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中国日报网7月4日电(记者 潘一侨) 2025年,是上合组织的“中国年”,上合组织峰会今年秋天将在天津主办。随着时间的临近,天津这座城市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目光。在这座充满活力与机遇的城市里,来自埃及的青年丘山,正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求学故事,也成为了汉语教育在上合国家绽放光彩的生动注脚。
初到天津:温暖与机遇的邂逅
丘山最初选择来中国留学,是被中国快速发展的步伐和众多机遇所吸引。在经过慎重思考后,他选择了天津。刚到天津时,丘山说对这座城市并没有太多概念,只是觉得这里的人很热情,城市氛围让他感到舒适。
“天津给我的感觉就是温暖,”丘山回忆道。当时他的中文还不流利,对中国的很多习惯非常陌生,可身边的人却总是不厌其烦地施以援手。无论是在街头问路,还是在生活中遇到其他难题,人们都热情相待,耐心地为他答疑解惑,这让他在异国他乡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
求学成长:语言与文化的蜕变
在天津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求学的这两年,丘山经历了诸多蜕变。语言上,他从最初面对交流时的茫然无措,到如今能够与中国人无障碍地畅谈;习惯上,目睹中国大学生对学习的高度重视与高强度投入,他深受触动,开始学会自律,合理规划时间,摒弃了以往临时抱佛脚的不良习惯;思维方式上,频繁与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交流互动,让他逐渐打破文化隔阂,变得更加理性和开放,能够理解和接纳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丘山感慨道,天津仿佛为他的人生开启了一扇全新的大门,每一天都充满了惊喜与可能。
津味生活:美食与方言的趣味
说起天津的美食,仿佛已让丘山融入了这片土地。他特别推荐煎饼果子、炸糕和嘎巴菜,这些地道的天津小吃,不仅满足了他的味蕾,更让他感受到了天津人对生活的热爱。
而天津方言的幽默风趣,更是让丘山在采访中忍不住笑出声来。他告诉我们,天津人将 “喝水” 称为 “豁水”,这个独特的发音,让他觉得既新奇又有趣。泡澡后觉得舒服,天津人会说 “好水儿”,这种简洁又生动的表达,让丘山感受到了天津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还有对女性的称呼,天津人管女生叫姐姐,不管她年龄有多大,这种亲切的称呼,让丘山觉得天津人特别热情和友好。
尽管丘山有时还抓不住相声中的笑点,但他对天津文化的兴趣却日益浓厚。他常常在课余时间去听相声,尽管一开始听得云里雾里,但他并没有放弃。他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对天津文化的深入了解,他一定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内涵。他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和天津人一样,轻松地听懂并欣赏相声中的幽默和智慧。他希望未来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天津文化,将这份独特的文化魅力带回埃及,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
上合机遇:期待更多可能
上合组织峰会即将在天津举行,这一消息让丘山激动不已,内心充满了期待。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一场国际盛会,更是一个展示多元文化交流与合作的绝佳契机。为了更好地理解上合组织的意义和作用,丘山特意深入研究了相关资料,了解到上合组织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这让他对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丘山了解到,上合组织成立之初,主要致力于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这“三股势力”,为地区安全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合组织的职能不断拓展,如今已成为一个在安全、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展开广泛合作的综合性平台。成员国之间通过紧密协作,共同应对各种挑战,推动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互鉴。
2021年,埃及作为非洲国家成为上合组织对话伙伴国,让上合组织的影响力第一次超出欧亚大陆,影响到非洲,这也让丘山深感自豪。他认为,这为埃及与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开辟了新的道路。丘山坚信,上合组织将为埃及年轻人带来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
现在,丘山正期待着上合组织峰会的召开。他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埃及青年像他一样,通过上合组织的平台,来到中国学习和交流,同时也将埃及的文化和传统带到中国,促进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他相信,随着上合组织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埃及与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将不断深化,为双方带来更多的互利共赢的成果。观看视频》》
(编辑:于涵 刘世东 视觉设计:于涵 外联:田晓璇)
特别鸣谢:天津外国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