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美国关税谈判的“大日子”到了,批评声四起 | 国际识局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美国关税谈判的“大日子”到了,批评声四起 | 国际识局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5-08-01 15:46

  中新网8月1日电“8月1日期限就是8月1日期限——不会延期!这对美国来说是个大日子!!!”当地时间7月3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真实社交”上发文宣称。

  连日来,美国政府不断挥舞“关税大棒”,以此为其贸易协议谈判造势,对各国施压。如今,随着8月1日的到来,美方的一系列举动不仅在全球范围内制造巨大混乱和不确定性,其达成的贸易协议更是屈指可数,远少于此前所宣称的“90天内达成90份协议”。

   挥舞关税大棒,美国“得逞”多少?

  早在4月,宣布设定“对等关税”谈判窗口期时,白宫方面曾宣称,可以“在90天内达成90份协议”。

  到了7月中上旬,特朗普又先后致信20多个贸易伙伴国的领导人,威胁称美国将从8月1日起,对这些贸易伙伴征收20%至50%不等的关税,以此施压对方同美国达成贸易协议。

  然而,截至目前,根据美方公布的信息,美国仅与欧盟、英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越南等不到十国,达成贸易协议。

  其中,美国将对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征收19%的关税,对欧盟、韩国以及日本输美商品,征收15%的关税。

  根据协议,欧盟还将对美增加6000亿美元投资及购买价值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等;日本将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并放开大米等农产品市场;韩国将向美国提供3500亿美元,用于由美方拥有并控制的投资项目,并将采购价值1000亿美元的液化天然气或其他能源产品等。

   谈判陷入僵局,美国挨批

  与此同时,美国同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谈判,仍处于僵局。

  谈到与邻国加拿大的贸易谈判时,特朗普日前承认,美方“运气不太好”,双方可能无法通过磋商达成贸易协议。

  美国同印度的谈判也不顺利。据报道,印度在保护农业和乳业方面持强硬立场,双方还在购买俄罗斯石油等方面存在分歧。

  为此,特朗普又发出最新威胁,声称将对印度输美商品征收25%的关税,并实施其他“惩罚”。

  不仅如此,特朗普还将关税大棒砸向了巴西,对巴西加征40%关税,使总关税税率达到50%。

  巴西总统府官网对此发表声明回应称,美国政府针对巴西出口产品所宣布的贸易措施,“是以政治为理由的行为,毫无正当性可言”。美国针对巴西的措施“是对巴西主权的侵犯,也损害了两国之间一贯的历史关系”。

  巴西总统卢拉此前更是多次公开批评美国的单边贸易政策,并明确表示,若美方坚持加税,巴西将依据《经济对等法案》,采取“以牙还牙”的对等反制措施。

   “政策反复无常”,民众被迫买单

  在美欧宣布达成了关税协议后,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曾批评道:“这不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达成协议,而是特朗普把冯德莱恩当作早餐吃掉了。”

  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朗格也表达了不满,称这是一项带有“倾向性的”协议,总体上将削弱欧盟的经济发展。

  咽下关税“苦果”的,又何止欧盟。

  观察人士认为,美国的关税政策或将使其与合作伙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因为“美国并非处于谈判模式,而是处于要求模式,大部分时候只是希望各国不断让步”。

  以日本为例,就在美日关税协议达成不到一周,日本首相石破茂表态称,关税协议仍存在诸多未明确的细节,暂不计划就该协议发表联合文件。

  分析认为,这意味着美日之间分歧再现。当前协议本身的不确定性,为后续贸易摩擦埋下隐患,两国可能将“陷入反复的贸易争端和拉扯”。

美国关税谈判的“大日子”到了,批评声四起 | 国际识局

  图为美国民众在马里兰州罗克韦尔一超市购物。中新社记者 沙晗汀 摄

  多家美媒还指出,美国滥施关税,不仅冲击全球经济,更给美国国内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

  尽管特朗普及其支持者宣称,关税有望刺激美国制造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但多名经济学家却认为,事实并非如此,其关税政策或将产生反效果,导致供应链成本以及进口产品价格上涨,最终拖累美国经济增长。

  美国《纽约时报》也直言,美国政府关税政策以及人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商业计划并扰乱了消费者的支出决策,导致美国2025年上半年经济增速放缓。未来数月,这样的情况很可能将进一步恶化。

  英国广播公司(BBC)还注意到,对于美国消费者来说,受关税政策影响,衣服鞋履、咖啡、橄榄油、汽车、能源和燃料等商品或将变得更加昂贵。

  “美国的国际贸易政策反复无常,对世界经济造成混乱,其关税政策最终将由美国企业和消费者买单。”报道指出。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哈尔滨湿地秋韵美

  • 十五运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即,高清大图看圣火装备细节!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头像和姓名。据诺奖官网介绍,北川进1951年出生于日本,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奥马尔·M·亚吉1965年出生于约旦,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2025-10-09 10:11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