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国那些事儿】文化吸引+入境政策优化 越来越多外国人感受到“超酷的中国”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中国那些事儿】文化吸引+入境政策优化 越来越多外国人感受到“超酷的中国”

来源:中国日报网2025-06-06 21:58

  中国日报网6月6日电 “酷”这个词源于青年文化,总是与时尚、创新、前卫联系在一起。现如今,随着中国吸引力的不断增强以及来华签证等政策的持续优化,中国的“酷”被全世界越来越多人所看到。

  英国《经济学人》近日在刊发的文章中表示,中国在科技、游戏、文化输出等领域成果斐然,中国凭借着自身的技术实力与文化魅力,不断提升软实力,越来越多的外国年轻人开始觉得中国很酷。

  就像文章所说,不论是游戏《黑神话:悟空》、《哪吒》系列电影在海外的大卖,还是中国潮玩、国货美妆在全球的爆火,外国人了解和体验中国的愿望显著上升,而中国免签政策的不断优化也方便了他们实现这一愿望。

  5月1日,来自澳大利亚的游客在北京天坛公园游览。(图片来源:新华社)

  截至6月初,中国已对43个国家单方面免签,与29个国家签订全面互免签证协定,对54个国家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今年一季度,入境外国游客736.74万人次,同比增长39.2%。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入境外国人中适用免签政策入境23.1万人次,同比增长59.4%。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踏上中国土地,体验中国古老又现代的文化。来自瑞典的蒂尔达·维奥拉·克里斯蒂娜·巴克打卡了上海影视乐园,换上旗袍的她瞬间“穿越”回老上海。这种奇妙的“混搭感”让她连连感叹:“穿着旗袍走在‘老上海’街头,感觉自己优雅极了!这体验太妙了!”

  而在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外国游客最为聚集的要数泡泡玛特门店。五一期间,火爆全球的拉布布被中外游客一抢而空。一位美国游客说:“我朋友知道我来上海,都托我给他们带拉布布,很可惜上海全球旗舰店都断货了,这里款式最全,很多在美国都买不到。”还好,趁着离开上海之前,他可算买到了一些美国买不到的款式。

  上海泡泡玛特全球旗舰店内的泰国游客。(图片来源: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与签证政策相辅相成的,是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措施从试点推广至全国,这进一步激发了外国游客的消费热情。支付平台的数据显示,外国游客在中国消费的一大部分份额来自时尚文化产品、特色食品和超市。

  此外,深圳华强北电子市场、义乌国际商贸城等也是外国游客中国游的必打卡热点,各种新潮电子产品是外国游客的最爱。在华强北商圈,两位英国游客感叹道:“我们在华强北逛了一下午,进了数个专业电子市场,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眼花缭乱。”他俩一路下来背包里已经装了好几件“战利品”,有手机、AI翻译器等。

  “中国制造”商品的高质量是外国游客乐于在中国“买买买”的重要原因。来自几内亚的服装主理人拉瓦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自己在广州旅行时的购物清单:米雕工艺品、潮牌服装、无人机、茶叶……“‘中国制造’的种类和范围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广,质量也更可靠。”拉瓦说。

  5月20日,澳大利亚游客在张家界市七十二奇楼景区购买饮品。(图片来源:新华社)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殷杰表示,“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国际游客在中国的旅游消费将呈现出数字化、智能化、定制化、创意化等趋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郑长铃还认为,从产品出口到生活方式出口的转变,标志着中式美学正逐步走向全球化。“中国产品的多样性、创造性和高质量吸引着全球消费者。”

  中国之所以“酷”,不仅在于古老深厚的文明,还在于对现代化的拥抱。在遗产与进步相互融合的助力下,全球对中国文化活力有了全新的、更广泛的理解和认知。正如牛津大学汉学家、名誉教授罗伯特·查德(Robert Chard)所说,中国很酷,也很有趣,非常值得学习。

  (编译:高琳琳 编辑:齐磊 韩鹤)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宁夏同心:黄河水润枸杞红

  • 重庆:“健康夜市”义诊活动为群众健康服务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6月18日至20日举行的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MWC上海2025)上,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集中亮相。
2025-06-20 10:21
每年春天,在南半球夜空的指引下,数十亿只布冈夜蛾会向南迁徙1000公里,到达澳大利亚的阿尔卑斯山脉。
2025-06-20 10:21
厦门大学柔性电子(未来技术)研究院教授梁亮亮团队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刘小钢团队,在镧系元素掺杂光子雪崩上转换纳米晶研究中取得进展。
2025-06-20 10:21
几十万年前,不只是我们“毛茸茸”的祖先在奔跑、狩猎、生火,还有许多其他“人类亲戚”也栖居在地球上。
2025-06-20 10:21
记者从上海海洋大学获悉,该校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海洋大学eDNA工程中心张玮研究小组在四川稻城海子山保护区的从前措,完成了一次令人兴奋的“生命寻宝”——发现并命名了一种全新的藻类。
2025-06-20 04:40
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
2025-06-19 19:13
在生命起源的奥秘中,胚胎发育始终是深受关注的谜题之一。研究发现,在小鼠胚胎发育到7.75天时,胚内、胚外层交界处出现一个独特的信号“洼地”——器官原基决定区(PDZ)。
2025-06-19 10:00
高校学术共同体是科学家精神的培育者、践行者、传承者,以科学家精神引领学术共同体文化建设、以制度机制创新推进科学家精神转化为学术共同体的行动自觉,必将推动高校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中做出积极贡献。
2025-06-19 09:58
今年麦收期间,各地积极应对高温炎热和多轮大范围降雨天气影响,高效调度机具,强化部门协作,加强服务保障,全力组织抢收,努力做到适收快收、应收尽收。
2025-06-19 09:56
干细胞储备耗竭及其引发的组织再生与稳态维持能力下降,是机体衰老和衰老相关疾病的关键特征。
2025-06-19 09:56
设立20多年来,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有力支持了一批优秀学术带头人自主组建、带领研究团队开展创新性的基础研究。
2025-06-19 09:55
今年以来,DeepSeek“破圈”跻身全球人工智能大模型“顶流”,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入多个应用场景……
2025-06-19 09:53
海洋给人的传统印象,一是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二是靠天吃饭。渔民们世世代代出海撒网,找鱼靠经验、收成靠运气,虽然要受天气、季节、水文等的影响,却从不担心无鱼可捕。
2025-06-19 09:57
(记者魏依晨)记者6月15日从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在多样性调查中发现了昆虫新属新物种——桂刺蛾。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郭连金介绍,基于线粒体编码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基因的分析表明,桂刺蛾属为单系群。
2025-06-18 10:23
几年前,我开始使用聊天机器人ChatGPT时,还觉得离通用人工智能(AGI)很遥远。我发起的研究项目正是围绕上述情况展开的,并希望构建一种只有智能,没有自我、没有目标,并且具有极有限行动能力的AI。
2025-06-18 10:22
揭示了蚂蚁的演化历史和蚂蚁社会系统的演化机制,并系统解析了推动蚂蚁社会行为、社会分工、社会组织结构演化的关键基因。
2025-06-18 10:20
“一个20平方米大的水池,他在那边赶,我在这边捞,下网好几次,才捞上来两条鱼。2022年底,东星斑养殖遇到严重的病害,特别是一批鱼连续10多代近亲繁殖造成品种退化,存活率低,市场效益不好。
2025-06-18 10:19
“当那些紫花的、圆粒的、矮茎的、皱荚的豌豆在园中悄然生长,孟德尔杂交实验里的一个个豌豆性状仿佛穿越时空,跃然眼前。这种遗传背景修饰主效突变的机制,为理解复杂性状背后的表型可塑性与遗传调控层级提供了一个生动案例。
2025-06-18 10:18
此外,团队还首次捕捉到热流下声子的“非平衡态”:在界面附近约3纳米的狭窄区域,声子分布明显偏离了平衡状态。”   高鹏进一步说,当电子显微镜化身为洞察原子热浪的“超级温度计”,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热操控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清晰图景。
2025-06-17 10:04
“此次发布的新产品,正在无人机物流、农林植保、紧急救援、城市空中交通等多个低空经济示范场景中进行前期测试。 欣旺达从消费电子电池领域的全球重要供应商起步,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榜单上跻身前十,并在储能领域成为中国企业全球电芯出货量排名前十的厂商。
2025-06-17 10:0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