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加征关税难解“美国制造”之困(环球热点)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加征关税难解“美国制造”之困(环球热点)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08-14 20:22

    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日公布数据显示,截至8月7日,美国对全球所有产品的贸易加权平均关税税率升至20.11%,大幅高于年初的2.44%。

    7月31日,美国政府公布69个贸易伙伴输美商品适用的关税税率。新关税税率从8月7日开始实施。

    推动制造业回流,是美国政府关税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美国政府宣称,加征关税有助于消除贸易逆差,同时可以激励外国公司在美国建厂,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从而让美国制造业“再次伟大”。然而,这个“愿景”真能实现吗?目前,越来越多证据指向一个结果——关税政策也许能在短期内迫使部分产业进行调整,但长期而言不是破解“美国制造”之困的“良药”。

    ① 美国车企本应成为关税政策受益者,却遭受重创

    对于目标客户主要在美国国内市场的企业来说,关税政策能够帮助其打击竞争对手,这些企业或将付出损失生产效率的代价,将部分产业转移回美国;对于目标客户主要在海外市场且高度依赖全球供应链的企业来说,关税政策将使其生产成本上升、出口竞争力减弱。

    近日,美国苹果公司宣布,未来4年将对美国制造业额外增加1000亿美元的投资。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在宣布这项投资的声明中表示:“这包括与美国各地的10家公司开展新的合作并扩大现有合作。它们生产的零部件将被用于在全球销售的苹果产品,包括半导体芯片。”

    美联社报道称,此前,苹果公司表示计划在美国投资5000亿美元,如今这一数字增至6000亿美元。苹果公司的这些投资将用于把更多供应链和先进制造业引入美国,其新的制造合作伙伴包括康宁、德州仪器和博通等。这是“美国制造计划”的部分举措,但这并不意味着苹果公司承诺将完全在美国国内生产iPhone。

    在苹果公司承诺加码投资“美国制造”的同时,美国多家车企日前纷纷晒出各自的关税“代价账单”,表达对美国政府关税政策的不满——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最近公布的财报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关税相关成本造成的损失高达8亿美元;通用汽车的财报显示,二季度因关税损失11亿美元;旗下拥有克莱斯勒等多个美国汽车品牌的跨国车企斯泰兰蒂斯发布报告称,因关税损失3.5亿美元。三家车企预测,2025年关税将给美国汽车业造成总计70亿美元的利润损失。

    美国理性杂志网站报道称,在美国政府宣称关税政策将重振美国制造业的背景下,本应成为最大受益者之一的福特汽车公司实际上正在遭受重创。福特汽车公司预计,全年关税冲击将蚕食其利润约20亿美元,而去年公司的营业利润为102亿美元,关税政策对该公司来说“无异于一记重拳”。

    彭博社援引行业数据,指出当下几乎所有在美生产汽车的车企所处困境:美国白宫相关文件认为,每辆在美国生产的汽车平均含有50%—60%进口零部件。美国对进口钢铁和铝及其衍生制品征收50%的关税、对关键汽车零部件征收25%的关税,这使标榜高度本土化的美国车企更加容易受到关税冲击。

    “美国政府关税政策对美国国内企业的影响并不完全相同:对于目标客户主要在美国国内市场的企业来说,关税政策能够帮助其打击竞争对手,这些企业或将付出损失一定生产效率的代价,将部分产业转移回美国;对于目标客户主要在海外市场且高度依赖全球供应链的企业来说,关税政策将使其生产成本上升、出口竞争力减弱,这些企业必然反对关税政策。”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全球宏观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杨子荣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分析称。

    ② 关税政策对美制造业的负面影响持续显现

    关税政策对美国制造业的冲击,对内体现为资源错配,大量资源流向已经失去比较优势的中低端制造业领域,导致整体生产效率下降;对外体现为促使其他国家加速在贸易领域“去美国化”以及在货币领域“去美元化”。

    美国政府加征关税的核心目标之一是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重振“美国制造”。结果能否如其所愿?

    “由于美国政府关税政策本身充满不确定性,税率也未最终确定,因此很多美国企业对于是否回流以及多大规模回流,仍持观望态度。”杨子荣分析称,短期来看,在美国对其他国家加征关税而部分国家作出妥协的情况下,关税政策有助于美国增加关税收入、缩小贸易逆差。然而,长期来看,关税政策对美国经济包括制造业的负面影响将持续显现。

    2025年美联储票委、圣路易联储主席穆萨莱姆日前警告称,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可能导致持续性通胀风险,同时就业增长也在放缓。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美国7月非农新增就业人数7.3万人,增长放缓幅度超过预期,同时5月和6月数据被大幅下修。

    杨子荣认为,美国政府关税政策对美国经济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胀抬头,随着关税措施持续推进,美国企业在库存逐渐消耗后被迫提价,预计今年下半年美国通胀压力将进一步加剧。二是就业承压,受关税政策冲击,当前美国企业的招聘活动已明显放缓,未来在利润空间被挤压的情况下,企业或不得不实施裁员,美国失业率面临上升风险。三是经济增速放缓,今年一季度、二季度,美国GDP受到净出口波动的扰动;剔除进出口因素后,从消费和投资表现看,美国经济内生增长动能正在减弱。

    在关税政策冲击美国经济的背景下,即便部分企业迫于压力而选择回流美国,重振“美国制造”的计划仍将面临重重挑战。

    《日本经济新闻》网站报道称,美国制造业的复苏遥遥无期。今年第二季度,美国主要企业的净利润猛增。乍一看,这似乎体现出美国经济的韧性,但实际上仅有科技行业和金融行业盈利突出,其他行业的净利润增长率均低于平均水平。其中,尤其容易受整体经济影响的制造业、必需消费品和原材料行业利润增长乏力,增幅最大的仅为3%,有的甚至利润下降3%。这些行业的企业业绩低迷,主要原因正是关税导致成本增加。

    美国智库华盛顿公平增长中心也认为,美国政府加征关税会使美国制造业成本上涨2%—4.5%,导致收入上涨停滞、裁员乃至工厂关闭。以汽车行业为例,宾夕法尼亚州卡车公司在关税造成的经济不确定性下解雇10%的工人,密歇根州州长惠特默近日表示关税将严重损害该州汽车制造业和汽车工人利益。

    “美国政府关税政策对美国制造业的冲击,对内体现为资源错配,大量资源流向美国已经失去比较优势的中低端制造业领域,进而导致整体生产效率下降;对外体现为促使其他国家加速在贸易领域‘去美国化’以及在货币领域‘去美元化’,降低对美国的依赖程度。”杨子荣说。

    ③ 关税不是解决“美国制造”结构性问题的“万能药”

    通过关税政策而非其他更积极的产业政策手段来推动制造业回流,路径成本高、效率低,更可能制造短期与表面的“繁荣”,最终却抬升社会生产成本、竖起贸易“篱笆”,并将美国经济推向更为封闭的“内循环”。

    杨子荣分析称,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意在通过关税税率谈判,打出一套“组合拳”,一方面迫使其他国家降低对美关税,另一方面要求这些国家增加对美投资以及增加对美产品的采购,以此多管齐下,形成一股有助于制造业回流美国的推力。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报道,近期,欧盟、日本和韩国在与美国达成关税协定时,分别承诺向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5500亿美元和3500亿美元,总额达1.5万亿美元。但该网站指出,这些投资能在多大程度上兑现,还是未知数。

    英国《金融时报》分析指出,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实际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额为528亿美元,而投资意向金额高达1831亿美元。自2022年以来,投资意向金额与实际投资额之间一直存在巨大差距。来自海外的巨额投资承诺最终可能沦为“空头支票”。

    “与促使制造业回流美国的推力形成反作用的,还有一股阻力,那就是美国制造业本身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杨子荣指出,“美国制造”的困境在于人才、配套、制度等方面存在结构性问题:人才方面,无论是低技能劳动力还是高级技工,美国都面临严重短缺的困境;配套方面,美国基础设施老化严重,同时缺乏完整高效的配套产业链、供应链;制度方面,不同于过去相对创新开放的经济环境,目前美国政府的政策越来越充满不确定性,使得企业无所适从,对投资普遍抱持谨慎迟疑的态度。

    英国经济学家、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前署长约翰·罗斯也认为,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很难实现迫使企业赴美建厂的目的,因为美国制造业现状不佳,产出水平不见起色。他指出,关税或许能暂时保护钢铁、铝等少数行业,但对美国经济整体而言,关税导致的成本上升将损害更广泛的产业链。

    美国“汽车与驾驶者”网站以美国汽车行业的遭遇为例分析称,面对提升本土产业竞争力的愿景,一些证据表明关税并不是“万能药”,它反而使得美国车企在本土市场也难以与设计更优、技术更先进、软件更强大或可靠性更高的进口汽车竞争。

    “美国制造业更根本的问题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伴随美国金融行业迅速扩张,美国国内产业结构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资本与高技能人才持续向服务业集聚,导致其制造业‘空心化’,已经失去比较优势。”杨子荣指出,如今,美国现任政府出于国家战略安全以及争取宾夕法尼亚州、威斯康星州、密歇根州等“铁锈地带”选票的考量,试图通过关税政策而非其他更积极的产业政策手段来推动制造业回流。这一路径成本高、效率低,更可能制造短期与表面的“繁荣”,最终却抬升社会生产成本、竖起贸易“篱笆”,并将美国经济推向更为封闭的“内循环”。

    (本报记者 严瑜)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8月14日 第 06 版)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突破30000列

  • 广东潮州:积极应对台风“杨柳”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截至目前,我国累计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19007项,其中1—7月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549项,同比增长56%。
2025-08-14 10:29
一项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的研究,首次成功建立了线粒体功能障碍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因果关系。
2025-08-14 10:28
中国的黄牛育种终于有了自主、低成本的检测芯片!”
2025-08-14 10:27
提到全球变暖,人们往往首先想到二氧化碳、甲烷乃至氟利昂等能够加剧大气温室效应的温室气体。很多人不知道,大气中还存在一类可以抑制气候变暖的物质。而人类扩张农田等行为,可能在客观上导致大气中“降温物质”减少,进而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2025-08-14 10:24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和管理机制。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安全作为底线要求、把普惠作为价值追求,积极融入“人工智能+”行动,鼓励和促进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服务创新发展,前瞻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带来的风险挑战。
2025-08-14 03:50
广东珠海以南海域,一座银灰色的三角形装置随波起伏。这里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日均发电量可达1万千瓦时,能满足约1500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
2025-08-13 10:02
研究发现,在1950年至2020年间,极端高温的加剧导致热带地区陆栖鸟类的丰度下降了25%至38%。研究人员以地球生命力数据库中的全球陆栖鸟类种群数据作为研究起点,未包括水鸟和海鸟。
2025-08-13 10:01
中性原子体系因优异的扩展性、高保真度量子门、高并行性和任意的连接性,成为极具潜力的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平台。审稿人高度评价这项研究工作,认为这一工作是原子相关量子物理领域在计算效率和实验可行性方面的一次重大飞跃。
2025-08-13 10:01
“植物如何整合复杂环境信号是深入理解植物生存智慧的关键,也是创制兼具养分高效利用与逆境抗性的未来作物新品种的理论基础。储成才团队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会有更多基于植物“生存智慧”的作物新品种出现,让农业更高效、更环保。
2025-08-13 10:01
8月12日是世界大象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亚洲象研究中心了解到,从最新一线监测数据看,我国野生亚洲象象群交流频繁、种群结构稳定、生育率稳步提升、
2025-08-13 03:45
团队需要从头开始,设计一款“更适合日本”的机器人:体形小巧,穿行灵活,语音系统换成日语,屏幕上的动画表情还能变换。擎朗智能目前在日本已经设立200多个技术支持点,确保常规故障能在2小时内响应,24小时内修复。
2025-08-12 10:06
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去游泳馆游泳。“游泳可以提高心肺耐力和身体柔韧性,改善体脂率,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潘力军说,游泳如果不注意卫生,可能感染红眼病、中耳炎和胃肠道疾病,建议做好如下防护措施:  游泳前,注意自身的健康状况。
2025-08-12 10:03
近日,随着最后一笔数据在青藏高原上录入系统,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2019年,《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与《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相继出台,“依法确权”成为基石。
2025-08-12 10:02
一般认为,宇宙中的每个星系中心都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而更大的星系则拥有更大的黑洞,即超巨型黑洞。Collett表示,恒星运动学被视为黑洞质量测量的“金标准”,引力透镜效应则可以帮助团队“探测到更遥远的宇宙”。
2025-08-12 10:0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维慎、彭媛团队开发了一种便捷的触发式界面反应策略,实现了二维金属-有机框架膜(MOF膜)的快速制备及高效气体分离。该研究为面向应用的MOF纳米片和超薄二维MOF膜的定制化制备提供了新思路,可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高性能分离需求。
2025-08-12 10:00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科研人员最近在引力波天文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发现:双黑洞并合事件可能发生在第三个致密天体的“眼皮子底下”。
2025-08-11 09:56
日前从安徽省林业局获悉,安徽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创历史新高。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20日,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扬子鳄产卵超3800枚,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超1920条。
2025-08-11 09:53
近年来,我们团队聚焦海洋多场环境耦合机制、多体结构相互作用、多尺度耦合效应等难题,开展深度产学研用合作,研发多款海工装备。
2025-08-11 09:45
在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实现蛋白质定向进化,使其具有新功能或改进功能至关重要。为此,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开发了一个可以加速蛋白质进化的合成生物学平台T7-ORACLE。
2025-08-11 09:43
近日,科学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与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发布《传承与创新:解码中医药科学发展轨迹》报告。
2025-08-11 09: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