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围绕俄乌总统会谈,美俄开始各提条件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围绕俄乌总统会谈,美俄开始各提条件

来源:新华网2025-08-20 08:13

  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 美国总统特朗普19日表示,美国将协助乌克兰防卫,但不会派出地面部队,并重申乌克兰不会获准加入北约。他同时表示,实现美俄乌三方会晤之前,他希望俄乌领导人首先进行双边会晤。

  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当日表示,任何关于乌克兰问题的和平协议都必须确保俄罗斯的安全,俄方不拒绝任何工作模式,无论是双边还是三方模式,应逐步从专家层面开始,历经所有必要阶段,进而筹备最高级别会谈。

  8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市埃尔门多夫-理查森联合军事基地举行会晤后共同出席联合记者会。新华社记者吴晓凌摄

  特朗普:俄乌先谈,再安排美俄乌三方会晤

  特朗普19日接受美国福克斯新闻台采访时说,美方将帮助乌克兰进行防卫,但不会向乌克兰派出地面部队,“这一点我可以保证”。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一名白宫官员当天证实,特朗普“强调”不会向乌克兰派兵,但美国有其他方式确保乌克兰受到保护。报道提到,不让美军部队卷入海外冲突是特朗普去年竞选总统时的承诺之一。

  8月1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华盛顿白宫出席新闻发布会。新华社记者胡友松摄

  特朗普同时重申,乌克兰不会获准加入北约。但按照他的说法,一些欧洲国家已经同意为乌克兰提供类似北约所能够提供的保护措施,包括“安全保障”。上述白宫官员说,美国及其欧洲盟友和乌克兰将继续讨论如何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

  特朗普说,在实现美俄乌三方会晤之前,他希望俄乌领导人首先进行双边会晤。他认为,俄乌双方最好能改善关系,否则不太方便在没有举行双边会晤之前就安排三方会晤。

  他坦言,自己原本觉得俄乌冲突比较容易解决,事实上这却是最难解决的冲突。

  俄美总统15日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市举行会晤。双方表示,会晤“具有建设性”“富有成果”,但未就俄乌停火等议题达成任何协议。

  特朗普18日在白宫先后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和欧洲领导人举行会晤,讨论乌克兰安全保障、领土、俄乌双边会晤及美俄乌三方会晤等议题。其中,为乌提供安全保障是首要议题。特朗普说,对乌安全保障将由欧洲国家提供,并与美国进行协调。 

  俄外长:先从专家层面开始,再安排领导人会晤

  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在“俄罗斯24”电视频道19日播放的访谈节目中表示,乌克兰危机的起因之一是俄安全问题,该问题与给予俄方“北约不东扩”的保证几十年来被一再破坏相关。

  1月14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俄外长拉夫罗夫出席年度记者会。新华社记者白雪骐摄

  拉夫罗夫说,俄总统曾数次指出,在承诺“北约不东扩”后,该组织实施了5波扩张。

  他说,任何关于乌克兰危机的和平协议都必须确保俄罗斯的安全。“如果不尊重俄罗斯的安全利益,不充分尊重居住在乌克兰的俄罗斯人和俄语人士的权利,长期协议就无从谈起。”

  就解决乌克兰危机,拉夫罗夫指出,俄方不拒绝任何工作模式,无论是双边还是三方模式。应逐步从专家层面开始,历经所有必要阶段,进而筹备最高级别会谈。

  俄方证实俄乌继续交换阵亡士兵遗体

  俄罗斯总统助理、俄乌谈判俄方代表团团长梅金斯基19日说,根据俄罗斯与乌克兰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达成的协议,俄方当天向乌方移交1000具乌军阵亡士兵遗体,并从乌方接回19具俄军士兵遗体。

  梅金斯基在社交媒体发布这一消息,并表示此次交换阵亡士兵遗体的数量跟7月17日交换数量相同。

  乌克兰战俘待遇协调总部早些时候说,俄方当天向乌方移交1000具乌军士兵遗体,其中包括5具在扣押期间死亡乌军士兵的遗体。

  俄乌两国代表团6月2日在伊斯坦布尔举行第二轮直接谈判,同意以“全部换全部”原则交换所有重伤和重病战俘,并大规模交换25岁以下战俘以及阵亡士兵遗体。双方7月23日在伊斯坦布尔举行第三轮直接谈判,同意继续交换被俘人员和阵亡士兵遗体。

  俄总统普京6月27日对媒体表示,俄罗斯已向乌克兰移交6000具乌军士兵遗体,准备再移交3000具遗体。(记者:夏林、栾海、刘恺)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

  • 习近平观看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文艺晚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什么鼓励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具体如何操作?
2025-08-21 09:51
一项近日发表于《科学》的研究发现,在血液中循环的血小板会吸收肿瘤细胞释放的DNA片段,从而成为液体活检的重要DNA库。
2025-08-21 09:48
在地球的深海热泉、湿地,或者动物肠道和沉积物等环境中,生活着一群“无氧居民”——厌氧微生物。
2025-08-21 09:46
上半年,我国煤炭产量稳定增长,煤炭进口同比下降,煤炭供给比较充足。
2025-08-21 09:42
当前仍有很多因素制约着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技能人才培养,导致了技能人才短缺问题。
2025-08-21 09:41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张伟团队联合德国、美国等国科研人员,首创室温催化转化技术,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2025-08-20 09:47
南京大学研究团队与国际合作者在82光年外的唧筒座天区发现了一个极其罕见的两级四星系统,这是相互环绕的一对超冷褐矮星与一对年轻红矮星。
2025-08-20 09:44
走过70多年,沈阳机床矢志攻关高端机床,其突围历程给人不少启示。
2025-08-20 09:39
2016年,四处“求医问药”的马朝东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专家团队手中接过“药方”——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带病滁菊植株进行离体脱毒与再生。
2025-08-20 09:34
西湖大学工学院姜汉卿实验室研发的新一代软体机器人,首次让昆虫尺度的软体机器人在复杂户外环境中实现完全自主运动。
2025-08-20 09:32
科学家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全碳分子——环[48]碳(C48)。
2025-08-19 09:46
青岛科技大学教授刘凯团队开发出首个N型热电弹性体,即“热电橡胶”,为柔性电子学和可穿戴设备的能源采集技术提供了新方案。
2025-08-19 09:44
作为全球最具危害性的恶性入侵杂草之一,薇甘菊以惊人的繁殖速度和强大的环境适应性,严重破坏了亚洲、太平洋地区及中国华南地区的生态。
2025-08-19 09:43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产销量、充电桩数量均居世界第一。
2025-08-19 09:41
记者从国家数据局获悉:中文数据在国内大模型的训练性能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5-08-19 09:35
大约4亿年前,脊椎动物的活动范围仅限于海洋,鱼类尚未进化出适应陆地行走的四肢。”  2016年,Szrek和同事曾报告在圣十字山脉发现类似化石,他们认为这些痕迹属于一种正在捕食的古代肺鱼。
2025-08-18 10:28
8月15日,在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期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主席王金南代表学术界发布了“生态文明领域20项重大科技成果”。海上风电安全高效开发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应用于我国70%以上海上风电项目,大力推动我国海上风电技术和产业从“跟跑”到“领跑”。
2025-08-18 10:28
研究人员指出,决定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重要因素,是电池的正负极能够容纳多少锂离子,目前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不高的主要症结就在于此。“这足以证明离域电解液显著提升了电池性能,特别是能量密度和循环稳定性方面的优越性。
2025-08-18 10:26
一张植被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植物群落的状况,是做好保护和发展工作的一个基础。3.7万多个野外调查样点支撑的新图,为青藏高原变暖、变湿的趋势提供植被地理学证据,进一步夯实了保护和发展的根基。
2025-08-18 10:25
从“暴雨引发山体滑坡”的伪造视频到“核电站泄漏”的AI生成新闻稿,“AI谣言”表现形式多样,让不少群众一度信以为真。某科技论坛上,一名网友上传教程:用开源AI模型,输入“生成一张某市发生恐袭的图片”,30秒即可获得以假乱真的画面。
2025-08-18 10:2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