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免签政策推动中韩游客“双向奔赴”升温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免签政策推动中韩游客“双向奔赴”升温

来源:新华网2025-08-08 14:44

  新华社上海8月8日电(记者陈爱平)中国多家旅游企业及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中国游客赴韩旅游以及韩国游客来华旅游的热度正持续攀升。

  2025年9月29日至2026年6月30日,韩国政府将对中国团体游客实施临时性入境免签政策。中国多家旅行社及旅游平台赴韩旅游产品搜索及预订等热度明显增长。

8月6日,游客在韩国首尔景福宫参观。 新华社记者 姚琪琳摄

  去哪儿旅行平台数据显示,相关消息发布后,中国内地游客前往韩国首尔的旅游产品搜索量增长七成。

  上海市民方学一家正在准备前往韩国旅行,计划带着年幼的女儿前往过一个放松的周末。

  携程集团数据显示,截至8月6日,2025年中国内地游客赴韩国出境游订单同比增长31%;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广州等城市是活跃的客源地;赴韩游客以年轻人为主,其中“90后”“80后”“00后”游客分别占比33%、27%和19%。

  携程旅游研究院分析,韩国将对中国团体游客实施临时性入境免签政策,有利于吸引更多中老年及亲子游客,并进一步释放中国三、四线城市赴韩团队游需求。

  春秋旅游亚太部总经理邵玉华介绍,该旅行社正重点开发“釜山+”深度游产品,为中国游客打造多层次的旅游体验。“韩国是中国内地游客出境游的热门选择,韩国游客来中国观光、商务合作、文化体验等需求也同样旺盛。”邵玉华说。

  一名韩国游客在位于上海浦东机场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向工作人员询问上海文旅信息。新华社记者 陈爱平 摄

  中国对韩国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以来,韩国来华游客量也在持续增长。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韩国稳居上海入境游最大客源国,2025年上半年来沪韩国游客约为42.4万人次,同比增长130.7%,“China Travel”魅力不断提升。

  携程集团介绍,2025年上半年,其平台上来自韩国游客的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100%。一方面,25%至30%的韩国游客入境游订单为“前往上海”,上海是韩国游客热门目的地之一;另一方面,韩国游客前往中国其他城市的订单比例也在扩展,这显示他们对中国的探索更加深入。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哈尔滨湿地秋韵美

  • 十五运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即,高清大图看圣火装备细节!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头像和姓名。据诺奖官网介绍,北川进1951年出生于日本,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奥马尔·M·亚吉1965年出生于约旦,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2025-10-09 10:11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