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在文明对话中拉近心与心的距离(环球热点)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在文明对话中拉近心与心的距离(环球热点)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06-08 09:23

  世界各地举办庆祝活动迎接文明对话国际日——

  在文明对话中拉近心与心的距离(环球热点)

  6月10日是文明对话国际日,由第78届联合国大会于2024年通过决议正式设立,旨在提升国际社会对文明多样性价值的认知,促进文明间的平等对话和相互尊重,加强全球团结。

  近来,世界各地庆祝文明对话国际日的活动陆续举办。在一场场真挚、平等、开放的文明对话中,各国民众增进理解、加深信任,心与心的距离越来越近。

  【庆祝活动在世界各地精彩上演】

  以多种艺术形式为纽带,诠释“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和“美美与共”的共同价值。

  一名青年头戴凤翅紫金冠,身披锁子黄金甲,打扮成中国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中的悟空形象,在古筝演奏的《云宫迅音》等乐曲伴奏下潇洒自如地挥舞如意金箍棒——近日,一场快闪表演亮相加拿大多伦多北美动漫节上的“对华·知音”文明对话国际日主题活动,吸引现场观众互动、拍照。

  中国驻多伦多旅游办事处负责人表示,北美动漫节汇聚了大批热爱多元文化的年轻人,在此期间举办文明对话国际日主题活动,旨在以多种形式向加拿大年轻一代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流行元素,增进中加两国年轻人之间的交流互动。

  近期,随着文明对话国际日临近,众多庆祝活动在世界各地精彩上演,不同文明跨越时空,奏响一曲曲交流互鉴、和声共鸣的动人乐章。

  日前,题为“对话·知音——用音乐与世界对话”的中国古筝音乐会在罗马尼亚举行,来自中国的多名古筝演奏家在钢琴的伴奏下,演绎了多首富有中华文化特色的曲目,并与罗马尼亚的小提琴家、大提琴家合奏了一曲《春江花月夜》,赢得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在这场东西方乐器的同台“对话”中,许多首次聆听古筝演奏的罗马尼亚观众被这一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的优美音色和音乐表现力所感染,纷纷赞叹演奏家们的精湛技艺。

  6月4日,在丹麦哥本哈根中国文化中心,一场“对话·知音”讲座音乐会同样以音乐为纽带,诠释了“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和“美美与共”的共同价值,深化中丹两国文明交流互鉴。

  尝试汉字拼图游戏,学习汉字的结构;体验古法拓印,感受中国传统技艺的独特韵味;变身印刷匠,动手排版、印刷,零距离接触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在法国巴黎,一群青少年通过“结识”一个个汉字,“推开”中国文化的大门。5月下旬,“一个字让你爱上中国”汉字文化主题活动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办,来自巴黎3所中学的近百名师生齐聚一堂,开启一场跨越千年的汉字文化探索之旅。6月,“一个字让你爱上中国”中华文化主题展还将走进联合国欧洲总部,通过汉字艺术巡展、青年对话等活动,在更大舞台展示中华文化魅力,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

  在肯尼亚,联合国内罗毕办事处与中国驻肯尼亚使馆也于近日共同举办“文明对话国际日”纪念活动。联合国内罗毕办事处总干事班古拉宣读了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贺词,呼吁响应文明对话国际日号召,强调对话是通往和平之路。

  6月10日,以“和合共生:推动文明繁荣进步”为主题的“和合文明论坛”将在泰国曼谷举办,旨在通过多元文明的深度对话,为解决人类共同问题探寻有效路径,以东方智慧为全球文明对话与共同发展注入动力。

  【推动文明互鉴成为国际共识】

  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仍然是消除歧视和偏见、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加强国家间联系以及巩固全球团结的最有效途径。

  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文明对话具有怎样的重要性?

  联合国宣介文明对话国际日的网站首页写道——“当今世界多重危机相互交织,和平、发展、信任和治理等方面的鸿沟日益扩大,人类社会正站在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面对日益加剧的不稳定和变革。因此,团结、对话与合作的紧迫性显得尤为突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仍然是消除歧视和偏见、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加强国家间联系以及巩固全球团结的最有效途径……文明对话国际日提供了一个契机,提升人们对文明多样性价值的认识,促进对话、相互尊重和全球团结,推动建设一个更加和谐、相互联结的世界。”

  “世界正从地缘政治竞争的时代转入文明竞合的时代,有别于文明冲突,各个文明体处于既竞争又合作的长周期。与此同时,近年来,国际经济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世界经济增量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这意味着以‘西方中心论’为代表的某种文明一家独大的时代已经过去,不同文明求同存异、交流合作、对话互鉴成为一种广泛的国际共识。正因如此,2024年6月,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中国提出的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决议,联合国文明联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高度赞赏该决议,充分肯定其重要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薛力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分析称。

  一年来,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合作,积极落实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决议精神,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努力为不同文明平等对话搭建平台。

  2024年6月,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举行的“2024·上合组织国家文明对话”活动上,来自上海合作组织8个成员国的130多名代表围绕“搭建上合国家文明对话合作之桥,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主题展开深入探讨。

  2024年9月,在俄罗斯喀山举行的“金砖国家文明对话”系列活动中,来自金砖国家的政府官员、体育运动世界冠军、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分享了金砖国家在跨越国界的交流交往中增进理解、加深友谊,在相互启发、相互帮助的务实合作中携手进步、共同发展的动人故事。

  2024年11月,在秘鲁利马举行的2024年中拉文明对话中,来自中国和秘鲁、阿根廷等10余个拉美国家的150余名各界代表,围绕论坛主题“文明传承与现代化发展”进行研讨交流,为中拉加强文明交流互鉴与传承发展、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提供智力支持、探索合作路径。

  今年4月,在埃及伊斯梅利亚举行的第四届中非文明对话大会上,来自中国和非洲的专家、学者、外交使节共同探讨中非古代文明对当代全球性挑战的启示与镜鉴。

  “不同文明具有各自的特色和核心内涵,也存在共通性,这正是文明之间交流互鉴的基础。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需求,就文明对话形成一种机制性、全球性的活动,有助于推动不同文明对话交流成为一种常态。”薛力说。

  【久久为功,汇聚更多团结力量】

  中国提出的倡议和举措,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增进了解提供了重要渠道。

  从2023年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到2024年提议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中国是文明对话的推动者,也是践行者,始终致力于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应对全球共同挑战贡献中国力量与中国智慧。

  在首届中国—中亚峰会,邀请中亚五国参与实施“文化丝路”计划,加强文明对话;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提出愿同阿方设立“全球文明倡议中国—阿拉伯中心”;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提出与非方携手推进“文明互鉴伙伴行动”“人文交流伙伴行动”;在喀山金砖峰会,提出建设“人文金砖”,做文明和合共生的倡导者……一项项举措让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有了更多落脚点。

  “璀璨波斯——伊朗文物精华展”“再见印加——秘鲁安第斯文明特展”“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等呈现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展览与中国各地观众见面;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游戏《黑神话:悟空》、舞剧《咏春》等以创新性手法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产品、艺术作品“出海”“出圈”……一幅幅文明对话的生动图景在中国与世界各地渐次铺展,在全球范围形成平等包容的交流氛围。

  在希腊汉学中心主任斯塔夫洛斯·卡茨奥斯看来,保护和传承文明关系到人类的未来,是世界各国共同的责任。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做到文明互鉴,在互鉴中取长补短,从而实现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的理念,正是当今世界所需要的。“中国提出的一系列具体的倡议和措施,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增进了解提供了重要渠道”。

  叙利亚政治问题专家马希尔·伊赫桑认为,中国在倡导不同文明平等对话和相互尊重方面发挥引领作用,中国倡议和方案将增进不同文明间的了解与合作,有利于弘扬多边主义和全人类共同价值,凝聚全球共识,在国际社会得到广泛认可。

  “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和而不同’‘和谐共生’。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和负责任大国,中国以务实行动,通过一系列活动与举措,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各国相互理解与信任,已成为推动全球文明对话的重要力量。”薛力认为,文明交流是一项久久为功的长期工程,其目的在于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增进不同文明之间的理解与信任,消除偏见与隔阂。今后,中国与世界各国将在更广领域、更多层次开展文明对话,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汇聚更多团结合作的力量。(本报记者严 瑜)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6月07日 第 06 版)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国庆升旗仪式在天安门广场举行

  • 图片故事丨用民族美食“烹”出文旅融合新滋味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