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外籍参赛人士乘火锅巴士品“多面”成都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外籍参赛人士乘火锅巴士品“多面”成都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5-08-07 21:54

  中新社成都8月7日电 题:外籍参赛人士乘火锅巴士品“多面”成都

  作者 王利文

  6日晚,9名来自荷兰、波兰、瑞士、比利时等国的成都世运会运动员、教练员与裁判员登上火锅巴士。这场移动的美食之旅,让即将投身赛事的国际友人在升腾的热气与城市夜景中,触摸成都多元肌理。

外籍参赛人士乘火锅巴士品“多面”成都

  8月6日晚,在四川成都参加第12届世界运动会的外籍运动员等在火锅巴士上品成都火锅。 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火锅巴士从成都市区的东升街启程,经合江亭、望平街、339电视塔至东门码头。移动的车窗里,成都的“古今双面”一一铺展:古渡的诗意、老街的烟火、市民悠闲散步的身影与地标建筑的璀璨,共同勾勒出城市立体轮廓。

  “考虑到国际友人的饮食习惯,火锅巴士做了‘减法’与‘加法’。”火锅巴士行车助理叶锦尧分享道,团队将麻辣火锅调整为番茄锅底,辅以肥牛、虾滑、豆芽等菜品,搭配千层麻花、糍粑等特色小吃,用双语同步解读沿途历史。“从餐品‘光盘’程度来看,这场精心准备的盛宴收获了认可。”

外籍参赛人士乘火锅巴士品“多面”成都

  8月6日晚,在四川成都参加第12届世界运动会的外籍运动员等在火锅巴士上品成都火锅。 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边涮肉边看夜景,太奇妙了!”来自荷兰的体操技巧评判员鲁道夫(Rudolf)一边涮着肥牛,一边举着手机记录望平街灯火。红糖糍粑的软糯让他感叹:“成都像这道甜点,热情里藏着温柔。”

  波兰皮划艇领队马特乌什(Mateusz)特别钟爱蒜香调料拌米饭的搭配,“来之前以为火锅只有辣,没想到这座城市和火锅一样,有很多面。”而他的队友伊戈尔(Igor)则对千层麻花印象深刻:“酥脆里带香,这是中国糕点的魅力。”

  “牛肉卷的味道太棒了!”首次吃火锅的荷兰空手道运动员于尔斯(Jules)熟练地用着筷子。他笑称,在家乡品尝中餐的经历帮了大忙。于尔斯已计划比赛后重走巴士线路:“今天路过的老街很有味道,白天的成都一定更有故事。”

  在中外对话中,这座包容的城市记录着“赛事与城”的故事。于尔斯期待在赛场上“把每个动作都做到极致”,力争带回奖牌;鲁道夫渴望走进传统街巷,触摸当地历史温度;伊戈尔则思索着赛事意义:“大家能聚在这里比赛,本身就是一种胜利”。

外籍参赛人士乘火锅巴士品“多面”成都

  8月6日晚,在四川成都参加第12届世界运动会的外籍运动员等在火锅巴士前拍照留念。 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成都世运会城市文化体验活动负责人赖新介绍,作为“精彩世运·魅力成都”城市文化体验活动的一环,火锅巴士以“移动美食+城市观光”的模式圈粉,成为展示成都多元魅力的缩影。此外,成都世运会执委会精选了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等17个点位,设计出7条主题线路,配备70余名工作人员提供5种语言服务,让参赛人士全方位感受城市脉动。

  巴士驶向东门码头,车内欢笑声与锦江流水交织。“火锅是钥匙,打开的是文化交流的门。”赖新说,这场舌尖上的相遇,让世运会的前奏有了烟火气:外国友人带走的不仅是美食记忆,更有对成都最鲜活的感知。(完)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队首次参加世运会软式曲棍球比赛

  • 贵州加快构建现代化能源体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团队采用胶体量子点溶液作为增益介质,通过法布里-珀罗谐振腔耦合及双脉冲泵浦设计,开发出连续稳定工作10天以上、能量转化效率大于17%的量子点液体激光器。
2025-08-07 10:18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深入解析了中亚野猪种群在跨越欧亚大陆百万年的迁徙历程中适应环境的独特遗传密码,为理解大型哺乳动物如何应对环境变化提供了全新视角。
2025-08-07 10:18
无论是钢琴家指尖流淌出的动人旋律,还是外科医生在显微镜下的精准操作,甚至是母亲为孩子系鞋带时的温柔细致……
2025-08-07 03:40
月球,地球最亲密的邻居,它的“婴儿期”是什么样的?为破解这个谜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王水炯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秋立研究员团队合作
2025-08-07 03:40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2025-08-07 03:40
长期以来,石油衍生塑料的污染问题,特别是微塑料对食物和水源的有害影响,一直困扰着人类。研究人员设计了利用恶臭假单胞菌等菌株,将二氧化碳、木质素和食物垃圾等废物转化为生物塑料的方法。
2025-08-06 09:38
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副教授林玉峰与合作者揭示了地球磁场发电机对地核流体黏度的不变性,并发现早期地球模型可产生与现今观测高度相似的地磁场结构和强度。
2025-08-06 09:35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万建民表示,纹枯病是威胁全球水稻生产的重大病害,年均造成产量损失10%至30%。
2025-08-06 09:33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灾害性天气的突发性、极端性、不确定性愈加明显,特别是进入汛期,突破历史纪录和传统认知的灾害频繁发生。
2025-08-06 09:25
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日前联合发布《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4)》,公布2024年中国渔业水域水质、沉积物、浮游生物等18项指标的生态环境监测情况。
2025-08-06 09:22
林炳亮:基孔肯雅病毒不会通过日常接触引发人际传播,也不会通过咳嗽、打喷嚏等传播。林炳亮: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一样,都是由伊蚊传播,因此防控措施也一样。基孔肯雅热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并做好防蚊隔离。
2025-08-05 10:16
黄皮、龙宫果、嘉宝果、蛇皮果……不少爱吃水果的消费者发现,无论是在线下超市里,还是在线上购物软件里,市面上出售的新奇小众水果越来越多了。泰国的榴莲、山竹都是很热门的水果,我们在泰国采购过程中发现,当地的榴莲果园里会混种一些龙宫果的树木。
2025-08-05 10:15
》显示,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态势总体向好,完整性指数持续提升。
2025-08-05 10:14
近30年来,程芳琴带领团队聚焦煤、电、冶等产业中产生的工业固废处理处置问题,致力于工业固废的低碳化、高值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通过“预处理活化—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的技术链条,让工业固废逐步从环境负担转化为可利用资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2025-08-05 10:13
物理学家利用一种仅几千克重的装置从核反应堆中捕获了中微子,这种装置的重量比标准的中微子探测器小几个数量级。Scholberg的COHERENT探测器首次利用了一种名为相干散射的现象,即中微子与整个原子核发生“散射”,而不是与构成原子的粒子发生散射。
2025-08-05 10:11
湖南益阳,大通湖区宏硕生态农业农机合作社,王建刚守在水田边,脸上的汗连珠落下,在稻秆上摔出水花。在湖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推动下,再生稻种植在湖南年推广面积已超400万亩,越来越多种粮大户从中受益。
2025-08-04 09:43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韩文标团队首次发现双黑洞并合事件可能发生在第三个致密天体附近,为揭开双黑洞的形成之谜提供了全新线索。研究团队注意到,若双黑洞在第三个致密天体附近并合,绕第三个天体的轨道运动会产生沿着观测者视线方向的加速度,进而通过多普勒效应改变引力波频率,在信号中留下独特“印记”。
2025-08-04 09:40
经过近10年的持续攻关,研究团队采用单晶石墨作为前驱体,在金刚石压砧内的准静水高压(2亿兆帕)、高温(1400摄氏度)条件下,成功合成百微米级大小、高度有序的六方金刚石三重孪晶样品。
2025-08-04 09:37
现在,深海所的科学家与合作者首次在深渊极限深度中发现了大规模的化能合成群落,几乎覆盖了整个北太平洋的深海俯冲带,在海沟中绵延超过2500公里。“我们的分析显示,深渊冷泉甲烷的碳和氢同位素值非常负——指示甲烷是微生物成因,是在微生物作用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的。
2025-08-04 09:36
光明日报上饶8月3日电 记者王洋、李玉兰、胡晓军从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井冈山大学蜘蛛生物学研究团队在蜘蛛物种多样性初步调查中发现了跳蛛科合跳蛛属新物种——婺源合跳蛛。
2025-08-04 09:2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