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特稿丨南方潮涌——多国人士认为全球南方正在重塑世界经济格局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特稿丨南方潮涌——多国人士认为全球南方正在重塑世界经济格局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2025-07-03 20:39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 题:南方潮涌——多国人士认为全球南方正在重塑世界经济格局

  新华社记者周思雨 眭黎曦

  今年以来,美国政府频繁推出单边主义措施,严重破坏全球经贸合作;与此同时,全球南方国家加强经贸往来,通过金砖合作机制等深化多领域合作,声势卓然壮大。在当下地缘冲突加剧、逆全球化抬头、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和不稳定因素不断增多的背景下,国际观察人士认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南方在世界经济版图中的地位逐渐凸显,日益迈向全球治理舞台中央。

  历史性变革:多边贸易体系拒绝“一国主导”

  在日前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六届新领军者年会上,嘉宾们在谈论世界经济时普遍避开美国相关话题,而把注意力更多放在全球南方与发展中国家。在观察人士看来,这或是一个信号——世界经济舞台上,一种新的格局正在出现。

  “更多国家将积极响应‘重塑世界格局’的邀约。”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指出。

  “我们希望抛开美国也能看到新的合作关系。”南非独立传媒集团副董事长莱汉·瑟维告诉记者,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破坏了各国经贸往来,反而促使各国拓展合作渠道、发展新秩序,这将重新定义全球贸易和经济运行方式。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弗里登表示,单一国家摒弃多边主义并不意味着体系终结,只要其他国家愿意在信任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多边贸易体系仍能运转。

  安哥拉联合电信公司主席阿吉纳尔多·雅伊梅强调,非洲国家需要真正实现合作伙伴多元化,而非依赖单一国家,“必须建立贸易同盟。”

  在巴西拉丁美洲一体化联邦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费尔南多·罗梅罗·怀默看来,当前国际经贸体系面临多重摩擦与不确定性,“真正有利于世界多数国家的,是一个多元、包容、开放的合作体系,而非单一标准的强加。”

  互利共赢:全球南方力量快速崛起

  在国际经贸格局演变过程中,既有一些破坏性因素不断造成冲击,也有很多积极力量在寻求共识、强化连接,努力对抗不稳定不确定风险。东南亚数字经济、非洲绿色能源、拉美发展韧性可期……全球南方展现出新的经济图景。

  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贝哲民对记者说,世界供应链正向全球南方地区再平衡,全球南方逐渐成为欧美重要出口目的地和全球市场需求来源。“这对其而言无疑是巨大发展机遇,将助力其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占据更有利位置。”

  在发达经济体贸易走弱背景下,人口占全球七成的南方国家市场蓬勃发展。2000年以来,发展中国家货物贸易增长4.6倍,远快于发达经济体,占全球比重从30%提高到45%,日益成为全球贸易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如今的全球南方,经济总量在全球占比超过40%,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0%,已经成为带动世界发展、完善全球治理的关键力量。

  波士顿咨询集团高级合伙人阿帕尔娜·巴拉德瓦杰指出,全球南方国家愿意跨越地缘政治裂痕开展合作,“我确实期待全球南方带来的机会”。

  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平台,金砖合作机制成为推动实现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玻利维亚总统路易斯·阿尔塞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这一机制为玻利维亚等全球南方国家参与全球治理、捍卫发展权利、争取更多话语权提供全新平台。

  近年来,全球南方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日益活跃,不仅在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展现强劲势头,在全球治理、气候变化与数字经济等议题上也发出更多声音。有学者认为,这标志全球南方正从被动的“规则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规则塑造者”。

  携手同行:中国与全球南方共同发展

  向160多个国家提供发展援助,同包括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150多个国家携手共建“一带一路”,创设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联合南方国家共同发起“开放科学国际合作倡议”,提出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的“十大伙伴行动”,宣布支持全球南方合作八项举措……作为全球南方重要成员,中国始终致力于推动全球南方团结振兴,共谋发展福祉。

  “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关系表明,建立不同的世界秩序是可能的。”《南华早报》评论说,作为全球南方天然成员,中国始终坚定地同广大全球南方国家并肩而立、携手同行。

  贝哲民表示,中国近年来与其他全球南方国家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对全球南方国家投资促进当地基建、产业升级及经济可持续发展;而全球南方的丰富资源与市场潜力,也为中国提供新机遇,“双方合作将实现互利共赢,共同推动全球经济多元化发展”。

  埃及规划、经济发展和国际合作部部长拉尼娅·马沙特说,发展是南南合作的重中之重,埃及和中国在卫生实验室、卫星以及技术能力建设等领域开展政府层面合作,谋求共同发展。

  怀默指出,中国与拉美国家通过中拉论坛、南南合作机制等平台,正推进跨区域对话与政策协调,为本地区国家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新选项。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提出的互利共赢理念,以及在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为拉美国家拓展多边合作空间提供了新参考。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距乌镇峰会开幕还有3天

  • 进博会场整装待发 静待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年来,中国审定推出了一批高产稳产、绿色节水、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2021年,这一情况出现了转变:“圣泽901”“广明2号”“沃德188”等3个国产白羽肉鸡品种通过审定,中国白羽肉鸡育种攻关实现从0到1的实质性突破。
2025-11-04 09:06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
2025-11-04 04:25
人工智能的出现源于人类对提升生产效率与改善生活品质的持续追求,这一根本动因要求其发展必须始终以服务人类、增进福祉为核心。
2025-11-04 04:25
如何在新学期开展针对性训练,做好运动前准备和运动后体能恢复,已成为受到广泛重视的问题。
2025-11-04 04:25
我所在的他山中学,是贵州黔北山区的一所普通县中,有着4000多名师生。作为校长,我常常在思考:在现有条件下,如何为学生开辟更广阔的成长路径?在日复一日的探索中,
2025-11-04 04:25
11月3日11时47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六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11-04 04:35
鸟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估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指示物种,保护鸟类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环节。我国是世界上鸟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2025-11-03 05:05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2025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刻把握我国城市发展所处历史方位”,“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
2025-11-03 05:05
“从南极到北极,从草原到荒漠,到处都有昆虫的踪迹……”第三十二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昆虫博物馆内,参会观众被讲解员李姗姗的讲述深深吸引。
2025-11-03 05:05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早期生命研究团队在湖北宜昌“石板滩生物群”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了迄今最古老的复杂三维潜穴系统,
2025-11-03 05:05
秋水长天间,太湖正激荡起智能时代的万千涟漪。日前,以“万物智联,无尽前沿”为主题的2025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在江苏无锡举办,一场关于万物智联的对话就此展开——人工智能如大脑般睿智思考,物联网似躯体般敏捷连接,当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双向奔赴,万物就有了“感知”,人类正迎来一个全新智能时代。
2025-11-03 05:05
秋冬之际,正是候鸟迁徙之时。不知你有没有发现,从我们头顶飞过的候鸟,比以前更多了! 2024年全国水鸟同步监测结果显示,我国越冬水鸟总数达505.9万只,创最高纪录。
2025-11-03 05:05
HPV疫苗自2025年11月10日正式纳入国家免疫规划,2011年11月10日后出生的满13周岁女孩可以免费接种双价HPV疫苗。
2025-10-31 10:16
近日,飓风“梅利莎”横扫加勒比地区,成为近年来影响该地区最猛烈的飓风之一。
2025-10-31 10:14
10月30日下午,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得知同事张洪章即将到“太空”出差的好消息,科研人员纷纷送上祝福:“好好照顾自己,好好完成任务。
2025-10-31 10:02
据新一期《天体物理学快报》报道,LIGO-Virgo-KAGRA国际合作组织宣布,他们在去年10月和11月探测到两起极为特殊的、由黑洞并合产生的引力波事件,分别命名为GW241011和GW241110。
2025-10-31 09:59
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环境空气质量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持续改善。从重点区域来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36”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33.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6%;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3.5%,同比上升8.5个百分点。
2025-10-31 09:57
执行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由张陆、武飞、张洪章3名航天员组成。张陆担任指令长。
2025-10-30 13:03
记者10月29日从国家统计局获悉,根据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中国创新指数研究》课题组测算,2024年中国创新指数为174.2(以2015年为100),比上年增长5.3%。
2025-10-30 10:15
绿氨作为绿氢核心载体与低碳原料,正成为钢铁、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实现深度脱碳的关键路径。
2025-10-30 10:1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