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大阪世博会,这些展览很吸睛(第一现场)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大阪世博会,这些展览很吸睛(第一现场)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5-06-09 09:02

  游客在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内参观了解海南沉香。

  新华社记者 杨光摄

  在日本大阪的濑户内海沿岸,一个巨型木制建筑颇为壮观,这是正在举行的2025年大阪·关西世博会(大阪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环形大屋顶”。本届世博会以“构想焕发生机的未来社会”为主题,从4月13日正式开园持续至10月13日。目前,共有158个国家和地区及7个国际组织参展。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截至6月1日,已吸引约507万人次参观。中国馆受到参观者欢迎,据中国贸促会统计,截至6月6日,中国馆累计接待428837人次参观。近日,记者走进大阪世博会园区,探寻各国展馆的精彩之处。

  展示多元文化魅力

  世博会已有174年历史,被誉为“全球经济、科技、文化领域的奥林匹克”。大阪世博会园区坐落于大阪湾区域的人工填海岛屿“梦洲”,占地155公顷。这也是日本继1970年大阪世博会、2005年爱知世博会之后,第三次举办大型世博会。

  大阪世博会上,各国展馆以独特的建筑设计和文化展示,诠释着多元文化的交融与创新。大阪世博会的主建筑“环形大屋顶”,是一个全长2公里、高约20米的巨型木制环状廊道,可连接会场内各区域。从日落时分到晚上10点闭馆,“环形大屋顶”的照明装置会根据黄昏、入夜和夜间3个不同时段,呈现出不同亮度与色调,还可随季节变换而变化。今年3月,该建筑获吉尼斯世界纪录“全球最大的木制建筑”认证。大阪世博会会场设计总监藤本壮介表示:“虽然当今世界存在冲突和战争,不同国家的语言、价值观和文化传统也各不相同,但是在世博会召开期间,希望大家能够在这个圆环建筑中和谐共处,彼此建立联系。”

  在园区中心地带,一座“中华书简”缓缓展开,山水意境跃然其上,这是大阪世博会的中国馆。中国馆占地3500平方米,是世博会中占地面积较大的外国自建馆之一。馆体上,用金、篆、隶、行、楷5种字体镌刻的119句中国诗词名句,尽显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中国馆开馆以来,已相继成功举办四川、北京、天津、江苏、海南等地方活动周,以及“昆曲进世博”“二十四节气文化推广交流活动”等专题活动,内容涵盖文化展示、技术交流、产业合作等多个领域,现场气氛热烈。“这里最让我印象深刻,无论是零碳建筑还是未来城市,我看到了中国在这方面的成就。”日本参观者吉冈感叹道。中国对未来城市的构想也给来自西班牙的参观者赫玛·米拉斯留下深刻印象:“我看到了一个比我此前印象中更现代化的中国。”

  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在中国馆开馆仪式上特别提到中国馆馆体上的一句经典诗句——“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他表示:“今天的世界应该和世博会一样,是一座和平友爱、真诚交流、互学互鉴、百花齐放的百花园,应以平等协商、互利共赢的精神引领国际合作,积极促进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探索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近年来,世界各地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大阪世博会积极展现可持续发展成果,探索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新路径。

  日本馆内的大圆环由木板拼接而成。世博会结束后,这些木板还可用于其他建筑项目。馆内还设有一处废物处理设施,用于收集会场内产生的生活垃圾,并借助微生物进行分解,再利用生成的沼气发电,供日本馆使用。沼气生成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经过处理后作为燃气进行再利用。日本馆馆长黑田纪幸表示:“希望参观者能感受循环经济理念,并思考能为此做些什么。”

  葡萄牙馆以“海洋”为主题,体现了葡萄牙与海洋的深厚渊源。馆内悬挂的绳索和渔网,让人仿佛置身于波涛汹涌的大海。展馆采用环保材料,设有一个沉浸式展厅,循环放映人类与海洋的短片。该片以海洋的视角向人类发出警示:“如果你融化了我的冰河,我将淹没你的家园;如果你向我倾倒垃圾,我将把垃圾返还给你;如果你今天掠夺了我所有的资源,明天我将任何东西都不留给你。” 现场一名观众感慨:“这部短片极具冲击力,发人深省。我们必须增强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守护好地球家园。”

  以古典音乐闻名全球的奥地利,将音乐元素巧妙融入设计。展馆以乐谱为图案打造出螺旋状结构体,仿佛流淌的音符向天空延展。阿联酋馆以“从大地到天空”为主题,设计灵感源于椰枣树,融合传统材料与木工技术,彰显可持续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科威特馆外观似展开的双翼,场馆巧妙融合海浪、沙漠、农田等元素,生动展现科威特风景与文化的多样性……

  开启美好生活新未来

  作为一场全球性展会,大阪世博会汇聚了众多领先科技成果。在这里,观众能亲身体验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新型材料以及清洁能源等前沿科技。

  在中国馆的科大讯飞智能语音交互屏上,中国家喻户晓的动画形象孙悟空,变身人工智能孙悟空。当记者问人工智能孙悟空:“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有哪些科技亮点?”对方思考片刻后,便答道:“说到大阪世博会中国馆,那可是亮点多多。且看那月球正反两面的月壤,如同来自广寒宫的神秘馈赠,让汝等得以一窥嫦娥仙子的故乡。此乃科技之光、文化之韵,尽显我中华之威风!”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段大为表示,该展项运用国产算力平台训练的讯飞星火大模型打造而成。观众可以用中、日、英三种语言,与人工智能孙悟空展开自由、深度对话。

  本届世博会上,世界首台氢动力自动售货机正式启用。该机器由可口可乐公司与富士电机联合开发,无需外接电源插座,直接通过可更换的氢气盒产生电力。这款售货机比普通自动售货机占地面积略大,侧面的发电机模块安装了18个氢气盒,氢和氧发生化学反应,产生能量存储在电池中。项目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聚焦构建氢能基础设施和解决小型化问题,进一步提高该设施的普及度。

  在大阪健康护理馆,一台形似太空舱的“未来人类洗澡机”也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该设备内置人工智能技术监测系统,实时追踪用户脉搏、血压等生理数据。走进松下馆的“大地”区域,一排排植株绿意盎然,长势喜人。松下集团2025年大阪世博会推进委员会技术总监原吉辉介绍,松下通过研发运用新技术新产品提高粮食生产力,利用蓝藻种植的西红柿体积最大增加了44%,玉米体积最大增加了49%。比利时馆展示了结合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最新医疗应用,这些技术不仅提升了医疗服务的效率,还改善了患者的康复体验,体现了比利时在智慧医疗领域的创新能力……

  大阪世博会官网文章表示,世博会将世界各地的人和事物聚集起来,着眼解决各种全球问题。历届世博会诞生的很多新技术和新产品,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相信大阪世博会也将为开启美好生活新未来,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贡献。

  (人民日报日本大阪电 人民日报记者 朱玥颖 )

  《人民日报》(2025年06月09日16版)

[ 责编:姜姝琪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疆阿禾公路正式通车

  • 新生代科研力量助推人形机器人加速成长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占淡水鱼类养殖总量的“半壁江山”,尤以长江流域所产鱼品质最优。但人工养殖久了,鱼类品质逐渐下降,需要捕捞野生鱼种来更换,确保鱼类种质“基因库”稳定。
2025-06-30 04:50
FAST如今每天观测时长接近24小时,每年总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持续不断地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数据。
2025-06-30 09:52
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育种创新,“华航香银针”就是创新成果之一。
2025-06-30 09:51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一位特殊的“考生”吸引了人们目光。
2025-06-30 09:51
6月29日,在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各方正全力以赴加快工厂投产进程。
2025-06-30 09:51
作为一所工科见长的大学,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涌现出一批热衷文化艺术的学生:材料学院研究生庄英赞受邀参加《声声入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京剧票友大会》节目;
2025-06-30 04:50
今年“三夏”生产,该农场配备无人驾驶系统的收割机和拖拉机、气吸播种机、精准水肥轮灌系统、自动巡田无人机等智能化装备大显身手。
2025-06-27 10:25
6月24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WeHoST)在四川稻城启动建设配套项目,预计2027年望远镜完成装调并投入试运行。
2025-06-27 10:24
古生物研究表明,包括早期犬齿兽在内的一些远古动物,脑袋为一个没有左右脑半球区分的整体,而现生哺乳动物和典型的进步颌兽类则有左右两个脑半球。
2025-06-27 10:18
6月26日21时29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圆满完成既定任务。
2025-06-27 10:17
北京大学马丁教授团队26日凌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一项开创性研究,成功将复杂难处理的混合废塑料变废为宝,为根治全球塑料污染顽疾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5-06-27 10:16
近日,一组“清华学生戴头套看演出”的照片在网络引发热议。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还面临社会伦理与隐私保护方面的争议,如何平衡科学技术创新与社会伦理、监管要求等仍是难题。
2025-06-27 10:15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在轨工作已满两个月,身心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6-26 09:48
6600万年前,希克苏鲁伯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非鸟类恐龙灭绝,而就在撞击点附近,一种神秘的夜蜥蜴可能是唯一幸存下来的陆生脊椎动物。白垩纪末期,一颗巨型小行星撞击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附近的区域,形成了一个直径超过150公里的陨石坑,导致全球大多数动植物物种灭绝。
2025-06-26 09:47
在全球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之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等提出了一个衡量人与自然共同繁荣程度的全球框架。论文合作作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办公室主任Pedro Conceicao表示,面对当今严峻的地球系统变化,我们必须把人与自然健康、互惠的关系纳入发展愿景。
2025-06-26 09:4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