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华社评论员:以“中国—中亚精神”引领合作新航程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新华社评论员:以“中国—中亚精神”引领合作新航程

来源:新华网2025-06-19 09:44

  新华社北京6月18日电

  这是基于历史的深刻启迪,也是开创未来的科学指引。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举行的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主旨发言,总结历史和实践经验,提出“互尊、互信、互利、互助,以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现代化”的“中国—中亚精神”,同各国元首共同擘画合作蓝图,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指明前进方向、提供行动指南。

  悠悠驼铃古道、漫漫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地区两千多年的友好往来,书写了人类文明交流史上的华章。建交30多年的团结互信,拉紧了双方合作的纽带。新时代以来的开放共赢,让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进一步焕发生机活力。特别是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召开以来,在习近平主席同中亚五国领导人的引航定向下,双方合作之路越走越宽广,友谊之花越开越灿烂。“中国—中亚精神”的形成,有着深厚历史底蕴、坚实实践基础,顺应时代潮流,符合人民期盼,为世代友好合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互尊、互信、互利、互助”是根本原则,揭示了中国同中亚国家的正确相处之道。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国家不分大小一视同仁,有事大家商量着办,协商一致作决策,不断夯实团结合作之基;坚持深化互信、同声相应,坚定支持彼此维护国家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不做任何损害彼此核心利益的事,始终通过战略沟通消弭分歧、凝聚共识;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互为优先伙伴,互予发展机遇,兼顾各方利益,实现多赢共生,持续拓展共同繁荣发展之路;坚持守望相助、同舟共济,支持彼此走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办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凝聚应对风险挑战合力,共同维护地区安全稳定。

  “以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现代化”凝结着中国同中亚国家的普遍共识,明确了中国中亚合作的努力方向。当前,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亚国家也在推进各自的现代化进程,中国和中亚国家发展目标相似、理念契合,是现代化道路上的同路人。从双方商定2025至2026年为“中国中亚合作高质量发展年”,到内容丰富的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成果清单,无不彰显中国同中亚国家携手推进现代化的决心和诚意,也展现了互利合作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从3年前习近平主席同中亚五国元首共同宣布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到此次峰会六国元首一致决定弘扬“中国—中亚精神”,坚持永久睦邻友好,携手推动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元首外交战略引领作用不断彰显,推动务实合作的实践不断深化。坚守彼此信赖、相互支持的团结初心;优化务实高效、深度融合的合作布局;打造和平安宁、休戚与共的安全格局;拉紧同心同德、相知相亲的人文纽带;维护公正合理、平等有序的国际秩序。在主旨发言中,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五方面倡议贯穿着“中国-中亚精神”的核心要义,进一步筑牢了中国—中亚机制的四梁八柱。中国和中亚各国将以更加进取的姿态和更加务实的举措加强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各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注入强大正能量。

  执大象,天下往。发自内心的信任与认同,总能激发团结奋进的力量。习近平主席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期间,同中亚五国元首举行会谈会见,谋合作、促发展等成为各方共同关注的话题。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宏大叙事中,有国之相交的顶层设计,也有民之相亲的涓滴成流——来到中国求学的土库曼斯坦“姐妹花”,在中哈合作风电项目中独当一面的哈萨克斯坦青年,在吉尔吉斯斯坦鲁班工坊中操作无人机的学生,研习针灸推拿的塔吉克斯坦医生,合力探索咸海生态危机解决之道的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科学家……当无数人秉持共同的信念,向着共同的方向努力,“中国—中亚精神”就有了源源不竭的生命力,在时代的发展中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峰会召开之际,正值草木繁盛的6月,一如中国中亚合作欣欣向荣、生机盎然的蓬勃态势。大力弘扬“中国—中亚精神”,将六国元首共同擘画的合作蓝图转化为施工图、实景图,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的航船必将乘风破浪、行稳致远,为六国发展振兴增添新助力,更好造福各国人民,共同驶向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光明未来。

[ 责编:任子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宁夏南华山首次发现新记录植物种

  • 直击“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巅峰”比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老北京人都知道,居家过日子,买剪刀要买王麻子的,吃腐乳要吃王致和的,穿布鞋要买内联升的…… 这是为啥?因为人家的这些物件,得劲儿呗!为啥得劲儿?匠心所致也!
2025-07-15 02:55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