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国际观察:“大金砖”合作里约再出发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国际观察:“大金砖”合作里约再出发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2025-07-02 15:17

  再过几天,金砖国家领导人第17次会晤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大金砖”新阵容将首次集体亮相,为继往开来的金砖合作聚集新力量、开启新征程。

  习近平主席曾生动地比喻,“金砖国家就像5根手指,伸开来各有所长,攥起来就是一只拳头。”如今,扩员后的“大金砖”力量持续增长。

  不久前,随着越南成为金砖伙伴国,金砖大家庭形成了“11+10”新格局,即11个成员国、10个伙伴国。金砖机制的代表性进一步扩大,感召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彰显。“大金砖”涵盖亚洲、非洲、拉美、中东四大地区重要国家,人口占全球近一半,经济总量占比约三成,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日益壮大的重要力量。“大金砖”发挥粮食、能源、矿产等战略资源优势,建立能源合作联盟,打造粮食安全共同体,争取关键矿产自主权,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能和强劲增长势能。

  西方战略届学者指出,世界格局正在发生急剧变化,全球南方日益自信,金砖国家实力正在增强。埃及中国友好协会副会长、外交部前副部长阿里·希夫尼表示,近年来,金砖合作机制影响力持续提升,金砖国家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为推动南南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习近平主席高度评价金砖国家是“全球南方第一方阵”。面对大争之世、变革之势,金砖合作机制在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中应运而生,在时代风浪中勇立潮头,引领全球南方把握历史主动,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

  金砖国家承载着全球南方对和平的热望。面对动荡不安的世界,全球南方更加渴望和平安宁。金砖国家始终坚持以对话解争端、以协商化分歧,携手应对各类安全挑战,积极斡旋热点问题,反对零和博弈和冷战思维。

  金砖国家树立了全球南方携手发展的典范。金砖国家坚持发展优先,推动发展重回国际议程中心位置。货币金融、贸易投资、能源资源、基础设施等领域合作持续推进,助力全球南方国家实现相互成就、共同振兴的发展目标。

  金砖国家代表着全球南方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在多边机制中,金砖国家就国际组织改革、减贫脱贫、气候治理等重大议题发出响亮“南方声音”,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让多边合作成果惠及更多全球南方国家。

  金砖国家构建了全球南方文明互鉴的桥梁。在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引领下,拥有不同历史文化、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交流互鉴,形成了政府、社会组织、高校智库等多方参与的良性互动格局,开辟了全球南方国家文明对话新路径。

  国际问题研究人士认为“金砖机制的存在和运作就是国际和平、合作与友好的强大象征。”“不断发展壮大的金砖机制是纠正失衡世界的必要措施之一。”

  金砖合作机制的成功,离不开中国的推动引领。习近平主席出席了历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亲力亲为推动金砖合作实现大发展、展现大作为,在金砖机制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发挥了关键作用,留下了中国印记。作为金砖合作中坚力量、全球南方核心成员,中国持续引领金砖合作不断走向深入,促进全球南方团结振兴,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力。

  中国是金砖机制的建设者。中国提出一系列重要主张倡议,首倡“金砖+”合作模式,积极推进金砖扩员和设置伙伴国进程,深刻阐述推动“大金砖合作”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主张,推动金砖合作提质升级。中国是和平事业的维护者。中国积极推动金砖国家拓展政治安全合作,提出就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加强协调,积极斡旋热点问题,推动政治解决,给热点问题降温去火。中方会同有关全球南方国家发起乌克兰危机“和平之友”小组,呼吁中东各方尽快停火、停止杀戮。发展道路上的同行者。中国积极推进构建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推动成立新开发银行,设立中国—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发展与合作中心、中国—金砖国家新时代科创孵化园,同各方共建金砖国家可持续产业交流合作机制、金砖国家深海资源国际研究中心、金砖国家数字产业生态合作网络等。中国是文明和合共生的倡导者。从成立金砖国家职业教育联盟、在金砖国家设立海外学习中心,到同其他金砖国家共同举办 “金砖国家文明对话”系列活动、“金砖机遇”青年交流对话会,中方始终积极推动金砖机制丰富人文内涵,夯实金砖合作的民意基础。

  “中国是金砖合作机制的主要支柱和巨大动力”“中国提出的一系列全球性倡议对进一步巩固和完善金砖合作机制具有深远意义”“我们无法想象没有中国的金砖会是什么样”……回顾金砖合作机制十九年壮阔历程,国际观察家这样评价中国的角色。

  历史创造了金砖,金砖也在创造着历史。在中国和金砖伙伴共同努力和推动下,迈向“第三个十年”的“大金砖”定将以里约峰会为契机,坚守联合自强初心,不断实现高质量发展,开启全球南方联合自强新纪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的“金砖贡献”。

  (本文作者是国际问题观察员 郑理文)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哈尔滨湿地秋韵美

  • 十五运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即,高清大图看圣火装备细节!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头像和姓名。据诺奖官网介绍,北川进1951年出生于日本,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奥马尔·M·亚吉1965年出生于约旦,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2025-10-09 10:11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