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希腊专家点破美国霸权逻辑:搅乱世界,才能“乱中取胜”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希腊专家点破美国霸权逻辑:搅乱世界,才能“乱中取胜”

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2025-05-13 17:25

  导读

  美国的国际政策旨在为其地缘政治战略服务,防止欧亚大陆出现单一主导大国。然而自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在“单极时刻”的幻境中不断膨胀,试图永久维持霸权地位,其咄咄逼人的态度反而促进了欧亚一体化。特朗普政府希望通过分裂西方阵营、激化欧亚矛盾来扰乱国际秩序,进而利用自身的地缘优势重振主导地位。但多极化已成定局,美国既是欧亚一体化的推手,又试图瓦解这一趋势,其战略意图难以实现。

  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美国的政策多次在国际事务中引发动荡,并导致世界范围的连锁反应。但是,如果你认为这些行动只是个人癖好的产物,或只是因为缺乏长期地缘政治考量而做出的冲动或非理性举动,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如果你认为这些行动是在针对中国,试图通过重商主义经济模式重振美国工业,那么你最多只说对了一部分。

  应该说,美国的种种行为都是为其更广泛的地缘政治战略服务的。这一战略有三大理论支柱——麦金德的“陆权论”、马汉的“海权论”和斯皮克曼的“边缘地带论”。美国的地缘政治战略继承自英国,其核心目标是尽量防止在欧亚大陆出现单一的、占主导地位的大国。然而今天,这种被认为是“泛欧亚一体化”的“威胁”已经开始出现,而美国自己正是引起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之一。

  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沉浸在“历史的终结”观念和美国对世界绝对统治的幻想之中。“单极时刻”被有意无意地认为是一种永恒的状态。与此同时,美国咄咄逼人、傲慢自大地向世界其他国家宣传自己的政治、经济、社会理论和观念。

  渐渐地,西方在虚幻中不断膨胀,陷入了反常的偏执之中,试图让历史停止发展。为了应对这一局面,欧亚大国走到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形式上松散但实际上功能强大的地缘政治实体,其规模之巨,可称人类历史上前所未见的一支超强力量。

  随着乌克兰危机爆发,美国和西欧国家陷入了一场欧洲内部冲突,使局势更加恶化。要是放在几十年前欧美大国主导全球舞台的时代,这根本不是个问题。然而,今天世界的中心已经东移,如果西方在欧洲内部的冲突中被孤立,那么非西方国家便可以放开手脚,大力推进自己的议程。俄罗斯与欧洲其他国家的联系本就不是十分紧密,现在乌克兰危机从物质上和意识形态上进一步将俄罗斯隔绝在外,把它推向亚洲,这相当于把一片广阔的、资源几乎取之不尽的陆地“海洋”拱手送给了欧亚国家。

  这样一来,世界有可能再次出现两极格局,但它与冷战时期的两极格局不同——这一次,由欧美国家组成的西方阵营将在一体化的欧亚大陆面前落得下风。

  也就是说,美国自己无意之间一手推动了欧亚一体化,但现在又想亲手把它破坏掉。具体而言,特朗普政府的战略意图似乎是重建一个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体系。这是因为,无论是中国、俄罗斯还是任何其他国家,都无法单独与美国竞争,更不用说这些国家之间还可能由于历史原因或地缘政治利益纷争而存在矛盾关系。

  然而,美国的战略意图实现起来并不容易。欧亚一体化的瓦解不可能轻易而迅速地发生。相反,最近一些事态的发展,如首次欧盟-中亚峰会,突显了欧亚大陆内部合作日益增长的趋势。

  特朗普政府及其背后的权力体系正在尝试一种“休克疗法”,即瓦解跨大西洋世界的统一性。无论是关于格陵兰岛的出格言论还是针对欧盟发起的经济战,都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美国想要做的,就是在新的两极格局体系下,在其中一极(西方阵营)内部制造裂痕,同时激化另一极(欧亚阵营)的离心倾向,并搅乱全球体系,最终达到让美国永远处于领导地位的目的。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全球化经济体系。要打造一个真正多极化的世界,就离不开一套多极化的国际经济体系,尤其是在当今这个时代,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技术将不可避免地改变全球经济。

  总之,我们当前所经历的,很可能是美国试图将世界变得支离破碎,瓦解现有地缘政治经济格局的一场战略行动。借此,美国意在增加国际体系的复杂性和模糊性,从而为加剧欧亚国家之间的内部争斗创造条件,使美国能够利用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海上霸权,在这场“全球交响乐”中扮演“指挥”。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Demolition drive"

  出品: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责编:宋平 栾瑞英

  编辑:张钊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倒计时2天!世界互联网大会给您发来一个“开奖提醒”

  • 大国粮策圆桌派丨重新定义“种地”的打开方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7月21日发布的第五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越来越多群体共享数字发展成果。
2025-07-22 10:35
“对承担国家、北京市6G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企业,给予1:1配套、最高3000万元资金支持。”
2025-07-22 02:35
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悉,该校国家肉牛改良中心主任昝林森团队联合相关科技企业,成功研发“中国黄牛1号”50K育种芯片并正式对外发布。
2025-07-22 02:35
由中铁二院勘察设计的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三年多来,发送旅客超5000万人次,货运量突破6000万吨,客货运输实现量效双增。
2025-07-22 02:35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国重要战略举措,它主要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2025-07-22 02:3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成矿预测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赵来时介绍,钕黄河矿是黄河矿的富钕端元矿物,隶属于稀土碳酸盐矿物家族,具有独特的钕元素富集特征。
2025-07-21 09:46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超导”,可能会觉得陌生。简单说,超导就是某些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
2025-07-21 09:40
雨又下了一夜,太阳终于爬上了大娄山。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种粮大户王建全望着绿油油的稻田却犯了愁:“雨水多,禾苗长得快,可田里的稻飞虱太多了,恼火呦!”
2025-07-21 02:45
近期,由我国牵头制定的硅基负极材料国际标准《纳米制造—产品规格—第5—3部分:纳米储能—空白详细规范:锂离子电池纳米硅基负极材料》(IEC TS 62565-5-3:2025)正式发布。
2025-07-21 02:45
近日,由我国牵头制定的量子点光转换膜系列国际标准《纳米制造—可靠性评价—第4—1部分
2025-07-21 02:45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2025-07-18 09:04
该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日前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构建了首个水稻的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2025-07-18 04:30
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其活动通过总辐射、紫外辐射、高能粒子沉降等多种形式影响地球大气。近年来,我国夏季降水雨带呈现出持续北移的趋势。
2025-07-18 04:30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