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携手在百年变局中坚毅前行——访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列奥尼德·斯卢茨基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携手在百年变局中坚毅前行——访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列奥尼德·斯卢茨基

来源:经济日报2025-05-08 19:18

  近日,就中俄双边关系等话题,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俄罗斯自由民主党主席列奥尼德·斯卢茨基接受经济日报记者专访。

  记者:普京总统表示,当前俄中关系处于历史最高水平。您对此有何评价?中俄关系超越传统睦邻关系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斯卢茨基:俄中关系被双方正式定义为“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一表述被记录在2019年6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俄期间两国领导人发表的联合声明中。双边关系发展的主要原则和方向体现在2001年7月16日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02年2月份生效)中。根据俄中两国领导人2022年2月共同决定,将该条约延长5年。

  两国元首之间密切对话对推动两国各领域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连任后的首次出访就是对俄罗斯的访问,俄罗斯总统普京也于2024年5月将中国作为其当选后的首次出访国家。

  两国总理间的密切交往对制定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发挥了重要作用。两国总理定期会晤机制每年举行一次,议程涵盖俄中务实合作所有领域。在该机制框架内,设有5个副总理级政府间委员会,下设约80个部门分委员会和工作组。

  俄中议会间交往密切。两国外交部门间保持密切对话,在安全、跨境关系以及科学、文化、教育、体育和旅游等领域合作的机制正在稳步发展。

  如此富有成果的战略伙伴关系,是建立在国家根本利益的广泛契合和深厚的相互信任基础上的。现代俄中关系不受意识形态和政治环境的影响。俄中关系多层次发展,是基于两国人民深厚民意基础和源远流长的真挚友谊而作出的战略选择。

  记者:2025年两国关系会出现哪些新发展、新趋势?

  斯卢茨基:俄中两国之间富有成效的合作将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俄中两国在解决大多数国际问题上立场相似或相近。两国在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平台合作密切。当前,俄中在全球事务中的合作是国际舞台上的稳定因素,我们愿进一步加强在所有多边平台上的协调,以确保全球安全和世界秩序公平公正。

  记者:您在此前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曾谈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合作。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评价这一合作的现实意义?应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深化这一合作?

  斯卢茨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顺应了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有助于维护世界经济开放、贸易自由,有利于促进经济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因此,从本质上讲,这是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和实施一种新的经济发展以及政治、文化历史和科学教育合作模式。俄罗斯应该成为这一项目的关键参与者之一。

  “一带一路”项目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就是欧亚经济联盟。2020年底以来,欧亚经济联盟与“一带一路”项目对接进入新阶段,双方经济战略对接努力转化为实际行动,制度对接基础已经建立。2020年10月28日,《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协定》联委会举行首次会议。

  “一带一路”项目实施可以着眼于建立亚洲、欧洲和非洲大陆之间的多层面伙伴关系,制定国家之间的战略倡议,并通过建立多层次、可持续、平衡和开放的贸易、经济和政治合作模式,确保国家间全面互利发展。

  记者:您如何看待美国对全世界特别是对中国发动的“贸易战”?对于部分国家试图在中俄间“挑起分歧”,中俄双方应如何应对?

  斯卢茨基:美国新一届政府的举措确实可以称为一场“贸易战”。美国一些人不考虑其举措的长期后果,只试图获取眼前利益。当然,国际贸易体系不会崩溃。但正如人们所说,这一冒险政策的后果必须由全世界共同消除。

  至于所谓在俄罗斯和中国之间挑起分歧,我真心为那些以此为目标制定计划的政客感到惋惜。普京总统表示,“俄中关系已成为当代世界关系的典范”。再举一个小例子,在俄罗斯,包括俄罗斯顶尖大学在内的140多所大学的学生都学习汉语。教授汉语的中学数量正在稳步增加,早在2022年,应俄罗斯60个地区学生的要求,汉语就被纳入学校期末考试科目。如今,就职业重要性和儿童教育前景而言,汉语仅次于英语。

  记者:您对中国领导人此次访俄有何期待?

  斯卢茨基:我相信中国领导人此访将为两国间的合作与互动开辟新的前景。它的举办时间恰逢俄罗斯全体民众最重要的节日——苏联人民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这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欧洲乃至亚洲的某些势力想要重新评价这场战争的结果,粉饰发动这场可怕战争的暴徒,只要回想一下联合国大会每次通过相关决议时发生的“口水战”就能明白,当前的形势依然严峻。

  因此,习近平主席出席莫斯科胜利日阅兵式比任何声明都更能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场,这是两国真正相互支持的象征。(经济日报驻莫斯科记者 李春辉采写)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直击成都世运会开幕式现场

  • 抗战中流砥柱 复兴坚强核心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实验室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摇篮,但里边有不少危险而又昂贵的设备,可能对科研工作者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如何织密安全防护网?
2025-08-08 10:2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可闭环生物回收的纤维素基介电薄膜,能够提高电子器件的循环利用率,从而减少电子废弃物。
2025-08-08 10:16
日前,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团队与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团队合作,在可见光集成光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研制出一套新型可见光矢量光谱分析仪。
2025-08-08 10:12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林木细胞遗传研究组近日提出了研究裸子植物生长停滞可塑性的独特模型。这一成果填补了人们对裸子植物发育可塑性认识的空白。
2025-08-08 10:11
8月6日,揽月月面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在位于河北省怀来县的地外天体着陆试验场圆满完成,此次试验是我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器地外天体着陆起飞试验。
2025-08-08 10:09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团队采用胶体量子点溶液作为增益介质,通过法布里-珀罗谐振腔耦合及双脉冲泵浦设计,开发出连续稳定工作10天以上、能量转化效率大于17%的量子点液体激光器。
2025-08-07 10:18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深入解析了中亚野猪种群在跨越欧亚大陆百万年的迁徙历程中适应环境的独特遗传密码,为理解大型哺乳动物如何应对环境变化提供了全新视角。
2025-08-07 10:18
无论是钢琴家指尖流淌出的动人旋律,还是外科医生在显微镜下的精准操作,甚至是母亲为孩子系鞋带时的温柔细致……
2025-08-07 03:40
月球,地球最亲密的邻居,它的“婴儿期”是什么样的?为破解这个谜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王水炯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秋立研究员团队合作
2025-08-07 03:40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2025-08-07 03:40
长期以来,石油衍生塑料的污染问题,特别是微塑料对食物和水源的有害影响,一直困扰着人类。研究人员设计了利用恶臭假单胞菌等菌株,将二氧化碳、木质素和食物垃圾等废物转化为生物塑料的方法。
2025-08-06 09:38
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副教授林玉峰与合作者揭示了地球磁场发电机对地核流体黏度的不变性,并发现早期地球模型可产生与现今观测高度相似的地磁场结构和强度。
2025-08-06 09:35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万建民表示,纹枯病是威胁全球水稻生产的重大病害,年均造成产量损失10%至30%。
2025-08-06 09:33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灾害性天气的突发性、极端性、不确定性愈加明显,特别是进入汛期,突破历史纪录和传统认知的灾害频繁发生。
2025-08-06 09:25
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日前联合发布《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4)》,公布2024年中国渔业水域水质、沉积物、浮游生物等18项指标的生态环境监测情况。
2025-08-06 09:22
林炳亮:基孔肯雅病毒不会通过日常接触引发人际传播,也不会通过咳嗽、打喷嚏等传播。林炳亮: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一样,都是由伊蚊传播,因此防控措施也一样。基孔肯雅热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并做好防蚊隔离。
2025-08-05 10:16
黄皮、龙宫果、嘉宝果、蛇皮果……不少爱吃水果的消费者发现,无论是在线下超市里,还是在线上购物软件里,市面上出售的新奇小众水果越来越多了。泰国的榴莲、山竹都是很热门的水果,我们在泰国采购过程中发现,当地的榴莲果园里会混种一些龙宫果的树木。
2025-08-05 10:15
》显示,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态势总体向好,完整性指数持续提升。
2025-08-05 10:14
近30年来,程芳琴带领团队聚焦煤、电、冶等产业中产生的工业固废处理处置问题,致力于工业固废的低碳化、高值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通过“预处理活化—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的技术链条,让工业固废逐步从环境负担转化为可利用资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2025-08-05 10:13
物理学家利用一种仅几千克重的装置从核反应堆中捕获了中微子,这种装置的重量比标准的中微子探测器小几个数量级。Scholberg的COHERENT探测器首次利用了一种名为相干散射的现象,即中微子与整个原子核发生“散射”,而不是与构成原子的粒子发生散射。
2025-08-05 10:1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