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闻调查|美国关税战之害的世纪警示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新闻调查|美国关税战之害的世纪警示

来源:新华网2025-05-03 07:21

  新华社北京5月2日电 新闻调查|美国关税战之害的世纪警示

  新华社记者曹筱凡 于荣

  通胀预期高企、衰退预期提升、美元指数走低……美国新一届政府上台以来,关税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超出市场预期,不仅给美国经济带来更多麻烦,也给全球经济带来更多不确定性。分析人士表示,美国关税政策在世界上制造混乱和不确定性,对美国没有任何好处,是一场灾难。

  这种反思让人不禁想起上世纪30年代,在国内日趋高涨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下,胡佛政府推出《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大幅提高关税。此举不仅反噬美国国内经济,还搅乱了世界经济、加剧大萧条,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诱因之一。

  历史一再证明,贸易保护主义无法解决美国结构性经济困境,坚持“美国优先”,无视历史教训,必将损人害己,造成经济活力下降、市场秩序混乱的困局。

  “美国历史上最糟糕法案”

  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糟糕法案”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肇始于美国农产品保护之争。20世纪20年代,欧洲农业从一战中恢复,作为美国战时主要出口商品的农产品价格下跌,美国农业利益集团游说联邦政府保护农产品价格。

  1929年,共和党籍总统胡佛上任后,着手提高农产品进口关税。其他产业利益集团也借机游说,推动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全面升级。犹他州共和党人、参议员斯穆特和俄勒冈州共和党人、众议员霍利于1929年共同发起旨在全面提高各类进口产品关税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该法案出台前就遭到美国学界和商界强烈反对,但胡佛最终在1930年6月17日签署该法案。

  和此次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相似,《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几乎为每个行业量身定制了关税,将2万多种进口商品关税提升到有史以来最高水平,最高税率达60%。此后,各国通过征收报复性关税、限制贸易、制定出口配额等手段反制美国,加拿大、古巴、墨西哥等国第一时间大幅提高关税,一场全球贸易战拉开帷幕。

  1930年,法国提高从美国进口的汽车、零部件、猪油等商品关税;意大利将美国汽车关税提高至100%以上;西班牙也提高针对美国汽车、轮胎、缝纫机等商品的进口关税。

  美国历史文献办公室数据显示,1929年至1932年,美国从欧洲进口商品金额由13.34亿美元降至3.90亿美元,出口欧洲的商品金额从23.41亿美元降至7.84亿美元。这一时期,美国进出口贸易量减少了约67%,而世界贸易总量在1929年至1934年间下降了约66%。

  加征关税犹如打开“潘多拉的盒子”,贸易骤降、股市暴跌、失业率升高,美国经济在负面因素影响下加速下行。1932年7月,道琼斯指数跌到41点的历史最低水平,相比1929年9月的最高点下跌89%。《斯穆特-霍利关税法》通过后,美国失业率持续走高至1933年的25.1%。农产品出口大跌导致许多美国农民拖欠贷款,连带又拖垮了一批区域性农村银行。

  关税引发的贸易战加剧了全球经济的大萧条。《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实施头一年,欧洲贸易总量下降18%,第二年和第三年分别下降了33%;三年间,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下降15%。到1934年,全球贸易总量和全球工业总产值分别下降了66%和33%。

  德国政治经济学家海因里希·李普曼回顾这场贸易战时评论说:“没有什么比1930年的美国关税措施更能妨碍国际贸易关系发展。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在面临严重危机时,在自己周围建起史上最高的关税之墙。”

  经济衰退引起社会动荡,加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助长了极端思潮和保护主义情绪。一些国家在经济困境中采取更激进的外交和军事政策,走上极端民族主义和扩张主义道路,为二战爆发提供了土壤。

  美国保护主义政策屡屡造成严重后果

  纵观美国历史,贸易保护主义思潮不仅在很长历史时期内占据主导,并且每当经济下行压力加剧时就会卷土重来。

  自建国以来,美国政府多次挥舞高关税“大棒”,给美国国内和世界经济带来冲击——

  1861年,时任总统林肯上任后积极推行保护北方工业资本利益的高关税,严重冲击依靠农牧产品出口的南部农场主集团。高关税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南北分裂、社会撕裂,成为美国内战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1897年,时任总统麦金利签署《丁利关税法》,为了大资本的利益大幅提升羊毛、棉纺品、丝绸和糖等商品的关税,把美国进口关税平均税率提升至52%。这直接导致美国进口商品价格大涨,消费者开支大幅上升,加剧全球贸易紧张局势。

  1922年,美国通过《福特尼-麦坎伯关税法》,不仅导致1923年至1929年平均关税税率提高至38.2%,还出台了声名狼藉的“反倾销”政策。这一政策迅速引发欧美贸易战,法国、西班牙、德国、意大利均提高针对美国商品的关税,导致美国农民每年损失超3亿美元,让全球主要贸易国放弃自由贸易原则,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美各国的矛盾迅速累积恶化。

  《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引发全球贸易战并带来严重后果后,罗斯福总统审视残局,总结出惨痛教训:高关税引发报复并扼杀投资,使美国走上了“毁灭之路”。在罗斯福推动下,美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签订新的自由贸易协定,各国间的高关税壁垒逐渐松动。杜鲁门政府一度将平均关税降至13%。但《1974年贸易法》的通过,让“301条款”成为美国最常用的单边贸易保护工具。1979年至1982年,美国经历两次严重经济衰退,里根政府为保护国内汽车、钢铁等行业,采取了新的进口限制措施。

  贸易战一旦发生,贸易保护阴影难以短期消散。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徐建炜指出,贸易战一旦开始往往旷日持久,其间还会伴随受惠于贸易战的利益集团的推波助澜。对于《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掀起的贸易战,尽管美国从1934年开始逐步削减关税、寻求贸易自由化,贸易战却也延续了接近10年,直到二战开始才真正结束。

  贸易战没有赢家

  2018年,特朗普在其第一任期宣布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挑起经贸摩擦。2021年以来,拜登政府不仅延续了加征关税措施,还着手推进“脱钩断链”,打造“小院高墙”,破坏全球经贸体系。但这些举措非但没能让美国如愿实现制造业回流或减少贸易赤字,还导致其经济受到冲击,信誉受损。

  美国全国经济研究所指出,美国从2018年开始的加征关税并未帮助美国相关行业增加就业。据估计,美国农民每年面临超过120亿美元的损失。

  美国政府声称遭受“不公平贸易”,一些政客认为提高关税是消除美国贸易赤字的“最优解”。然而,这恰是美国政府对国内经济问题的误读与曲解。美国经济学家、哥伦比亚大学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杰弗里·萨克斯指出,美国的贸易逆差源于自身财政赤字和低储蓄率,而非别国的贸易行为。美国以错误的经济逻辑为依据,对他国滥施关税。

  加征关税不仅不“对症”,还会严重伤及美国国内消费者、美国企业和全球经济。中国贸促会研究院院长赵萍对新华社记者说,加征的关税将转嫁给美国消费者,不仅难以实现预期的产业保护目标,还会导致通货膨胀风险再次升高。

  标准普尔全球公司近期预测,加征关税的国家和被加征关税的国家都将遭受经济损失,其他国家也将遭受附带损害。持续高关税会扭曲价格信号,进而阻碍全球提升生产率,对经济造成长期损害。

  赵萍认为,在全球分工高度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的今天,贸易保护主义的负面影响传导速度更快,波及范围更广,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阻碍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长。

  当历史行至危险边缘,回顾保护主义之害,世界呼唤摒弃短视筑起的“高墙”,避免全球贸易走向碎片化。以史为鉴,如果美国一意孤行,站在逆规律、逆潮流的一边,将难免重蹈覆辙,事与愿违,造成双输、多输的恶果。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8日起恢复开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7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近日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9:20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联合有关单位研制的全自动水稻覆膜插秧技术装备在江苏省靖江市投入使用,开启了我国水稻覆膜插秧新模式。
2025-07-08 09:11
日前,全球领先的720V高压固态钠盐电池,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建亨奥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量产,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实现固态钠盐电池商用量产的国家。
2025-07-08 09:10
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获悉,该委日前制定了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5:05
什么是聚乳酸材料,在取代传统石化基塑料材料方面又有着怎样的优势?本期院士科普,让我们跟随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学思,一起走进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的奇妙世界。
2025-07-07 14:19
科技的力量正让农民从传统体力劳动者向掌控全局的智慧决策者转变。
2025-07-07 12:33
在未来数十年,熟练使用人工智能很可能成为大多数职业的必备技能,并深刻影响就业市场。作为经济土壤中的“超级肥料”,新技术既带来传统岗位的替代,更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直接创造新的岗位需求。
2025-07-07 09:12
抽水蓄能机组主要由发电电动机和水泵水轮机组成,利用山上山下两个水库进行水能和电能相互转换。
2025-07-07 09:11
回溯歼—10飞机研制历程,从立项、首飞到定型,历经数十载,“三滴油”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更加说明创新需要点滴用心、长期耕耘。
2025-07-07 09:10
从微小的夸克到浩瀚的宇宙,从生命的密码到自然的规律,科学这双“慧眼”不断重新定义着“可见”与“可知”的边界。从墓室中的真菌到实验室里的潜在新药,科学家用一套跨学科方法挖掘出这个隐藏在自然界的分子宝藏。
2025-07-07 09:08
在6日开幕的中国科协年会上,2025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正式发布。这凝聚科技界智慧的30项问题、难题“锁定”了哪些前沿领域的核心赛道?其遴选标准蕴含着怎样的科学智慧?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丛斌、邹冰松、王小云、陈坚四位院士。
2025-07-07 03:10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7月4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东大距,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东大距,观测条件依然不错。
2025-07-04 09:51
科学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5-07-04 09:5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