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国龙舟“划”向世界尽显“国际范”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中国龙舟“划”向世界尽显“国际范”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5-05-31 21:21

  中新网北京5月31日电(记者 吴侃门睿)又是一年端午时,作为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民俗,划龙舟也在海外“圈粉”无数。连日来,“龙舟狂欢模式”在西班牙巴达洛纳、英国曼彻斯特、南非开普敦、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等地陆续上演。鼓声阵阵、桨影翻飞间,展现着团结奋斗的拼搏精神与四海同舟的热血友谊。

  日前,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自治区巴达洛纳市港口锣鼓喧天、热闹非凡。第七届西华龙舟文化节龙舟赛在华裔青少年《龙的传人》歌声中鸣锣开赛,一艘艘龙舟破浪而行,桨下浪花激扬,岸边喝彩声不断。当天有8支龙舟队分为4组展开角逐,数千名观众观赛,最终西华龙舟队获得冠军。西班牙华人龙舟俱乐部主席叶正荣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西班牙有漫长的海岸线,很多当地人有水上项目的经验,对划龙舟也很有热情。目前俱乐部的会员中有半数是当地人,在龙舟的陪伴下,大家不仅收获了健康与快乐,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日前,第七届西华龙舟文化节在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自治区巴达洛纳市举行,图为龙舟赛现场。(受访者供图)

  2025年全英中华端午龙舟会近日在大曼彻斯特索尔福德市举办,比赛吸引了来自全英共49支队伍参加,创历史新高。划手们士气高涨,伴随着鼓点节奏奋力划桨,岸边助威声此起彼伏。现场还有舞龙舞狮、武术、戏曲、民乐、民族舞等表演,以及粽子、春卷、水饺等美食摊位,为观众带来“视、听、味”全方位的中华文化体验。今年全英中华端午龙舟会已经进入了第11个年头,龙舟会已从一项华社活动发展成为与当地民众共庆的民俗盛会。

  伴随着节奏明快的鼓点,一艘艘龙舟如出水蛟龙,在波光粼粼的河道劈波斩浪,岸边观众欢呼声呐喊,声浪如潮。5月24日,阿根廷端午节龙舟大赛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埃斯科瓦尔市的龙舟基地举行,赛事吸引了百余名选手参赛,并首次设立2000米长距离赛。赛事主办方、阿根廷龙舟协会会长刘金钢向记者表示,尽管龙舟运动进入阿根廷时间不长,但已在当地“圈粉”不少,希望通过龙舟将中华传统文化与体育精神传递给更多的阿根廷朋友。

  近日,毛里求斯第十七届龙舟节庆典活动在路易港港口举行,现场人头攒动,呐喊助威声与锣鼓声此起彼伏。发令声一响,躬身待发的桡手们挺身提桨,狭长的龙舟离岸而去,伴随着规律的鼓点在水面飞速划过。抵达折返点时,船尾舵手手持长桨发力推水,众桡手跟随口号调整姿势,船头就轻巧转弯,整条龙舟在水面留下一道饱满的圆弧波纹,加速驶向终点。经过激烈角逐,毛里求斯光华狮子队夺得本届赛事冠军。

  身着传统服饰的鼓手列阵起鼓,随着鼓槌起落翻飞,鼓点激昂变化,鼓声时而大如雷霆,时而密集似雨。日前,第二届法兰克福国际龙舟友谊赛在莱茵河支流美因河上举行,开幕式上,一出《杨家将战鼓》的演出点燃现场气氛。随后,来自德国、法国、意大利、美国、泰国等地的龙舟队在美因河上展开激烈比拼,擂鼓、喊号、挥桨、欢呼,水面上各色龙舟争先恐后,河岸边各种语言加油助威,多元文化汇聚于一幅“龙舟竞渡美因河”的图景中。

  近日,由南非开普敦华人社区和开普敦龙舟协会主办的龙舟节在开普敦维多利亚港举行,图为龙舟赛现场。(受访者供图)

  端午前夕,“文化中国·开普敦龙舟节”在开普敦维多利亚港炮台公园的海滨运河上演。运河上,船桨拨起片片水花,好似祥云轻托龙舟飞快滑行。运河两岸,粽子、炒面、葱花饼、牛杂汤等中式美食飘香;茶艺、书法、投壶、针灸等中华文化体验活动接连上演;川剧变脸、中华传统民族舞蹈等文艺节目好戏连台。龙舟节由南非开普敦华人社区和开普敦龙舟协会共同主办。开普敦华人社区代表董钢说:“龙舟节得到当地政府与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通过龙舟节与当地民众一起欢度中国传统节日,让我们感受到文化可以跨越国界,得到传承和创新。”(完)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主席在阿斯塔纳的精彩瞬间

  • 习近平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并作主旨发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记者魏依晨)记者6月15日从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在多样性调查中发现了昆虫新属新物种——桂刺蛾。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郭连金介绍,基于线粒体编码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基因的分析表明,桂刺蛾属为单系群。
2025-06-18 10:23
几年前,我开始使用聊天机器人ChatGPT时,还觉得离通用人工智能(AGI)很遥远。我发起的研究项目正是围绕上述情况展开的,并希望构建一种只有智能,没有自我、没有目标,并且具有极有限行动能力的AI。
2025-06-18 10:22
6月16日,由中国科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在《细胞》发表论文,揭示了蚂蚁的演化历史和蚂蚁社会系统的演化机制,并系统解析了推动蚂蚁社会行为、社会分工、社会组织结构演化的关键基因。丁果说:“这为稳定的生殖分工奠定了基础,促成了蚂蚁从独居物种演化成社会性群体物种。
2025-06-18 10:20
“一个20平方米大的水池,他在那边赶,我在这边捞,下网好几次,才捞上来两条鱼。2022年底,东星斑养殖遇到严重的病害,特别是一批鱼连续10多代近亲繁殖造成品种退化,存活率低,市场效益不好。
2025-06-18 10:19
“当那些紫花的、圆粒的、矮茎的、皱荚的豌豆在园中悄然生长,孟德尔杂交实验里的一个个豌豆性状仿佛穿越时空,跃然眼前。这种遗传背景修饰主效突变的机制,为理解复杂性状背后的表型可塑性与遗传调控层级提供了一个生动案例。
2025-06-18 10:18
此外,团队还首次捕捉到热流下声子的“非平衡态”:在界面附近约3纳米的狭窄区域,声子分布明显偏离了平衡状态。”   高鹏进一步说,当电子显微镜化身为洞察原子热浪的“超级温度计”,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热操控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清晰图景。
2025-06-17 10:04
“此次发布的新产品,正在无人机物流、农林植保、紧急救援、城市空中交通等多个低空经济示范场景中进行前期测试。 欣旺达从消费电子电池领域的全球重要供应商起步,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榜单上跻身前十,并在储能领域成为中国企业全球电芯出货量排名前十的厂商。
2025-06-17 10:03
近日,我国在光晶格钟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计量学领域权威学术期刊《计量学》,审稿人认为:“国家授时中心最新研制的锶光钟,实现了目前世界上第二小的不确定度光钟。
2025-06-17 10:02
荷兰奈梅亨拉德布德大学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运用人工智能(AI)技术,通过分析数千万次模拟生成的合成数据,成功训练出能解析黑洞奥秘的神经网络。
2025-06-17 09:56
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历经十余年攻关,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打造出“抗衰老版”间充质祖细胞。研究发现,这种抗衰老细胞之所以这么厉害,关键在于它们能释放一种叫“外泌体”的小囊泡。
2025-06-17 09:52
水利部近日印发《关于积极探索和规范推进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的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作出总体安排和部署。
2025-06-16 09:55
可仅通过一个人的呼吸模式识别其身份,准确率高达96.8%。不仅如此,鼻部呼吸的这些“指纹”还能揭示个体的身体与心理健康状况。
2025-06-16 09:52
2023年5月,依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建设的“文物领域核技术应用与装备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正式获批。
2025-06-16 09:50
6月14日,在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内,经重水堆辐照过后的钇-90玻璃微球顺利出堆,经检测,该批钇-90玻璃微球比活度等参数满足设计需求。
2025-06-16 09:50
新农人之“新”,不仅是身份上的“新来”之意,更在于他们的技能、理念、思维之新。
2025-06-16 09:49
2025年3月,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正式通过验收,建成了国际上综合实力最强的空间天气地基区域监测网络。
2025-06-13 09:45
前不久,一场人形机器人格斗擂台赛引发了全球关注。
2025-06-13 09:44
系外行星大气研究对理解行星形成、演化和宜居性具有重要意义。
2025-06-13 09:38
地磁暴,是由太阳表面活动引起的地球磁场全球性剧烈扰动现象。据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消息,受5月31日太阳爆发活动影响,北京时间6月1日14时至2日14时,先后出现了6小时特大地磁暴。
2025-06-13 09:37
中外科学家团队在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取得四足类足迹的重要发现,首次记录了华南白垩纪地层的哺乳形类及恐龙足迹组合。
2025-06-13 09:3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