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俄深化合作给民众带来更多实惠(环球热点)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中俄深化合作给民众带来更多实惠(环球热点)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05-14 18:43

俄罗斯游客在黑龙江省黑河市逛文化街早市。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双方将坚定捍卫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为进一步推动双边互利合作,双方商定全面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双方致力于公正、公平、开放、包容的国际人文合作……近日,中俄两国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之际关于进一步深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下称“联合声明”),提出深化多领域务实合作。

  近年来,中俄务实合作显示出强大韧性和互补性,取得亮眼成绩。专家表示,联合声明为下阶段中俄双边关系发展作出新的战略指引,为各自发展振兴助力,将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实惠,并为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性。

  共同捍卫战后国际秩序

  中国和俄罗斯肩负维护正确二战史观的共同责任和使命

  “朋友!你到过黄河吗?你渡过黄河吗?你还记得河上的船夫,拼着性命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吗?”不久前,俄罗斯圣彼得堡举办中俄“永恒的怀念”音乐会,中国歌曲《黄河大合唱》与俄罗斯歌曲《神圣的战争》引发观众对历史的深刻回忆。《黄河大合唱》诞生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烽火中,与此相应,《神圣的战争》甫一诞生,就成为团结苏联人民同仇敌忾的号角。

  两首歌曲是80年前中苏两国同全世界进步力量一道浴血奋战的写照。80年后中俄发表联合声明强调,弘扬正确二战史观,共同捍卫战后国际秩序。联合声明提出,“中国和苏联分别作为亚洲和欧洲主战场,站在抵御日本军国主义和纳粹德国及其仆从国进攻的最前线,是抗击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两支中坚力量”“当今世界,中国和俄罗斯肩负维护正确二战史观的共同责任和使命”“双方将坚定捍卫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坚决粉碎任何企图篡改二战历史、贬低和抹杀中俄二战历史功绩、抹黑解放者形象的行径”……

  “联合声明强调了中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决定性贡献,东方主战场的胜利彻底粉碎了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野心,具有伟大的世界意义。”北京大学拉丁美洲研究中心主任董经胜对记者表示,就中国而言,始终是抗击日本军国主义的主力,绝大部分日军被牵制在中国战场,中国人民为此付出了巨大牺牲。同时,中国等全球南方国家率先投入反法西斯战争,为抗击法西斯贡献了大量人力、物力。广大全球南方国家铭记历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战结束后,国际社会凝聚起一个重要共识,就是要共同维护世界和平,避免战争悲剧重演。无论是创立联合国还是建立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国际社会的种种努力都是在维护这个共识。”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研究所副所长韩璐表示,在维护二战胜利成果方面,中国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一方面,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率先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国家,中国始终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积极参与联合国各种行动,始终主张政治解决热点问题,坚定不移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另一方面,面对充满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的世界,中国持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三大全球倡议,为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贡献了中国的智慧和方案。

  继续做大合作蛋糕

  切实保障双边合作在2030年前实现提质升级

  “中国包子味道相当不错,还很便宜。”在黑龙江黑河文化街早市上,俄罗斯游客玛丽亚一边吃着包子,一边不断扭头看着街两边的商铺。她说:“我已经第二次来中国了,这边的旅游业很好,人们也非常好客,我还要买一些中国商品回去。”

  自2023年黑河市重启中俄互免签证团体旅游业务以来,中俄之间的跨境旅游成为黑河市旅游的一大特色。“来中国黑河吃早餐”成为俄罗斯游客时尚,“到黑河对岸的俄罗斯进行一次跨国之旅”成为不少中国游客来到黑河后的一个优先选项。

  黑河早市上蒸腾的烟火气,是中俄深化经贸合作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去年双边贸易额创下2448亿美元新高,中国连续15年保持俄最大贸易伙伴地位,俄罗斯已成为中国最大能源供应国。

  此次联合声明中,中俄一致认为双边互利合作为改善两国人民福祉作出了积极贡献。为进一步推动双边互利合作,双方商定全面深化经贸、海关、农业、运输、财金、工业、环保、航天和卫星导航、核能、城市建设、卫生健康、信息和通信技术等领域务实合作,切实保障双边合作在2030年前实现提质升级。

  “中俄两国务实合作近年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双边贸易展现出强大生机活力。”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所长李振利对记者说,两国务实合作的质量与水平不断提升,除传统的能源合作外,双方在农业、科技、汽车产业等领域合作也取得很大成效。此次联合声明提出全面深化各领域合作,切实保障双边合作在2030年前实现提质升级的目标,是有较好现实基础和充分保障措施的。

  李振利认为,中俄近期签署20多项合作文件,一致同意继续做大合作蛋糕,夯实经贸和能源合作基本盘,支持跨境电商、农业、矿产合作,稳步推进核能、航空航天领域大型合作项目,加快拓展科技创新、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合作。双方还签署了新版投资保护协定,为高水平经贸合作完善制度安排。新协定将有助于形成更为良好的商业环境,有力推动中俄务实合作加速发展。

  人文交流夯实民意基础

  继续加强教育、青年、媒体、电影等领域合作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中文还有中国神话,我觉得非常有意思。父母经常带我去中国旅行,我非常喜欢中国的现代化和传统文化。”俄罗斯中国国际学校三年级学生波林娜今年10岁,学习中文已经5年,如今中文说得很流畅。

  为了能让侨胞和俄罗斯民众的孩子系统学习中文和中华文化,侨胞吴昊与今日教育集团于2022年开办了以中文和中华文化教育为特色的全日制国际学校——俄罗斯中国国际学校。谈及当地民众对学中文的态度,如今成为俄罗斯中国国际学校校长的吴昊有自己的体会:“我本世纪初到当地餐厅吃饭时,俄罗斯民众会用‘Xin Chao’和我打招呼,这是越南话中的‘你好’,而现在俄罗斯人说的是‘你好’,并以自己能说一两句中文感到骄傲。因为当地民众看好中国发展的未来,而且会说中文意味着更多的机会。”

  中文热折射了中俄人文交流的持续加深。近年来,中俄教育合作日益深入,双向留学生人数持续攀升;地方合作机制稳步推进,友好省州及城市合作活力充盈;2024—2025年中俄文化年期间,数百项丰富多彩的人文交流活动受到两国人民的欢迎和喜爱……“你来我往”的双向奔赴,促进了两国人民相知相亲。此次联合声明中,双方一致同意继续加强教育、青年、媒体、电影等领域合作,赓续两国人民的友好传统。

  “俄中两国在人文交流领域取得的成就,离不开两国持续深化的双边关系的引领,这种关系一年比一年更加紧密。俄中此次签署的联合声明特别关注人文合作,是很自然的事。”俄中友好协会圣彼得堡分会副主席、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中国与亚太地区研究中心科学主任奥莉加·米古诺娃对记者表示,人民友好始终是国家间关系发展的动力源泉。不同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中一些基本原则和观念,如相互信任、互相尊重传统价值观、维护人的尊严、维护正义与和平等,都会受到民众之间人文交流程度的影响。“在我看来,近年来俄中两国人文交往的力度和深度都是显而易见地在加强。”

  李振利表示,俄罗斯民调机构列瓦达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10年来对中国持积极正向评价态度的受访者比例一直处于高位,俄罗斯年轻人对中国好感度达95%。对于未来中俄人文交流合作,教育、媒体、档案、体育、青少年等领域具有广阔前景。“国之交在于民相亲。相信随着中俄人文交流内涵与形式愈发丰富,两国人民将进一步增进相互理解,为中俄关系持续发展夯实民意基础。”李振利说。(本报记者彭训文)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5月14日 第 08 版)

  责任编辑:黄之安、张霓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倒计时2天!世界互联网大会给您发来一个“开奖提醒”

  • 大国粮策圆桌派丨重新定义“种地”的打开方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7月21日发布的第五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越来越多群体共享数字发展成果。
2025-07-22 10:35
“对承担国家、北京市6G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企业,给予1:1配套、最高3000万元资金支持。”
2025-07-22 02:35
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悉,该校国家肉牛改良中心主任昝林森团队联合相关科技企业,成功研发“中国黄牛1号”50K育种芯片并正式对外发布。
2025-07-22 02:35
由中铁二院勘察设计的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三年多来,发送旅客超5000万人次,货运量突破6000万吨,客货运输实现量效双增。
2025-07-22 02:35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国重要战略举措,它主要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2025-07-22 02:3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成矿预测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赵来时介绍,钕黄河矿是黄河矿的富钕端元矿物,隶属于稀土碳酸盐矿物家族,具有独特的钕元素富集特征。
2025-07-21 09:46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超导”,可能会觉得陌生。简单说,超导就是某些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
2025-07-21 09:40
雨又下了一夜,太阳终于爬上了大娄山。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种粮大户王建全望着绿油油的稻田却犯了愁:“雨水多,禾苗长得快,可田里的稻飞虱太多了,恼火呦!”
2025-07-21 02:45
近期,由我国牵头制定的硅基负极材料国际标准《纳米制造—产品规格—第5—3部分:纳米储能—空白详细规范:锂离子电池纳米硅基负极材料》(IEC TS 62565-5-3:2025)正式发布。
2025-07-21 02:45
近日,由我国牵头制定的量子点光转换膜系列国际标准《纳米制造—可靠性评价—第4—1部分
2025-07-21 02:45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2025-07-18 09:04
该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日前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构建了首个水稻的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2025-07-18 04:30
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其活动通过总辐射、紫外辐射、高能粒子沉降等多种形式影响地球大气。近年来,我国夏季降水雨带呈现出持续北移的趋势。
2025-07-18 04:30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