、勇往直前

  夏春涛:抗日战争艰苦卓绝,倘若没有精神支撑,就难以坚持抗战14年,最终以弱胜强,打败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义勇军进行曲》里写道“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所谓“新”,主要是说这是一道精神长城,它是无形的,却坚不可摧、不可逾越。作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在激发和升华抗战精神上,起了主导作用。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历久弥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沿着社会主义道路,一路披荆斩棘、攻坚克难,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抗战精神得到传承和升华,一直激励着人们同心同德、砥砺奋进。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已走过千山万水,新征程上还将继续跋山涉水。

  小林阳吉:中国人民在弘扬抗战精神的过程中,展现出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脱贫攻坚战中,无数基层干部、志愿者带领群众艰苦奋斗、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最终实现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国人民不畏艰险、勇于创新,突破了一批“卡脖子”难题,在5G、航天、高铁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中国人民把爱国情怀转化为建设国家的实际行动,以必胜信念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发展。

  黄子坚:从“速”和“质”上来看,中国改革开放的40多年在人类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高科技的运用将不可能变为可能,令人印象格外深刻。这得益于中国人民的坚韧不拔和众志成城,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强有力的战略决策和有条不紊的高效统筹。中国共产党了解人民、国家需要什么,有长远的发展规划和目标,并且持之以恒努力实现目标。

  谢尔盖·萨纳科耶夫:抗日战争壮阔进程中孕育出的伟大抗战精神,始终是激励中国人民攻坚克难、勇往直前的强大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生态建设成果斐然、人工智能等前沿创新持续突破……中国正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高质量发展的迅猛势头,为中国人民创造了更优质的生活条件、提供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坚实基础,也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和平发展

  坚定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小林阳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将举行隆重纪念活动,为的是告诉人们勿忘历史、珍视和平。我曾受中国政府邀请,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70周年纪念活动,并获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70周年纪念章,今年有幸再次收到邀请。中国人民没有忘记我父亲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出的贡献。作为“日本八路”的后代,能够参加这些纪念活动,是我一生的荣耀。历经战火的中国,深知和平的珍贵、正义的价值。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从未主动挑起战争,从未侵占别国土地。中国倡导以对话代替对抗、以合作促进安全,走的是造福自身、有利于世界的正道。

  黄子坚: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包括马来西亚在内的东南亚国家留下了深深伤痕。日军1941年12月从哥打巴鲁登陆,70天内打到新加坡,许多美丽的城市村庄被毁,大量平民被夺去了生命。我写过不少有关二战的文字,是为了纪念这段历史,也是为了提醒世人战争带来的伤害有多大,从而更好地反思,避免战争再次发生。以史为鉴,才能共筑和平。中国一直强调和平发展。历史上,郑和下西洋带来的是通好通商,而不是战争与侵略。今日中国,同样坚持共同发展进步,这正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要义所在。

  夏春涛: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无数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来之不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当下的世界仍很不安宁,今天回望这段历史,是为了推动各国共同捍卫世界和平和公平正义。成立联合国、建设战后世界新秩序,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标志性成果。联合国倡导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是维护战后国际秩序的基石。国际形势越是变乱交织,我们越要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和地位,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这一时代之问给出了中国答案,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了宝贵的稳定性。中国始终是捍卫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积极力量。

  谢尔盖·萨纳科耶夫: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发展是和平的保障。面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等逆流对全球稳定和发展造成的威胁,中国坚定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和国际法治,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秉持公平正义;同全球南方国家密切合作,加强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框架内协调和沟通,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同时,努力为世界各国开放合作提供宝贵机遇;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持续为世界发展进步注入强劲动能。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展现出负责任大国担当。

  (本报记者陈尚文、肖新新、朱玥颖、章念生、刘慧采访整理)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坚守岗位 为了万家团圆

  • 新高铁助推文旅发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