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世界说】美学者揭批“中国冲击”论:数据证明美国制造业流失早在上世纪就已开始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世界说】美学者揭批“中国冲击”论:数据证明美国制造业流失早在上世纪就已开始

来源:中国日报网2025-06-09 20:59

  中国日报网6月9日电近日,美国《理性》新闻网站(Reason)援引美国企业研究所学者研究称,美政客以“中国冲击”论掀起保护主义,表示中国的崛起摧毁美国制造业。但研究表明,美国制造业就业下滑早于中国“入世”,且所谓的受冲击地区的就业流失实际是被其他行业抵消,工人失业率不升反降。相反,关税令美企受损,美国需要的是提升工人的适应力,而非搞保护主义,所谓“中国冲击”是被夸大的政治叙事。

  2015年,美国总统特朗普首次角逐总统职位时,抛出“中国崛起摧毁美国制造业”的论断,将蓝领社区的衰败归咎于所谓的“中国冲击”。这一观点为保护主义复兴铺设了舆论基础,最终催生出包括争议性“解放日”关税在内的全面贸易限制措施。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一理论的根基正被不断揭示出脆弱性。

  贸易保护主义破坏全球经济稳定。(作者:中国日报 蔡艨)

  被称为所谓“中国冲击”的核心论点,源于经济学家戴维·奥托尔、戴维·多恩和戈登·汉森的研究。他们指出美国受中国进口冲击显著的地区,就业流失程度远超其他区域。这一学术结论被民粹主义者迅速转化为政治武器,声称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导致美国数百万岗位流失并引发社会分裂。

  但美国企业研究所学者斯科特·温希普(Scott Winship)在最新全面审查中明确指出,对华贸易的负面影响被严重夸大,那些将美国经济困境归咎于中国的民粹言论,缺乏严谨的证据支撑。

  更深层的研究数据表明,美国所谓受冲击地区的就业流失,往往被其他行业的岗位增长所抵消甚至超越。美国人口普查局的详细报告显示,受中国进口影响较大的企业,反而因低成本进口原料得以优化生产线,实现了制造业岗位的净增长。

  事实上,美国制造业就业下滑的历史远早于中国入世。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2000年,美国工厂岗位已因技术进步与消费需求变迁而大幅减少,而2001年后的下降速率并未显著加速,这从根本上动摇了“中国贸易摧毁美国制造业”的叙事基础。

  此外,报道还指出,制造业工人并非陷入永久性失业危机。事实上,大量工人成功向其他行业转型。当前美国制造业仍存在约50万个职位空缺的现实,更与“持续性失业危机”的说法形成鲜明反差。

  值得警惕的是,这些被夸大的叙事正作为一种政治力量而存在。特朗普政府实施的关税措施,本质上是对美国消费者征税,推高了从汽车到服装的日常消费品价格,加剧了经济的不确定性。依赖进口零部件的美国制造商面临成本飙升,竞争力削弱导致意外裁员。特朗普政府第一个任期内的证据表明,关税对美国公司的伤害往往大于外国。随着关税范围持续扩大,未来经济风险正不断累积。

  报道指出,美国需要的是提高工人的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经济变化,无论是贸易还是经济衰退造成的变化,而不是加倍征收关税和实行孤立。经济学家证实,工人难以从冲击中恢复,往往源于政府设置的转型障碍。

  温希普对“中国冲击”的批判性重估,清晰界定了中国进口在制造业就业趋势中的有限影响。2025年美国面临的真正“冲击”,并非来自中国进口,而是基于错误诊断的保护主义回潮。唯有正视贸易带来的实际利益,摒弃经济幻想,才能为劳动力转型与产业升级开辟正确路径。

  (编译:马芮 编辑:高琳琳 韩鹤)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主席在阿斯塔纳的精彩瞬间

  • 习近平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并作主旨发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记者魏依晨)记者6月15日从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在多样性调查中发现了昆虫新属新物种——桂刺蛾。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郭连金介绍,基于线粒体编码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基因的分析表明,桂刺蛾属为单系群。
2025-06-18 10:23
几年前,我开始使用聊天机器人ChatGPT时,还觉得离通用人工智能(AGI)很遥远。我发起的研究项目正是围绕上述情况展开的,并希望构建一种只有智能,没有自我、没有目标,并且具有极有限行动能力的AI。
2025-06-18 10:22
6月16日,由中国科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在《细胞》发表论文,揭示了蚂蚁的演化历史和蚂蚁社会系统的演化机制,并系统解析了推动蚂蚁社会行为、社会分工、社会组织结构演化的关键基因。丁果说:“这为稳定的生殖分工奠定了基础,促成了蚂蚁从独居物种演化成社会性群体物种。
2025-06-18 10:20
“一个20平方米大的水池,他在那边赶,我在这边捞,下网好几次,才捞上来两条鱼。2022年底,东星斑养殖遇到严重的病害,特别是一批鱼连续10多代近亲繁殖造成品种退化,存活率低,市场效益不好。
2025-06-18 10:19
“当那些紫花的、圆粒的、矮茎的、皱荚的豌豆在园中悄然生长,孟德尔杂交实验里的一个个豌豆性状仿佛穿越时空,跃然眼前。这种遗传背景修饰主效突变的机制,为理解复杂性状背后的表型可塑性与遗传调控层级提供了一个生动案例。
2025-06-18 10:18
此外,团队还首次捕捉到热流下声子的“非平衡态”:在界面附近约3纳米的狭窄区域,声子分布明显偏离了平衡状态。”   高鹏进一步说,当电子显微镜化身为洞察原子热浪的“超级温度计”,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热操控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清晰图景。
2025-06-17 10:04
“此次发布的新产品,正在无人机物流、农林植保、紧急救援、城市空中交通等多个低空经济示范场景中进行前期测试。 欣旺达从消费电子电池领域的全球重要供应商起步,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榜单上跻身前十,并在储能领域成为中国企业全球电芯出货量排名前十的厂商。
2025-06-17 10:03
近日,我国在光晶格钟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计量学领域权威学术期刊《计量学》,审稿人认为:“国家授时中心最新研制的锶光钟,实现了目前世界上第二小的不确定度光钟。
2025-06-17 10:02
荷兰奈梅亨拉德布德大学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运用人工智能(AI)技术,通过分析数千万次模拟生成的合成数据,成功训练出能解析黑洞奥秘的神经网络。
2025-06-17 09:56
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历经十余年攻关,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打造出“抗衰老版”间充质祖细胞。研究发现,这种抗衰老细胞之所以这么厉害,关键在于它们能释放一种叫“外泌体”的小囊泡。
2025-06-17 09:52
水利部近日印发《关于积极探索和规范推进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的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作出总体安排和部署。
2025-06-16 09:55
可仅通过一个人的呼吸模式识别其身份,准确率高达96.8%。不仅如此,鼻部呼吸的这些“指纹”还能揭示个体的身体与心理健康状况。
2025-06-16 09:52
2023年5月,依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建设的“文物领域核技术应用与装备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正式获批。
2025-06-16 09:50
6月14日,在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内,经重水堆辐照过后的钇-90玻璃微球顺利出堆,经检测,该批钇-90玻璃微球比活度等参数满足设计需求。
2025-06-16 09:50
新农人之“新”,不仅是身份上的“新来”之意,更在于他们的技能、理念、思维之新。
2025-06-16 09:49
2025年3月,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正式通过验收,建成了国际上综合实力最强的空间天气地基区域监测网络。
2025-06-13 09:45
前不久,一场人形机器人格斗擂台赛引发了全球关注。
2025-06-13 09:44
系外行星大气研究对理解行星形成、演化和宜居性具有重要意义。
2025-06-13 09:38
地磁暴,是由太阳表面活动引起的地球磁场全球性剧烈扰动现象。据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消息,受5月31日太阳爆发活动影响,北京时间6月1日14时至2日14时,先后出现了6小时特大地磁暴。
2025-06-13 09:37
中外科学家团队在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取得四足类足迹的重要发现,首次记录了华南白垩纪地层的哺乳形类及恐龙足迹组合。
2025-06-13 09:3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