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国际锐评丨“五大工程”赋能中拉命运共同体走深走实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国际锐评丨“五大工程”赋能中拉命运共同体走深走实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05-14 18:39

  “为中拉关系行稳致远注入新动能”“提高了‘全球南方’集体声量”……5月13日,对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国际舆论高度关注。习主席宣布,中方愿同拉方携手启动五大工程,共谋发展振兴,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分析人士指出,这为中拉关系长远未来描绘了发展蓝图,提供了战略指引。

  此外,本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北京宣言》和共同行动计划两份成果文件,向世界发出团结协作、共迎挑战的“中拉声音”。巴西最大新闻门户网站“Brasil 247”创始人阿图奇表示,《北京宣言》将载入史册,拉美终将书写一个掌握自身命运、重获主体地位的新篇章。

  今年是中拉论坛正式运行十周年。十年来,习近平主席先后6次访问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亲自擘画中拉关系发展蓝图;双方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框架内实施了200多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创造了上百万个就业岗位;中拉青年领导人千人培训计划、中拉科技伙伴计划、中拉文化交流年……中国“拉美热”和拉美“中国热”双向奔赴。这一切正如习主席所说:中拉论坛已经从一棵稚嫩幼苗长成挺拔大树。

  大树长得好,离不开良好的环境。眼下,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个别大国奉行本国优先,以关税为武器霸凌世界。中国和拉美都深受其害,都坚定捍卫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次中拉论坛部长级会议的召开具有特殊意义。巴西总统卢拉、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智利总统博里奇等前来参会,显示出拉方对此次会议的高度重视。拉美社认为,此次会议将促进中拉团结和自立自强,在不确定的国际形势下传递稳定信息。

  面向未来,中拉论坛这棵大树如何更加枝繁叶茂?中拉命运共同体如何走深走实?中方表示,愿同拉方携手启动团结工程、发展工程、文明工程、和平工程、民心工程。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周志伟认为,“五大工程”层次分明、全面详细,既有方向主张,也有具体举措,对中拉关系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团结工程何以居首?这既源于中拉构建携手共进的命运共同体成功经验,也在于现实表明,面对单边霸权,妥协姑息不是出路,唯有团结起来才能赢得尊重。这次中方表示,愿同拉方继续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支持,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分析人士认为,团结工程不仅聚焦双边,更着眼全球,有助于提升“全球南方”发言权、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就在12日,中国与巴西发表关于乌克兰危机的联合声明,希望俄乌双方尽快开启直接对话,认为有必要从根源上找到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办法,以期最终达成一个公平、持久、有约束力的和平协议。这是中巴继2024年联合发表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六点共识”之后再次共同发声,体现出中拉携手为解决国际热点问题贡献智慧和力量。

  再看发展工程、文明工程、和平工程,它们分别对应中方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安全倡议。这其中,发展工程备受关注。2024年中拉贸易额达5184亿美元,较十年前翻一番。未来,双方将在哪些领域继续发力?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深入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深化基础设施、农业粮食、能源矿产等传统领域合作,拓展清洁能源、5G通信、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合作……中拉经贸合作的科技量越来越足,中拉关系的“含金量”不断上升。

△巴西美丽山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

  外界注意到,哥伦比亚总统府12日发表声明,总统佩特罗确认加入 “一带一路”倡议。过去十年,从墨西哥佩尼亚斯科港光伏项目到巴西美丽山特高压输电线路,再到开启亚拉陆海新通道的秘鲁钱凯港,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中拉合作为拉美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哥伦比亚哥中投资贸易商会执行董事英格丽德·查韦斯认为,中拉务实合作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国家都能受益。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过去十年,中方宣布向拉方提供的政府奖学金、来华培训等项目已全部落实。未来三年,中方又作出新规划。3500个政府奖学金名额、1万个来华培训名额、500个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名额、300个减贫技术人才培训名额、1000个“汉语桥”项目来华团组名额、首批向拉美和加勒比地区5个国家实施免签政策……这些翔实的数字,如拉美人民所期待,“美洲豹同中国龙越走越近”。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以“五大工程”为蓝图与指引,中拉这对跨越山海的朋友将共谋发展振兴,赋能中拉命运共同体走深走实,促进“全球南方”团结合作,为动荡世界持续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

  (国际锐评评论员)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抗战中流砥柱 复兴坚强核心

  • 浙江嘉兴:夏日烟火集助力夜经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实验室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摇篮,但里边有不少危险而又昂贵的设备,可能对科研工作者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如何织密安全防护网?
2025-08-08 10:2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可闭环生物回收的纤维素基介电薄膜,能够提高电子器件的循环利用率,从而减少电子废弃物。
2025-08-08 10:16
日前,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团队与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团队合作,在可见光集成光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研制出一套新型可见光矢量光谱分析仪。
2025-08-08 10:12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林木细胞遗传研究组近日提出了研究裸子植物生长停滞可塑性的独特模型。这一成果填补了人们对裸子植物发育可塑性认识的空白。
2025-08-08 10:11
8月6日,揽月月面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在位于河北省怀来县的地外天体着陆试验场圆满完成,此次试验是我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器地外天体着陆起飞试验。
2025-08-08 10:09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团队采用胶体量子点溶液作为增益介质,通过法布里-珀罗谐振腔耦合及双脉冲泵浦设计,开发出连续稳定工作10天以上、能量转化效率大于17%的量子点液体激光器。
2025-08-07 10:18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深入解析了中亚野猪种群在跨越欧亚大陆百万年的迁徙历程中适应环境的独特遗传密码,为理解大型哺乳动物如何应对环境变化提供了全新视角。
2025-08-07 10:18
无论是钢琴家指尖流淌出的动人旋律,还是外科医生在显微镜下的精准操作,甚至是母亲为孩子系鞋带时的温柔细致……
2025-08-07 03:40
月球,地球最亲密的邻居,它的“婴儿期”是什么样的?为破解这个谜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王水炯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秋立研究员团队合作
2025-08-07 03:40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2025-08-07 03:40
长期以来,石油衍生塑料的污染问题,特别是微塑料对食物和水源的有害影响,一直困扰着人类。研究人员设计了利用恶臭假单胞菌等菌株,将二氧化碳、木质素和食物垃圾等废物转化为生物塑料的方法。
2025-08-06 09:38
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副教授林玉峰与合作者揭示了地球磁场发电机对地核流体黏度的不变性,并发现早期地球模型可产生与现今观测高度相似的地磁场结构和强度。
2025-08-06 09:35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万建民表示,纹枯病是威胁全球水稻生产的重大病害,年均造成产量损失10%至30%。
2025-08-06 09:33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灾害性天气的突发性、极端性、不确定性愈加明显,特别是进入汛期,突破历史纪录和传统认知的灾害频繁发生。
2025-08-06 09:25
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日前联合发布《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4)》,公布2024年中国渔业水域水质、沉积物、浮游生物等18项指标的生态环境监测情况。
2025-08-06 09:22
林炳亮:基孔肯雅病毒不会通过日常接触引发人际传播,也不会通过咳嗽、打喷嚏等传播。林炳亮: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一样,都是由伊蚊传播,因此防控措施也一样。基孔肯雅热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并做好防蚊隔离。
2025-08-05 10:16
黄皮、龙宫果、嘉宝果、蛇皮果……不少爱吃水果的消费者发现,无论是在线下超市里,还是在线上购物软件里,市面上出售的新奇小众水果越来越多了。泰国的榴莲、山竹都是很热门的水果,我们在泰国采购过程中发现,当地的榴莲果园里会混种一些龙宫果的树木。
2025-08-05 10:15
》显示,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态势总体向好,完整性指数持续提升。
2025-08-05 10:14
近30年来,程芳琴带领团队聚焦煤、电、冶等产业中产生的工业固废处理处置问题,致力于工业固废的低碳化、高值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通过“预处理活化—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的技术链条,让工业固废逐步从环境负担转化为可利用资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2025-08-05 10:13
物理学家利用一种仅几千克重的装置从核反应堆中捕获了中微子,这种装置的重量比标准的中微子探测器小几个数量级。Scholberg的COHERENT探测器首次利用了一种名为相干散射的现象,即中微子与整个原子核发生“散射”,而不是与构成原子的粒子发生散射。
2025-08-05 10:1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