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生命是我最看重的”——记为救人牺牲的中国援坦桑尼亚医生张军桥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生命是我最看重的”——记为救人牺牲的中国援坦桑尼亚医生张军桥

来源:新华社2025-06-22 20:31

“生命是我最看重的”——记为救人牺牲的中国援坦桑尼亚医生张军桥

  2024年12月8日,张军桥医生在坦桑尼亚奔巴岛参加义诊活动时与当地儿童合影。新华社发

  新华社达累斯萨拉姆6月21日电(记者华洪立)“抛弃所谓的国籍、人种,生命是我最看重的。”2025年6月15日父亲节当天,中国援坦桑尼亚医疗队队长张军桥用生命践行了自己的理念和追求。

“生命是我最看重的”——记为救人牺牲的中国援坦桑尼亚医生张军桥

  2025年6月15日,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市海边,张军桥(左)营救溺水的当地女子。新华社发

  15日下午,一名坦桑尼亚民众在达累斯萨拉姆市海边溺水。目击者向记者提供的照片显示,张军桥在海中奋力托举着落水者,不顾自身安危,对其展开施救。不幸的是,在落水者获救上岸后,张军桥因体力透支溺水,虽经抢救,仍不幸离世,年仅38岁。

  “必须带人,必须留下东西”

  2024年年初,张军桥率第27批中国援坦桑尼亚医疗队抵达达累斯萨拉姆,常驻穆欣比利国立医院,开展麻醉医疗与教学培训工作。

  张军桥出事的消息传来,医院医护人员悲痛不已。

“生命是我最看重的”——记为救人牺牲的中国援坦桑尼亚医生张军桥

  2025年6月20日,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穆欣比利国立医院,人们在追悼会上向张军桥医生遗体告别。新华社发

  “我至今无法相信他已经离开我们了。”麻醉科护士埃利克·姆瓦卡通吉拉哽咽地说,“他是我的同事,也是我的老师。他耐心又温暖,手把手地教我成长。”

  穆欣比利国立医院是坦桑尼亚国家级医院,设有多个手术中心,但长期面临麻醉人手短缺难题。张军桥生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曾表示,这种情况让他意识到,“必须带人,必须留下东西”。

  他从教学抓起,组织多场面向本地医护人员和医学生的麻醉技术专项培训。他主导的“超声神经阻滞”培训,被坦方医学专家视为“坦桑医护人员和学生急需掌握的前沿医学知识”。在课堂上,张军桥从不照本宣科,而是反复示范、手把手带教。

“生命是我最看重的”——记为救人牺牲的中国援坦桑尼亚医生张军桥

  2025年5月9日,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穆欣比利国立医院,张军桥医生(左二)示范心肺复苏急救。新华社发(埃马纽埃尔·赫尔曼摄)

  在穆欣比利国立医院坦桑医护人员心中,张军桥不仅是中国来的医生,更是他们的“引路人”。

  “张医生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方法,还有温暖。”医院麻醉科主任丹尼尔·穆努比说,“他是一座桥,连接了两国医生之间的知识、责任和感情。”

  如今,张军桥虽然离开了,但他教授的插管手势、他带出的学生,依旧在病房中挽救生命。他的精神留在了这里,他为坦桑尼亚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挽救每一个生命,是我们的职责使命”

  当地时间20日上午,穆欣比利国立医院举办张军桥医生追悼会,300余名医院职工、坦桑民众以及在坦华人前来凭吊。

  哀悼会会场中央,鲜花环绕着张军桥的遗照。照片中,他身穿绿色手术服,胸前印着五星红旗,他微笑着,笑容真诚、温暖。

  医院医护人员身着统一白衬衫,这些曾与他并肩作战的同事们缓缓上前,鞠躬、告别,默默垂泪。

“生命是我最看重的”——记为救人牺牲的中国援坦桑尼亚医生张军桥

  2025年6月20日,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穆欣比利国立医院,人们在追悼会上向张军桥医生遗体告别。新华社发

  “他是中国人,也是我们坦桑尼亚人永远的家人。”一位护士哽咽着告诉记者。

  追悼会上,坦桑尼亚卫生部、外交与东非合作部代表以及世界卫生组织非洲区域主任相继致辞,向这位中国医生致敬。

  在援坦医疗队队员眼中,张军桥对工作始终怀着敬业精神。作为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自2009年参加工作以来,张军桥先后荣获“潍坊好人”“山东好人”“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潍坊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感动潍坊”十大人物等十余项荣誉称号。

“生命是我最看重的”——记为救人牺牲的中国援坦桑尼亚医生张军桥

  2025年3月21日,张军桥医生(右)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穆欣比利国立医院的手术台上工作。新华社发

  张军桥的离世也在坦桑尼亚普通民众中掀起巨大反响。一名当地网友在社交媒体发文说:“我们失去了一位真正的医生,一位选择逆流而上的人。他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别人的生命。”这条帖文收获数千点赞与转发,引发强烈共鸣。

  “他不是我们国家的人,却为我们国家的人付出了生命。”

  “你为我们做的一切,我们不会忘记。”

  “愿你在天堂继续行医,那里也一定需要像你这样的人。”

  在一段生前拍摄的视频中,张军桥留下了这样的话:“我们想办法尽量挽救每一个生命,或者让他生活得更好,这是我们的职责,这是我们的使命。”

  “我这一辈子就是医生,我就要把这个干好”

  在坦桑尼亚工作期间,除了日常手术与教学,张军桥还积极组织团队前往该国其他地区开展义诊活动,并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参加当地公益和志愿服务,将中国医生的大爱传递到非洲大地更多角落。

“生命是我最看重的”——记为救人牺牲的中国援坦桑尼亚医生张军桥

  2025年5月25日,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穆欣比利国立医院,张军桥医生(中)为当地医学生讲课。新华社发(第27批中国援坦桑尼亚医疗队供图)

  达累斯萨拉姆郊区一家孤儿院负责人哈桑回忆道,有一次,张军桥为80多名孤儿义诊送药,普及卫生防护知识。“他和孩子们说笑着,动作很轻,却特别认真。孩子们都记住了这位中国医生。”

  6月15日是一个周末,张军桥没有穿白大褂,没有站在急救台前,但医生的本能让他义无反顾。在异国他乡,他用生命诠释了“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

“生命是我最看重的”——记为救人牺牲的中国援坦桑尼亚医生张军桥

  2025年5月18日,第27批中国援坦桑尼亚医疗队队长张军桥在达累斯萨拉姆穆欣比利国立医院留影。新华社发

  对张军桥而言,治病救人不是壮举,是日常。他曾叮嘱年轻同事“救一个是一个”,也曾说过“我这一辈子就是医生,我就要把这个干好”。

  6月8日,张军桥在朋友圈写道:“为人民服务没有国界。作为一名走出来的中国医生,我很为我的祖国和我的职业骄傲,让坦桑尼亚的同行们感受中国和中国医生的力量。”这是他最后一条朋友圈。

  他是救死扶伤的白衣战士,是温暖人心的平凡英雄,更是跨越山海、播撒善意的和平使者。他用生命践行了大爱无疆的精神,也用行动续写着中国和坦桑尼亚人民之间最动人的友谊篇章。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疆伊宁六星街:打造文旅融合新亮点

  • 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与会代表继续在云南参访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9月9日10时0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9 11:03
在中药房里,有这样一些“扫地僧”——它们价格低廉,常被忽视,却有着出人意料的疗效。
2025-09-09 10:15
近日,河南一名女童出现咳嗽、呕吐、嗜睡等症状,被家人误判为普通感冒,不料竟是暴发性心肌炎,且病情发展极为迅速,在转院治疗途中不幸离世。程翔提醒,当身体发出以下信号时,一定要引起重视,警惕并排查暴发性心肌炎:  一是胸痛、胸闷、气短。
2025-09-09 10:14
随着关键研发方向不断取得新突破,通用智能体在多任务处理方面,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完成度也会更高。
2025-09-09 10:10
2025年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5日至9日在德国柏林举行,共吸引全球约1900家展商参展。
2025-09-09 10:01
在嘎鲁图镇呼和陶勒盖嘎查“三北”工程作业现场,开沟种植一体机在沙地上开垦出一道道沟,种下一排排柠条。”
2025-09-08 09:48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已从2012年的53.1%提高到2024年的67%,城镇常住人口达9.44亿,城市已成为承载亿万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
2025-09-08 09:41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9月8日公布《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有关事项的公告》。
2025-09-08 09:38
面向“十五五”,政策导向应注重发展与治理并重,加快形成结构合理、规则清晰、响应高效的智能消费治理体系,护航“人工智能+消费”高质量发展。
2025-09-08 09:33
7日0时34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8 09:32
植物在漫长的适应性进化过程中,催生出丰富多元的物种谱系。9月2日,《细胞》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宁国贵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月季香气基因起源的新机制。
2025-09-05 10:06
今年8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为医疗科普立了“规矩”。
2025-09-05 10:02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如同水、电一样重要的基础资源。我国算力发展情况如何?未来着力点在哪儿?
2025-09-05 09:54
算法技术的赋能强化了传统意识形态风险,算法的自我进化制造了意识形态黑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和优化治理智能算法技术意识形态风险的新路径。
2025-09-05 09:48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道远教授、毛竹教授团队联合国外学者在行星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该研究首次在地球以外的行星中确认了固态内核的存在。
2025-09-05 09:41
据世界气象组织2日发布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最新通报,拉尼娜现象有可能从今年9月起回归并影响未来数月的全球天气和气候状况。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而厄尔尼诺现象则是指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升温的现象。
2025-09-04 09:47
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2025-09-04 09:44
正确掌握储存技巧和使用习惯,才能发挥冰箱的功能,保障家人饮食健康。
2025-09-04 09:39
这不是惊悚小说,也不是玄幻剧,而是世代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和海洋巨兽的别样相遇——这是鲸和海豚的骨头。从意外搁浅偶然获得,到渔业生产相对频繁打捞,闽南的“新鱼骨庙”(阴庙)呈现出和历史上的鱼骨庙截然不同的样貌。
2025-09-04 09:37
9月3日,某潜艇支队某艇员队组织收看阅兵仪式直播,铿锵有力的步伐、全新亮相的装备、转型跨越的成就,让他们动容,更让他们振奋。南昌舰的入列,标志着海军驱逐舰实现由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首次突破万吨级设计,在航母编队体系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5-09-04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