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塔兰塔体育城的中国质量与速度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塔兰塔体育城的中国质量与速度

来源:新华网2025-06-05 10:55

  新华社内罗毕6月5日电 通讯|塔兰塔体育城的中国质量与速度

  新华社记者许嘉桐 代贺 韩旭

  炎炎烈日下,肯尼亚内罗毕塔兰塔体育城建设工地,混凝土搅拌机的轰鸣与钢结构的焊接声交织,中肯两国建筑工人穿梭其中。这座将承担2027年非洲国家杯足球赛开闭幕式重任的6万人场馆,正在见证中国建设的速度与质量。

  “常规需要4年的工程,我们只有两年。”承建方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经理都晓的办公室里,一张进度表被红笔圈满。2024年3月,公司接下塔兰塔体育城项目时,肯尼亚总统鲁托提出要督查进度。

  索承网格屋盖需在50米高空完成毫米级张拉,误差稍大就会前功尽弃;1300个集装箱的建材需要从国内进口,供应链面临压力;3000余名当地工人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培训与磨合刻不容缓……

  暴雨淹没基坑时,建筑团队昼夜排水,从泥泞中抢出施工节点;面对技术难题,团队与国内专家昼夜钻研,攻克难关;为保障建材供应,团队提前半年锁定船期,与海关协同打通物流通道……

  “过去他们只觉得中国遥远,如今‘中国速度’成了共识。”都晓指着初具雏形的钢结构屋盖感慨。

  为提高当地工人的技术水平,项目部开设技能培训班。技术员迈克尔·奥蒂诺说:“中国建设者对工作的热情和专注,令我们敬佩。建造这样一座体育场,对我们年轻技术员来说,是难得的学习机会。”

  “总有一日,肯尼亚兄弟能独立建起第二座、第三座塔兰塔。”都晓说。

  2024年6月,体育城项目遇到的第一道难关是混凝土适配。当地砂石含泥量高,雨季湿度波动大,导致混凝土保塌性极差,多次适配浇筑离析严重。项目总工周振东通过机制砂与减水剂的精准调整,用一周的时间解决了混凝土问题。业主代表竖起拇指:“中国技术,我们信了!”

  “每一方混凝土都是信誉,绝不能砸了中国质量的招牌。”周振东说。

  由于项目融合中欧标准,技术条款的拉锯战让进度一度停滞。项目组成立“战时指挥部”,设计院专家团队驻场协作,深夜的会议桌上堆满咖啡杯和图纸。短短一个月,主体图纸获批。

  2024年7月,总统鲁托视察工地,望着盘扣式支架如钢铁森林般拔地而起,惊叹道:“这就是中国速度!”

  塔兰塔体育城项目的索承网格穹顶是非洲首例与卡塔尔世界杯主场馆同源的尖端技术,钢索张拉需毫米级精度。副总工杨萌立下“首件验收制”的铁律:每个工序先做样板,全员考核通过才能铺开。有工人嘀咕称“太较真”,他说:“100%自检,100%合格,这是底线。”

  如今,塔兰塔体育城主体结构已经封顶。夜幕降临,工地依然忙碌不停。

  有着38年工龄的测量员贾斯汀·马楚卡望向初具雏形的弧形看台说,他最大的愿望是带着孙子来看非洲杯。“我会告诉他,这座球场也有爷爷的汗水。”

[ 责编:姜姝琪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主席在阿斯塔纳的精彩瞬间

  • 习近平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并作主旨发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高校学术共同体是科学家精神的培育者、践行者、传承者,以科学家精神引领学术共同体文化建设、以制度机制创新推进科学家精神转化为学术共同体的行动自觉,必将推动高校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中做出积极贡献。
2025-06-19 09:58
海洋给人的传统印象,一是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二是靠天吃饭。渔民们世世代代出海撒网,找鱼靠经验、收成靠运气,虽然要受天气、季节、水文等的影响,却从不担心无鱼可捕。
2025-06-19 09:57
今年麦收期间,各地积极应对高温炎热和多轮大范围降雨天气影响,高效调度机具,强化部门协作,加强服务保障,全力组织抢收,努力做到适收快收、应收尽收。
2025-06-19 09:56
干细胞储备耗竭及其引发的组织再生与稳态维持能力下降,是机体衰老和衰老相关疾病的关键特征。
2025-06-19 09:56
设立20多年来,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有力支持了一批优秀学术带头人自主组建、带领研究团队开展创新性的基础研究。
2025-06-19 09:55
今年以来,DeepSeek“破圈”跻身全球人工智能大模型“顶流”,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入多个应用场景……
2025-06-19 09:53
(记者魏依晨)记者6月15日从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在多样性调查中发现了昆虫新属新物种——桂刺蛾。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郭连金介绍,基于线粒体编码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基因的分析表明,桂刺蛾属为单系群。
2025-06-18 10:23
几年前,我开始使用聊天机器人ChatGPT时,还觉得离通用人工智能(AGI)很遥远。我发起的研究项目正是围绕上述情况展开的,并希望构建一种只有智能,没有自我、没有目标,并且具有极有限行动能力的AI。
2025-06-18 10:22
6月16日,由中国科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在《细胞》发表论文,揭示了蚂蚁的演化历史和蚂蚁社会系统的演化机制,并系统解析了推动蚂蚁社会行为、社会分工、社会组织结构演化的关键基因。丁果说:“这为稳定的生殖分工奠定了基础,促成了蚂蚁从独居物种演化成社会性群体物种。
2025-06-18 10:20
“一个20平方米大的水池,他在那边赶,我在这边捞,下网好几次,才捞上来两条鱼。2022年底,东星斑养殖遇到严重的病害,特别是一批鱼连续10多代近亲繁殖造成品种退化,存活率低,市场效益不好。
2025-06-18 10:19
“当那些紫花的、圆粒的、矮茎的、皱荚的豌豆在园中悄然生长,孟德尔杂交实验里的一个个豌豆性状仿佛穿越时空,跃然眼前。这种遗传背景修饰主效突变的机制,为理解复杂性状背后的表型可塑性与遗传调控层级提供了一个生动案例。
2025-06-18 10:18
此外,团队还首次捕捉到热流下声子的“非平衡态”:在界面附近约3纳米的狭窄区域,声子分布明显偏离了平衡状态。”   高鹏进一步说,当电子显微镜化身为洞察原子热浪的“超级温度计”,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热操控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清晰图景。
2025-06-17 10:04
“此次发布的新产品,正在无人机物流、农林植保、紧急救援、城市空中交通等多个低空经济示范场景中进行前期测试。 欣旺达从消费电子电池领域的全球重要供应商起步,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榜单上跻身前十,并在储能领域成为中国企业全球电芯出货量排名前十的厂商。
2025-06-17 10:03
近日,我国在光晶格钟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计量学领域权威学术期刊《计量学》,审稿人认为:“国家授时中心最新研制的锶光钟,实现了目前世界上第二小的不确定度光钟。
2025-06-17 10:02
荷兰奈梅亨拉德布德大学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运用人工智能(AI)技术,通过分析数千万次模拟生成的合成数据,成功训练出能解析黑洞奥秘的神经网络。
2025-06-17 09:56
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历经十余年攻关,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打造出“抗衰老版”间充质祖细胞。研究发现,这种抗衰老细胞之所以这么厉害,关键在于它们能释放一种叫“外泌体”的小囊泡。
2025-06-17 09:52
水利部近日印发《关于积极探索和规范推进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的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作出总体安排和部署。
2025-06-16 09:55
可仅通过一个人的呼吸模式识别其身份,准确率高达96.8%。不仅如此,鼻部呼吸的这些“指纹”还能揭示个体的身体与心理健康状况。
2025-06-16 09:52
2023年5月,依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建设的“文物领域核技术应用与装备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正式获批。
2025-06-16 09:50
6月14日,在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内,经重水堆辐照过后的钇-90玻璃微球顺利出堆,经检测,该批钇-90玻璃微球比活度等参数满足设计需求。
2025-06-16 09:5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