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李在明赢得韩国大选 专家:或强化与中国合作丨国际识局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李在明赢得韩国大选 专家:或强化与中国合作丨国际识局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5-06-04 08:44

  中新网6月4日电(甘甜)当地时间6月4日,三度角逐韩国总统后,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李在明终于赢得韩国第21届总统选举。

  这位出身寒门、曾在工厂打工的少年,何以逆袭?在李在明及执政党带领下,韩国政局能否恢复稳定,又将走向何方?吉林大学匡亚明学者、行政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王生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指出,李在明主张“实用外交”,未来或强化同中国的经济合作,同时延续共同民主党的对朝政策,推动朝鲜半岛局势走向缓和,加强地区战略合作。

  “草根”代表逆袭

  李在明为何能赢?

  此次韩国总统选举,尽管呈现“三人角逐”态势,但李在明的支持率可以说是一路领先。紧随其后的,是国民力量党总统候选人金文洙、改革新党总统候选人李俊锡。

  王生指出,李在明之所以“胜券在握”,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尹锡悦执政期间所实施的一系列内外政策,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尹锡悦政府的紧急戒严风波发生后,韩国部分民众对国民力量党感到失望,政权交替呼声高。

  “而反观李在明,在反紧急戒严斗争和弹劾尹锡悦的过程中所采取的行动,赢得了诸多好评。”王生解释说。

  其次,李在明本人以务实、亲民风格著称,被称作“草根”代表,在年轻选民以及中间派当中获得了较高支持率。

  王生进一步指出,李在明在具体政策方面比较注重民生,主张寻求向财阀集团加税,承诺发放民生补贴,比较符合当前韩国普通民众的社会经济诉求。

  此外,李在明在共同民主党党内的整合能力较强,曾以89.77%的得票率高票当选该党候选人,也成为共同民主党历史上得票率最高的总统大选候选人。

  与此相比,保守派阵营却闹起了“内讧”,合并总统候选人谈判最终以破裂告终,金文洙和李俊锡也各自为战。

  王生分析说,金文洙被看作尹锡悦比较坚定的支持者,反对弹劾尹锡悦,“因此失去了一些中间选民的支持”;而李俊熙则比较年轻,民意基础并不深厚,此次参选对他来说也只是一次“试水”。相较之下,李在明处于领先优势,并不意外。

  秉承“实用外交”

  专家:将强化与中国合作

  数月以来,韩国经济出现疲软迹象,政治动荡不断,这个国家,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贸易压力。在此背景下,李在明又将如何带领韩国,应对国内外挑战?

  王生对此指出,“韩国目前面临诸多经济难题,比如财政债务问题、贫富分化问题、中小企业问题、能源转型等,而韩国本身资源比较有限,所以李在明上任之后,可能他更多要做的,还是跟相关国家展开互动。”

  王生进一步指出,一方面,中国稳居韩国最大贸易伙伴地位,李在明很可能会强化同中国的经济合作。另一方面,李在明或将延续共同民主党的对朝政策,追求朝鲜半岛局势缓和与无核和平。

  5月26日,李在明曾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中国是韩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和对朝鲜半岛安全产生影响的国家,(如胜选)自己“将稳定地处理韩中关系”。

  此前,李在明还在竞选纲领中提出“实用外交”,主张推动双边贸易协定和高层互访,并表示将扩大韩国外交的领域并使其实现多元化,推进地区战略和全球南方合作。

  王生分析称,尽管李在明表示,将推进恢复韩国与朝鲜军事热线等韩朝沟通渠道,但其同时也承认,推进韩朝首脑会晤存在一定困难,“再加上国际大环境充满了诸多变数,尤其是来自美国的影响,所以其对朝政策未来能否顺利实施,仍有待观察。”

  值得注意的是,王生指出,韩国执政党和在野党历来斗争不断、互不合作,可能将给李在明执政带来一些不确定性,其经济政策的推行等,也可能受到外部环境影响。

  未来四年,李在明能否实现他所提出的“韩国倡议”,交出怎样的“成绩单”?

[ 责编:姜姝琪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湖南龙山:强降雨后恢复生产生活

  • 走进南博会旅居云南馆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6月18日至20日举行的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MWC上海2025)上,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集中亮相。
2025-06-20 10:21
每年春天,在南半球夜空的指引下,数十亿只布冈夜蛾会向南迁徙1000公里,到达澳大利亚的阿尔卑斯山脉。
2025-06-20 10:21
厦门大学柔性电子(未来技术)研究院教授梁亮亮团队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刘小钢团队,在镧系元素掺杂光子雪崩上转换纳米晶研究中取得进展。
2025-06-20 10:21
几十万年前,不只是我们“毛茸茸”的祖先在奔跑、狩猎、生火,还有许多其他“人类亲戚”也栖居在地球上。
2025-06-20 10:21
记者从上海海洋大学获悉,该校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海洋大学eDNA工程中心张玮研究小组在四川稻城海子山保护区的从前措,完成了一次令人兴奋的“生命寻宝”——发现并命名了一种全新的藻类。
2025-06-20 04:40
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
2025-06-19 19:13
在生命起源的奥秘中,胚胎发育始终是深受关注的谜题之一。研究发现,在小鼠胚胎发育到7.75天时,胚内、胚外层交界处出现一个独特的信号“洼地”——器官原基决定区(PDZ)。
2025-06-19 10:00
高校学术共同体是科学家精神的培育者、践行者、传承者,以科学家精神引领学术共同体文化建设、以制度机制创新推进科学家精神转化为学术共同体的行动自觉,必将推动高校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中做出积极贡献。
2025-06-19 09:58
今年麦收期间,各地积极应对高温炎热和多轮大范围降雨天气影响,高效调度机具,强化部门协作,加强服务保障,全力组织抢收,努力做到适收快收、应收尽收。
2025-06-19 09:56
干细胞储备耗竭及其引发的组织再生与稳态维持能力下降,是机体衰老和衰老相关疾病的关键特征。
2025-06-19 09:56
设立20多年来,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有力支持了一批优秀学术带头人自主组建、带领研究团队开展创新性的基础研究。
2025-06-19 09:55
今年以来,DeepSeek“破圈”跻身全球人工智能大模型“顶流”,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入多个应用场景……
2025-06-19 09:53
海洋给人的传统印象,一是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二是靠天吃饭。渔民们世世代代出海撒网,找鱼靠经验、收成靠运气,虽然要受天气、季节、水文等的影响,却从不担心无鱼可捕。
2025-06-19 09:57
(记者魏依晨)记者6月15日从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在多样性调查中发现了昆虫新属新物种——桂刺蛾。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郭连金介绍,基于线粒体编码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基因的分析表明,桂刺蛾属为单系群。
2025-06-18 10:23
几年前,我开始使用聊天机器人ChatGPT时,还觉得离通用人工智能(AGI)很遥远。我发起的研究项目正是围绕上述情况展开的,并希望构建一种只有智能,没有自我、没有目标,并且具有极有限行动能力的AI。
2025-06-18 10:22
揭示了蚂蚁的演化历史和蚂蚁社会系统的演化机制,并系统解析了推动蚂蚁社会行为、社会分工、社会组织结构演化的关键基因。
2025-06-18 10:20
“一个20平方米大的水池,他在那边赶,我在这边捞,下网好几次,才捞上来两条鱼。2022年底,东星斑养殖遇到严重的病害,特别是一批鱼连续10多代近亲繁殖造成品种退化,存活率低,市场效益不好。
2025-06-18 10:19
“当那些紫花的、圆粒的、矮茎的、皱荚的豌豆在园中悄然生长,孟德尔杂交实验里的一个个豌豆性状仿佛穿越时空,跃然眼前。这种遗传背景修饰主效突变的机制,为理解复杂性状背后的表型可塑性与遗传调控层级提供了一个生动案例。
2025-06-18 10:18
此外,团队还首次捕捉到热流下声子的“非平衡态”:在界面附近约3纳米的狭窄区域,声子分布明显偏离了平衡状态。”   高鹏进一步说,当电子显微镜化身为洞察原子热浪的“超级温度计”,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热操控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清晰图景。
2025-06-17 10:04
“此次发布的新产品,正在无人机物流、农林植保、紧急救援、城市空中交通等多个低空经济示范场景中进行前期测试。 欣旺达从消费电子电池领域的全球重要供应商起步,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榜单上跻身前十,并在储能领域成为中国企业全球电芯出货量排名前十的厂商。
2025-06-17 10:0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