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共商发展振兴,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共商发展振兴,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

来源:人民日报2025-05-13 08:20

  共商发展振兴,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

  ——写在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召开之际

  王 毅

  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将于5月13日在北京举行。这是在中拉论坛正式运行十周年之际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中国作为主办国,热烈欢迎来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成员国和拉美地区组织的朋友们,期待同各方一道,共商发展振兴,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

  一

  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在巴西利亚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时,发出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倡议,同拉方领导人共同决定成立中拉论坛,宣示中拉双方推进整体合作的政治共识。2015年1月,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成功举行,标志着涵盖中国及拉美和加勒比所有33个独立国家的整体合作平台从构想变成现实。

  十年来,在元首外交战略引领下,中拉双方坚持平等相待的合作原则、互利共赢的合作目标、灵活务实的合作方式、开放包容的合作精神,推动中拉论坛蓬勃发展,整体合作与双边合作协同发力,引领中拉关系跑出“加速度”。

  互信基础更加牢固。双方坚定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坚决支持对方捍卫主权和领土完整。巴拿马、多米尼加、萨尔瓦多、尼加拉瓜、洪都拉斯相继同中国建交复交,一个中国原则成为越来越多地区国家的共识。截至目前,中国已同地区中的16国建立了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其中,同古巴建立命运共同体,同巴西关系确定为“构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续星球的中巴命运共同体”,中拉关系“含金量”不断提升。

  合作成果更加丰硕。地区国家普遍支持“全球发展倡议”,20多国在“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同中国加强发展战略对接。2024年中拉贸易额达到历史性的5184亿美元,较十年前翻了一番,中国连续多年保持拉美和加勒比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地位。中国在地区累计实施200多个基建工程,落地众多产能合作项目,提供上百万个就业岗位。中国在所有建交国中开展民生援助项目,中资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有力推动当地的工业化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打造互利共赢的“中拉样板”。

  文明互鉴更加深入。拉方普遍认同“全球文明倡议”,中拉文明对话论坛已成功举办七届。中方累计向拉方提供了1.7万个政府奖学金和1.3万个来华培训名额,同地区19国签署26份教育领域合作文件,在地区26国设有68所孔子学院或孔子课堂。地区多国将春节定为法定节日。中国还对拉美多国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中拉人文交流日益密切,民众相互了解和好感度持续提升。

  多边协作更加密切。双方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持以协调合作为基石的多边主义,坚决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拉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金砖国家等平台密切沟通,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中国和巴西共同发表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六点共识”,在联合国平台发起成立“和平之友”小组,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

  整体合作更加立体。中拉论坛设立部长级会议、中国—拉共体“四驾马车”外长对话、国家协调员会议等机制,迄今已成功举办包括三届部长级会议及31个领域分论坛在内的百余场活动,搭建起中拉整体合作的主渠道。中国全国人大成为中美洲议会常驻观察员,中国成为拉美社科院观察员国,同拉美议会以及南共市、太平洋联盟、美洲玻利瓦尔联盟、加勒比共同体等次区域组织保持密切联系,为中拉关系发展提供更广泛支撑和多重动力。

  二

  中国人常说,鉴往知来。拉美也有一句名言,“历史是回首往事的先知”。用更宽广视野、更长远眼光看待中拉论坛和中拉关系这十年的发展,有利于我们看清大势、坚定信心、共赴未来。中拉关系在过去十年取得的丰硕成果告诉我们:

  中拉合作是顺应世界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成为世界大变局的鲜明标志。中拉同为“全球南方”重要成员,中拉双方加强合作,发出“全球南方”团结自强的时代强音,符合多极化发展大势,不仅为中拉关系发展注入新内涵,也为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中拉合作是实现世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中拉陆地国土面积之和占世界陆地总面积五分之一,人口之和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一,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四分之一,是最具增长潜力和发展活力的国家和地区。中拉团结合作,打造20亿人口量级跨太平洋超级大市场,将为中拉各自发展振兴提供不竭动力,为中拉无惧任何讹诈打压提供信心底气。

  中拉合作是维护人类公道正义的必然选择。中国主张共商共建共享,同霸道霸凌行径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对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投资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符合拉方需求,为拉方发展“赋能”。反观个别大国,在拉美地区所作所为带来的只有“负能”。谁才是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可以信赖的朋友,谁才是能够长期合作的伙伴,一目了然。

  中拉合作是追求命运与共的必然选择。中拉相互支持对方反帝反殖、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相互支持对方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通过深化合作相互输送发展动力。新冠疫情期间,中拉双方倾力互助。历史和事实一再证明,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是真情实意的双向奔赴,是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

  三

  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和平与发展事业面临挑战,国际合作基本理念遭受侵蚀,国际环境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多。特别是个别大国奉行“本国优先”,企图攫取中拉等“全球南方”国家发展成果,迟滞甚至打断中拉的现代化进程。现代化是各国人民的正当权利,不是少数国家的私有专利。开历史倒车不得人心,霸凌强权没有前途。面对风险挑战,中拉双方要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公平正义一边,维护好各自发展成果,在实现现代化征程上继续携手同行,推动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

  我们要捍卫独立自主。没有自主,发展便无从谈起,发展成果也难以为继。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提出不仅要获得政治主权独立,还要实现经济文化等真正独立。中方对此深表赞同,愿同拉方一道,继续坚定支持对方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反对各种形式的干涉内政行径,推动国际关系实现民主化。

  我们要维护和平安全。中国是唯一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写入宪法的大国,拉共体峰会多次重申拉美和加勒比为“和平区”。作为国际和平力量,中拉双方应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支持和平解决争端,反对把本国安全建立在他国不安全基础之上,反对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泛化安全概念。

  我们要实现发展振兴。实现现代化是中拉人民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双方要深化发展战略对接,加强顶层规划,互相输送发展动能。要织密联通网络,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培育好中拉大市场。要深化产能合作,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大高精尖新领域合作和人才培养,共同实现跨越式发展。中方还将实施更多“小而美”民生工程,提高普通民众的获得感。

  我们要坚持多边主义。多边主义是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基石。中拉双方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合法权益。共同反对单边主义,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共同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发展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

  我们要深化团结合作。拉共体致力于实现“拉美和加勒比人民大团结”愿景。拉共体哈瓦那峰会通过《关于支持建立中拉论坛的特别声明》。中拉论坛承载着双方的友好情谊,要推动中拉论坛更好发展,为中拉关系及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一体化建设提供更多动力。

  拉美有句谚语说,众臂合力,无可匹敌。中国也有句老话,众人划桨开大船。让我们以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为契机,凝聚中拉双方发展志、合作心、友好情,推动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取得更多新成果!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国庆升旗仪式在天安门广场举行

  • 图片故事丨用民族美食“烹”出文旅融合新滋味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