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书写中丹合作更加精彩的新篇章(大使随笔)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书写中丹合作更加精彩的新篇章(大使随笔)

来源:人民日报2025-05-16 07:05

  1950年5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同丹麦王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丹麦成为最早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之一。建交75年来,中丹两国跨越山海,不断深化各领域交流合作,绘就了携手共同发展的精彩画卷。

  坚持相互尊重是中丹关系的底色。1979年,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访华,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首位访华的西方国家元首。中丹关系经受住国际风云变幻考验,保持健康平稳发展,不断开创新局面。2024年1月,习近平主席致电祝贺丹麦国王腓特烈十世即位。在元首外交引领下,中丹坚持平等相待、互尊互信、互利共赢,推动两国友好合作关系行稳致远。今年以来,双方高层互访频繁,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为两国深化合作注入新动力。

  各领域交流合作为中丹关系增添缤纷色彩。2008年中丹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双边交流合作呈现高水平、深层次、宽领域的良好态势。中国连续多年成为丹麦在亚洲最大贸易伙伴,近半数丹麦企业将中国作为前两大市场之一,500多家丹麦企业在华投资1300多个项目。安徒生童话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欢乐春节”、龙舟节等中国文化活动深受丹麦民众喜爱。2010年,世界闻名的丹麦“小美人鱼”雕像首次走出国门参展上海世博会,受到热烈欢迎,成就了一段中丹两国人文交流的生动故事。

  绿色是中丹关系的一抹亮色。中国和丹麦都是绿色发展的坚定支持者和积极践行者,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在环境、能源、气候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自1996年双方签署环境合作协定以来,多家丹麦绿色企业一直活跃在中国市场,中国企业也在丹麦的太阳能发电、海底电缆项目建设中展露身手。2023年8月,中国和丹麦双方共同发布《中丹绿色联合工作方案》,将两国绿色合作提升到新的水平。中丹绿色合作不仅成为双边关系中的亮点,更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绿色转型贡献了重要力量。

  当今世界变乱交织,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中丹两国都爱好和平、坚持多边主义、支持自由贸易、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中丹进一步加强合作既符合双方共同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

  当前,中丹两国正以庆祝建交75周年为契机,加强往来,推动合作。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丹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将不断取得新成果,书写中丹合作更加精彩的新篇章,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为中国驻丹麦大使王雪峰)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宁夏南华山首次发现新记录植物种

  • 直击“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巅峰”比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老北京人都知道,居家过日子,买剪刀要买王麻子的,吃腐乳要吃王致和的,穿布鞋要买内联升的…… 这是为啥?因为人家的这些物件,得劲儿呗!为啥得劲儿?匠心所致也!
2025-07-15 02:55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