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这种文化交流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这种文化交流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

来源:人民日报2025-05-26 08:51

  新编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编钟乐舞》首次亮相法国

  “这种文化交流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

  本报记者  尚凯元

  编钟悠远鸣响,大幕缓缓拉开,法国巴黎莫加多剧院里座无虚席,观众深深陶醉于中国艺术家的精彩演奏中。由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创排、演出的新编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编钟乐舞》,同时奏响曾侯乙编钟、编磬、建鼓、排箫等数十种古乐器仿制品,呈现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音合鸣的恢宏场景。

  “这真是一次难得的新奇体验,我第一次听到编钟和排箫的声音,太美妙了。”演出结束后,法国观众米歇尔意犹未尽。

  《编钟乐舞》以歌、乐、舞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尽显古楚文化、艺术和风俗民情,其创作灵感源于1978年在湖北省随县出土的战国时期曾侯乙墓音乐文物。该剧自1983年首演以来,已在海内外上演逾千场,成为久演不衰的经典。本次演出是《编钟乐舞》最新编排后首次在法国亮相,随后还将前往德国继续巡演。

  “我们第一次看到这部作品的视频就被它深深打动,立即意识到它的文化价值与舞台魅力。”法国制片人、《编钟乐舞》巴黎站联合制作人安德烈·塞姆利安对本报记者表示,这些青铜乐器能在公元前5世纪实现十二平均律,真是不可思议,这是对人类音乐史的重大贡献。“我们不希望它被简单视作一场艺术演出,它是艺术、历史与考古的深度融合。”塞姆利安表示。

  为了帮助法国观众更好理解剧情及背后的文化深意,此次演出在剧院入口放置了二维码,观众扫码后可获取包括乐器图解、剧情介绍等信息在内的50余页多媒体电子手册。

  “对剧院而言,这是一次拓展观众群体、加强文化交流的机会。”巴黎莫加多剧院活动策划负责人拉谢尔·古索告诉记者,像《编钟乐舞》这样兼具美学与历史深度的演出,与法国观众的审美预期相契合。“我们非常欢迎优秀作品,也期待法中在舞台艺术上持续交流。”古索说。

  法国艺术史专家安妮·莱特曾多次赴华交流。她说:“虽然我此前接触过中国传统音乐,但这场演出拓展了我对先秦时期中华文明以及相关考古历史的理解,其中蕴含的艺术表达体现出中国文化深邃的人文内涵。即使在关于战争的篇章中,也有着‘以武止戈’的深意,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和平的追求。”

  “《编钟乐舞》在海外演出反响非常热烈。这类以中国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为核心的原创剧目,具备独特的吸引力。”中国对外演出有限公司负责人高云杰向记者介绍,《编钟乐舞》隶属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中华风韵”品牌年度项目。该品牌自2009年创立以来,先后选派中国30余个艺术团组的40余台精品剧目,在欧美等地区演出600余场,受到当地观众热烈欢迎。

  “音乐是全世界通用的语言,有助于打破文化隔阂。”塞姆利安表示,“《编钟乐舞》通过音乐、舞蹈与视觉的综合呈现,传递出一种古老却恒久的文化情感。这种文化交流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

  (本报巴黎电)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昆明:东风坝开合浮桥正式对市民开放

  • 美国联邦政府再“停摆”的首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