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不断丰富欧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内涵”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不断丰富欧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内涵”

来源:人民日报2025-05-08 08:51

  5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互致贺电,热烈庆祝中国和欧盟建交50周年。习近平主席指出,中欧关系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双边关系之一,为增进中欧人民福祉、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欧洲各界人士认为,欧中建交50年来,交往对话日益紧密,合作规模和水平大幅提升,既成就彼此,也惠及世界。期待双方扩大合作共识、坚持互利共赢,推动欧中关系持续向前、向好发展,为双方人民带来更大福祉,为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为进一步提升双边关系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和欧盟是全面战略伙伴,也是推动多极化的两大力量、支持全球化的两大市场、倡导多样性的两大文明。建交50年来,双方各层级、各领域交往密切,对话合作成果丰硕,人文交流有声有色,多边协调卓有成效。

  “欧中领导人互致贺电为进一步提升双边关系指明了方向。”西班牙中国友好协会主席安东尼奥·米盖尔·卡尔莫纳表示,只有坚持开放才能不断向前发展,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对欧盟至关重要,个别国家在关税问题上的做法凸显欧中加强合作的必要性。卡尔莫纳从上世纪90年代起多次访华,积极推动西中两国企业交流合作。他认为,欧盟应加强发展对华关系,深化科技等领域交流,推动双边贸易增长。

  “欧中建交50周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让我们思考应如何书写欧中合作新篇章。”欧洲议会前议员于尔根·克鲁特表示,“双方应加强沟通与协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相信双方合作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比利时根特大学教授、汉学家巴得胜认为,欧中开展人文交流对增进相互理解与信任至关重要。过去50年,双方人员往来、学术交流、文化及经济领域合作不断增长,推动欧中实现互利共赢。“当前,我们再次来到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双方应巩固已有合作成果,探寻进一步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的路径。”

  “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欧中关系发展,推动双方不断加强政治互信和经济合作。”曾多次访华的西班牙“东北亚”网站主任圣地亚哥·卡斯蒂略表示,“欧盟和中国坚定支持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一些国家实施保护主义政策和单边霸凌,严重破坏全球经济。作为推动多极化的两大力量,欧中应密切合作,共同维护世界稳定和多边主义。”

  “双方合作具有重要战略价值和全球影响力”

  习近平主席强调,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人类社会再次来到关键十字路口。一个健康稳定的中欧关系,不仅成就彼此,而且照亮世界。

  奥地利中国与东南亚研究所所长哈内斯·费尔纳表示,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欧中双方共同庆祝建交50周年,为欧盟提供了一个战略机遇,使其充分认识到对华关系的重要性,并向世界重申对多极化、自由贸易、相互尊重的承诺。”

  “当前欧盟和中国的经济总量已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3以上,双方合作具有重要战略价值和全球影响力。”意大利金砖国家研究会副主席亚历山德罗·比安奇表示,欧中共同肩负着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开放包容发展的责任,双方增进战略互信,维护好伙伴关系,达成更广泛共识,有利于推动地区及全球经济发展。

  波兰前副总理、波兰亚洲工商会主席雅努什·皮耶霍钦斯基认为,欧中双边经贸合作优势互补,形成了彼此依赖、互利共赢的合作局面。他表示,一些国家在经贸领域动辄实行单边霸凌行径,是对全球经济秩序的破坏,“用保护主义来保护本国市场是一条危险的道路”。

  “希腊等欧盟成员国与中国保持着良好关系,共同打造了一系列惠及双方民生的项目。”欧洲研究国际中心欧洲—中国项目负责人乔治·佐戈普鲁斯表示,欧中经济互补性强,双方务实合作具有巨大潜力。未来,双方应在绿色经济等领域加强合作,维护自由贸易,完善全球治理。

  “为维护世界稳定与推动多极化作出示范”

  习近平主席强调,中欧双方要坚持多边主义,捍卫公平正义,反对单边霸凌,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匈牙利约翰·冯·诺伊曼大学欧亚中心主任霍尔瓦特·列文特表示,面向未来,更紧密的欧中合作将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在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欧中加强合作将有力促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法国丝路商学院教授埃尔韦·阿祖莱认为,欧中双方应深化对彼此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当前世界不仅面临经济转型,更面临话语权与价值观重构。“欧中双方可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汲取智慧,共同倡导‘和而不同’的文明相处之道,摆脱零和博弈思维,建立真正基于互相理解的战略互信,为维护世界稳定与推动多极化作出示范。”

  “我们要尊重不同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参与度,鼓励良性竞争。”皮耶霍钦斯基表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深度融入全球分工体系,不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在全球价值链中持续攀升。“未来,我将继续努力推动波中、欧中经贸合作,相信欧中关系将实现长远稳定发展。”

  “当前,欧中深化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德国黑森州欧洲及国际事务司前司长博喜文表示,欧中合作不断扩大,传统领域合作持续深化,新的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双方还携手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欧中都主张多极化和自由贸易,反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展望未来,双方将不断丰富欧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内涵。”

  (本报记者刘仲华、范剑青、牛瑞飞、谢亚宏、禹丽敏、尚凯元)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举行

  • 电影《731》拍摄历程特展在哈尔滨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萍、研究员曹湖军、副研究员张炜进团队在氢负离子导体开发及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9-18 09:52
工业遗址与科幻主题联动,带来现实与想象交错的奇妙感受;科技手段还原知名IP场景,让游客沉浸到小说里的名场面;利用独特地质地貌,打造“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来一场新鲜、有趣的科幻游,成为不少人出游的选择之一。如何做好科幻与文旅深度融合,丰富旅游供给?各地因地制宜进行了探索。
2025-09-18 09:50
记者17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部署在四川省资阳页岩气田的2口评价井测试产量均超百万立方米,其中资页2-501HF井试获日产气140.7万立方米,刷新我国页岩气测试产量最高纪录。
2025-09-18 09:44
当今中国,科学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人才培养的根基与路径,科学教育的潜力将变成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实力。
2025-09-18 09:43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
2025-09-18 09:40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