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尺素金声|和中国“脱钩断链”无异“痴人说梦”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尺素金声|和中国“脱钩断链”无异“痴人说梦”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2025-05-12 10:09

  和中国“脱钩断链”?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已成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关键一环”的今天,美方一些政客的这一荒谬言论,无异于“痴人说梦”。

  说他们“痴人说梦”,是因为中国制造实力雄厚。

  先看看近期几场展会——

  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约1000家中国企业参展,数量仅次于东道主德国。阿联酋迪拜电缆公司工作人员说,“中国供应商不仅为我们提供高质量的原材料,而且技术过硬,非常值得信赖。”

  第137届广交会,聚集3万家出口企业、20万名全球采购商。“从图纸到音响样品,中国工厂72小时内就能响应。产品从工厂装货到摆上货架,顶多1个月。”对中国制造的能力,美国商人菲利普·理查德森赞不绝口。

  无论纺织、家具、家电等日常所需,还是高铁、船舶、大飞机等国之重器,中国制造都“手拿把攥”。作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中国连续15年制造业总体规模位居全球第一,连续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中国制造已经成为许许多多国家人民生产生活的“必需品”,离不开,断不掉。

  说他们“痴人说梦”,是因为中国创新动能强劲。

  从5G、核电、新能源汽车,到机器人、大模型、人工智能,今天,中国科技创新一日千里,不断突破想象边界。

  必须看到,这些年中国的创新成果并非在阳光和煦的温室中,而是在外部施加的无理打压中顽强成长起来的。

  以华为为例,前些年遭遇了“禁售”风波,如今呢?联合国内上万家生态伙伴,投入数十万人,研发出全球第三个移动操作系统——原生鸿蒙系统,从操作内核、编程语言、集成开发环境、AI框架和大模型等均实现全栈自研。

  哪里有封锁,哪里就有突围;哪里有打压,哪里就有创新。美方实施技术遏制和限制政策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反而会激发起中国产业界更高的创新热情。

  有强大的供给优势、需求优势、人才优势、制度优势,中国就有接连攻克“卡脖子”难题的本钱,就有源源不断促成原创性、颠覆性创新的底气。一个奋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中国,压不倒,挡不住。

  说他们“痴人说梦”,还因中美两国已经深深嵌入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

  所谓“脱钩断链”,会对中国造成不利影响,但总体看影响可控。这些年,中国积极构建多元化市场,不断扩大经贸“朋友圈”,对美市场依赖已在下降。“做全世界的生意”,中国企业依然大有可为。

  所谓“脱钩断链”,会对美国造成更大影响。长期以来,美国从中国进口大量消费品、中间品和资本品,支持了制造业发展,丰富了消费者选择。然而,自打美国政府对华加征关税以来,已有不少美国民众和企业怨声载道,抱怨各种不利影响——

  生活受影响。一家美国媒体说,随着来自中国的货物减少,美国消费者或将再次面临空荡荡的商店货架和疫情时代的供应链混乱。《纽约时报》一篇文章说,“在美国人的浴室里,无论是化妆刷、指甲刀还是梳子,几乎所有的个人护理用品都可能是在中国制造的”“很难想象一个没有中国产品的家是什么样的”。

  销售受制约。CNBC网站报道称,亚马逊平台上许多商家将总部设在中国,或在中国进行产品采购和组装,“现在卖家们面临着一个难题:要么提高价格,要么自行承担美国新关税带来的额外成本”。

  生产受阻碍。美国一家拼图游戏公司的创始人说,她曾尝试找到可生产其公司产品的美国企业,然而尽管本土制造商报价是她支付给中国供应商的3倍,仍无法达到中企的生产标准。

  正如经济学家马丁·雅克所说,虽然中国对美出口总额大于美对华出口,但美国对中国产品的依赖程度却远超中国对美进口的依赖。如若不然,美国政府也不会“自我纠偏”,对智能手机、路由器以及部分电脑和笔记本等中国产品豁免“对等关税”。

  交易遇阻、成本上升、供应链中断……一系列问题不仅会破坏中美之间的产业链合作,还会对全球产业链稳定造成冲击。有专家说得好,美国把自己隔离于全球贸易之外,等于主动放弃了国际分工带来的种种优势,最终可能在全球经济中自我孤立。

  事实一再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搬起“脱钩断链”石头,绝无可能阻挡中国制造创新奋进的脚步,只会成为中国发展进步的垫脚石。

[ 责编:丛芳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

  •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老北京人都知道,居家过日子,买剪刀要买王麻子的,吃腐乳要吃王致和的,穿布鞋要买内联升的…… 这是为啥?因为人家的这些物件,得劲儿呗!为啥得劲儿?匠心所致也!
2025-07-15 02:55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4973.8万吨,单位面积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总体实现了夏粮生产的平稳运行。这一成绩的取得,
2025-07-14 04:15
从蓝莓大棚里的生长曲线,到肉牛项圈里的健康密码,广西的特色农业正被人工智能重新定义。
2025-07-14 04:25
7月13日,随着和田—民丰—且末—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最后一相导线跨越和若铁路、国道315,稳稳抵达188号铁塔,历经15年建设的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以下简称“环塔工程”)全线贯通,进入投运倒计时。
2025-07-14 04:25
防晒,究竟该如何掌握分寸,才能在抵御伤害与拥抱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
2025-07-11 09:58
生命只有一次,心脏健康不容忽视。唯有提高对心梗症状的警觉性,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心”防线。
2025-07-11 09:5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