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国—中亚合作发展论坛暨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传播大会在阿斯塔纳举行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中国—中亚合作发展论坛暨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传播大会在阿斯塔纳举行

来源:新华网2025-06-23 09:34

  新华社阿斯塔纳6月22日电(记者马卓言 刘恺)中国—中亚合作发展论坛暨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传播大会22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举行。来自中国和中亚地区的约240位媒体智库和文化、企业界代表围绕深化丝路合作等议题进行深入讨论。

6月22日,哈萨克斯坦总统助理在阿斯塔纳举行的中国—中亚合作发展论坛暨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传播大会开幕式上宣读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致论坛的贺信。新华社记者曹阳 摄

  哈萨克斯坦总统助理阿尔曼·基雷克巴耶夫在开幕式上宣读了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致论坛的贺信。托卡耶夫表示,不久前,习近平主席和中亚五国元首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峰会取得圆满成功。中国—中亚合作发展论坛暨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传播大会等相关活动为中亚国家与中国之间构建人文对话平台、促进文化交流合作发挥着积极作用。相信本届大会将进一步加深中亚国家和中国各领域交流合作。

这是6月22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拍摄的中国—中亚合作发展论坛暨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传播大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新华社社长傅华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中国—中亚合作发展。一个稳定、繁荣、和谐、联通的中亚,对整个世界而言意义重大。新华社愿与中亚国家媒体和智库同仁一道,加大媒体交流力度,深化新闻报道、技术建设、人员往来等各领域合作,围绕中国和中亚的现实情况、发展需要,就共同关心的课题开展合作研究,加强实地调查、分析研判、信息互通、成果共享,推出更多有含金量、有可操作性的智库报告,为中国—中亚合作发展建言献策。

6月22日,嘉宾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参加中国—中亚合作发展论坛暨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传播大会。新华社记者 李任滋 摄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邱小琪表示,中国—中亚合作发展论坛正式启航,标志着六国新闻界、智库界、文化界的交流合作进入新阶段,将以更加强劲、有效的方式,为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提供舆论和智力支撑。各方当勉力而为,讲好中国—中亚合作和全球南方现代化的故事。

  乌兹别克斯坦文化遗产署第一副署长图尔苏纳利·库济耶夫表示,“远亲不如近邻”,乌方对此完全认同,并始终致力于构建睦邻友好、互利共赢的中亚中国关系。相信本届大会将成为中亚中国交流观点、激发创见、规划未来合作方向的又一高效平台。

6月22日,嘉宾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参加中国—中亚合作发展论坛暨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传播大会。新华社记者 李任滋 摄

  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韩春霖在致辞中表示,“中国—中亚精神”彰显了六国睦邻友好、团结互助的坚定意志。媒体是促进人民相知相亲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应凝聚共同发展的合力,阐释好“中国—中亚精神”,为推进中国中亚关系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6月22日,嘉宾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参加中国—中亚合作发展论坛暨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传播大会。新华社记者 李任滋 摄

  中国—中亚机制秘书长孙炜东在致辞中表示,六国智库和媒体承担着筑牢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社会根基的重要责任。中国—中亚机制秘书处愿同各方密切配合,积极服务好各领域合作机制和平台,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这是6月22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拍摄的中国—中亚合作发展论坛暨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传播大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祖斌在致辞中表示,作为全球特大型能源企业,中国华电将全面落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中亚峰会共识,秉持互利共赢理念,助力中亚国家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合作蓬勃发展。

这是6月22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拍摄的中国—中亚合作发展论坛暨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传播大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开幕式上,中国—中亚区域合作发展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本届论坛由新华通讯社、哈萨克斯坦总统广播电视总局、陕西省委省政府和中国华电集团联合主办。论坛期间,《弘扬“中国—中亚精神”:区域合作的成就、机遇与展望》智库报告以中俄英文面向全球发布。

[ 责编:任子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接见新疆各族各界代表

  • 浙江金华:推进乡村基本医疗健康服务全覆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学探索奖由腾讯出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运营,目标是支持中国顶尖的青年科学家,每名获奖人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
2025-09-24 09:09
实验数据印证了这一点:在-18℃下,经过脉冲磁场处理的鲜湿米粉,冻融后的质构品质比未经处理的样品提升了30%—40%。
2025-09-24 09:07
科研人员经过研究,打造出高准确度基因组预测模型,该模型像“基因组导航仪”,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找到控制关键性状的基因遗传变异,这些遗传变异犹如“基因路标”,能精准预测油菜生长表现。
2025-09-24 09:06
9月23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届工博会以“工业新质 智造无界”为主题,吸引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企业参展。
2025-09-24 04:1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今年前8个月,我国通信业呈现平稳运行态势,电信业务收入保持正增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5G、千兆、物联网等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势。
2025-09-24 04:15
记者陈晨22日从水利部获悉,全国耕地灌溉面积达10.86亿亩,2025年耕地灌溉面积上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88.85%。截至目前,我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已达6.38亿亩,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其中,滴灌、微喷灌面积突破1亿亩,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降至342立方米,较“十三五”末降低4%。
2025-09-23 10:18
9月23日,我们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就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作出多项部署,为推动我国种业振兴指明了方向。
2025-09-23 10:16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具体来说,人工智能对提高就业质量带来的机遇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能够创造更多高质量新职业新岗位。
2025-09-23 10:15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家长作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第一责任人”,其认知与行为正经历从“重治疗、轻预防”到“主动防控、科学干预”的根本性转变。
2025-09-23 10:13
由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浦江创新论坛于22日发布《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2025-09-23 10:13
今年5月29日,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311P主带彗星是运行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小行星带中的小天体,同时具有传统彗星的物质构成特征和小行星的轨道特征。
2025-09-22 10:06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研发出能够在人体血液环境中实现即时强效黏合的骨胶水材料,为粉碎性骨折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模式。
2025-09-22 10:06
如何加快提升食品安全与健康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更加丰富多样、更加营养健康的食品,值得每一位食品从业者思考。
2025-09-22 10:00
20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雪山牧场,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15米口径亚毫米波望远镜正式启动建设。
2025-09-22 09:59
我国是蔬菜消耗大国,人们对蔬菜的需求无外乎绿色、安全、营养,解决这些诉求要依靠农业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推广应用。
2025-09-22 09:55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研发投入强度达2.68%;研发人员总量位居世界第一。
2025-09-19 09:59
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仿真技术,开发数字化、智能化评估工具,突破青少年国防素养评估的时空限制和算力瓶颈。
2025-09-19 09:56
大质量恒星是指质量大于8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它们往往形成于大尺度、复杂且高度动态的气体环境中,在宇宙演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2025-09-19 09:53
近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本次任务中的一颗卫星使用了全球首款卷式全柔性太阳翼。
2025-09-19 09:48
秋日的阳光遍洒层层山峦,照得坡地上整齐排列的深蓝色光伏板熠熠生辉。
2025-09-19 09:3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