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非经贸博览会尽显中非合作“热度”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中非经贸博览会尽显中非合作“热度”

来源:新华社2025-06-17 09:03

  新华社长沙6月16日电 题:中非经贸博览会尽显中非合作“热度”

  新华社记者周昊瑾 张玉洁 梁子齐

  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12日至15日在长沙举办。从炎热的室外展区到凉爽的室内展馆,记者能感觉到,体感温度降了下来,但中非交往的“热度”上来了。

  “各位!这是咱们布隆迪的精油,不妨涂在手背上感受一下。”

  一连几十分钟,来自布隆迪的阿尔弗雷德·布里马索顾不上休息,一直在接待来展区咨询的客商。精油散发的芳香弥漫开来,让刚在马里展区敲过手鼓的客商,在馥郁的香气中继续探索精油的魅力。

  “嘿!这位兄弟,抹上这精油对皮肤很好!”布里马索风趣幽默,一口流利的中文让探馆客商颇感惊喜,现场气氛轻松愉快。

  布里马索任职于布隆迪驻华大使馆,这是他第二次参加中非经贸博览会。他说,亲自上场推介商品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忙!忙!忙!接待的客人更多了,干活的节奏更快了,但这也意味着我们这两天产品卖得更好了。”

  “让我们的产品走向千家万户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通过这个平台交到更多朋友。”布里马索说。

  “This time for Africa!(这是非洲时刻!)”一首欢快的《非洲时刻》响彻展馆。记者看到,乌干达展区的舞者们开始朝着展区中心聚拢,随着鼓点跳起欢快的舞步。围观人群被现场热烈奔放的气氛所感染,纷纷加入这场突如其来的“舞会”。

  “听着这样的节奏很难不想跳舞。”身在展区外围的咖啡师梅格·阿米此刻正尽力抑制住他想加入舞会的冲动。他一边随着鼓点摆动,一边为客户封青青倒上一杯阿拉比卡咖啡,随即又热情地招呼现场其他客户们都来品尝。

  来自浙江的封青青从事对非洲贸易,这是她第二次参加中非经贸博览会。她坦言,参展的实际体验与她之前所设想的不大一样,“这里不仅能进行贸易洽谈,还能看到非洲朋友学习太极拳,或是欣赏中国朋友随非洲鼓节奏一起舞蹈。”在她看来,中非经贸博览会也是中非文化相互交融的理想平台。

  舞蹈方罢,直播登场。“朋友们看一看!刚果(金)的辣椒油棒极了!”望向刚果(金)展区,一位身着非洲传统服饰、头顶牛角的非洲小哥格外显眼。在他身前,陈列着刚果(金)的辣椒油、香蕉片、牛油果……人们手持拍摄设备记录下他与在场观众互动的珍贵瞬间。

  森巴蒂亚·威廉是一位演员,得益于他在中国社交媒体的活跃表现,如今湖南当地人更熟悉他的网名“爱唱歌的鸡公煲”。他表示,互联网成为沟通非中文化的快车道。“通过线上直播,很多没能来参加博览会的朋友也能通过我的介绍近距离发现非洲魅力!”

  直播的吸引力让刚果(金)展商阿方西娜·乌马贾大为惊叹,“这么多人现场直播让我十分意外,很难想象会有多少朋友看到我们国家的好物!”

  线上直播不仅为博览会带来了流量,也成为加速中非合作的“催化剂”。

  “三!二!一!欢迎来到埃塞俄比亚!”在埃塞俄比亚展区,埃塞驻华大使馆公使内比尤·穆罕默德很快就适应了直播这种形式,“毕竟这也不是第一次直播了!”他表示,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跨境电商带来了机遇,而线上直播的形式能够直观地让商品呈现在更多观众面前。“目前埃塞也在逐渐掀起直播热,相信跨境电商的发展将进一步促进非中商品流通与经贸合作。”

  中非合作的舞台上从不缺乏年轻人的身影。“竹板一打震天响,湘江潮涌迎远邦。”随着快板声响起,人们都看向站在舞台上的埃及小伙迪亚,他的精彩表演获得观众阵阵掌声。目前,迪亚正在参与中企承建的埃及阿拉曼新城超高综合体项目。从翻译到工程师,他的成长成为中非携手向前的一个缩影。“博览会之后,我将回到埃及继续我的工作,我会与中国同事一道助力架好中非友谊的桥梁。”

  中非情谊历久弥坚,中非合作硕果累累。2024年,中非贸易规模首破2万亿元,达到2.1万亿元。展望未来,中非合作的鼓点更密更响,中非携手向前的步伐更加铿锵有力。(完)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哈尔滨湿地秋韵美

  • 十五运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即,高清大图看圣火装备细节!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头像和姓名。据诺奖官网介绍,北川进1951年出生于日本,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奥马尔·M·亚吉1965年出生于约旦,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2025-10-09 10:11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