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破浪·新出海记丨太仓—巴西,蓝海壮阔!全球最大汽车滚装船满载国产新能源车启航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破浪·新出海记丨太仓—巴西,蓝海壮阔!全球最大汽车滚装船满载国产新能源车启航

来源:交汇点新闻2025-04-28 16:38

  编者按: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外部环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面对困难和挑战,我国企业正努力开拓,上演“出海破局”的生动故事。即日起,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推出《破浪?新出海记》系列报道,聚焦企业在复杂环境下的坚韧探索与创新突破,展现经济大省以变应变、破浪前行的信心和底气,触摸中国经济勇立潮头、踏浪远行的强劲脉搏,感受中国与世界深度交融、携手共进的磅礴力量。

  交汇点讯 4月27日晚9时许,江苏苏州港太仓港区,灯火通明,满载7000余台国产新能源汽车,目前全球装载量最大的汽车滚装船——比亚迪“深圳号”离岸首航,它将经马六甲海峡跨越印度洋与大西洋,最终抵达“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巴西伊塔雅伊港。

破浪·新出海记丨太仓—巴西,蓝海壮阔!全球最大汽车滚装船满载国产新能源车启航

比亚迪“深圳号”驶离泊位

  在全球贸易局势风云变幻的今天,这艘穿越风浪启程的中国巨轮,让全场见证者心潮澎湃!

  4月22日上午,“深圳号”在江苏仪征金陵船厂交付出港。同一天,常州市新北区录安洲长江码头,500辆比亚迪海鸥汽车短驳至太仓……从车到船,“深圳号”云集“中国制造”。新能源汽车来自包括常州在内的比亚迪各地制造工厂。今年以来,比亚迪常州基地一期持续满产,3月产量达3.5万辆,创历史新高,一季度累计下线新能源整车7.8万辆,增长超80%。融合LNG双燃料动力、比亚迪电池组等尖端技术的“深圳号”,是比亚迪第四艘自主运营专业汽车运输船,也是仪征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特种船舶制造基地的有力见证。金陵船厂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开展智能制造关键技术攻关,我们打通了全流程数字化制造链路,实现由‘制造’向‘智造’的转型升级。”

破浪·新出海记丨太仓—巴西,蓝海壮阔!全球最大汽车滚装船满载国产新能源车启航

4月26日,“深圳号”在太仓港进行装车作业

  “7000多台车装船近两天,这是国内汽车单次出口量最多的一个批次。”太仓港区海通汽车码头值班调度李文程介绍,今年以来,已有75艘滚装船从这里驶向全球14个国家和地区。大批次出口作业,标志着港口服务能力上了一个新台阶。

  车、船、港联动协作,展示了中国汽车日益坚实的产业链。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务副秘书长许海东介绍,过去中国没有这种滚装船,如今,比亚迪、中远、长城、上汽等企业都在建造自己的滚装船,这对中国汽车运往世界各地的物流环节至关重要。中国汽车品牌一定会克服困难,成为全球汽车市场的重要力量。

破浪·新出海记丨太仓—巴西,蓝海壮阔!全球最大汽车滚装船满载国产新能源车启航

比亚迪新能源车驶入“深圳号”甲板

  “它不仅是一艘运输船,更是连接中国‘智造’与世界市场的‘海上桥梁’,让全球用户共享中国技术的红利。”比亚迪集团对公事业部总经理王俊保说。虽然美国试图通过关税壁垒等手段封锁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但中国新能源车的世界版图远远大于美国。太仓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太仓港出口汽车14.76万辆,同比增长18.35%,其中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5.85万辆,同比增长3.06%。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卜茂亮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出海热”不断升温,汽车运输船作为连接汽车生产与消费市场的关键纽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轮国造、国车国运”渐成常态,“深圳号”驶向巴西,体现了中国汽车出口市场更加多元化的趋势。

  总策划: 双传学 顾雷鸣

  监制:杭春燕

  策划:王晓映 朱威

  统筹:包闻军 徐益东

  记者:柏丽娟 潘朝晖 范昕怡

  摄影/摄像:王瑞枫 邱博

  文案:沈蕾

  剪辑:王瑞枫

  设计:郑玲玲

[ 责编:丛芳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浙江杭州:电报业务即将退市 通信爱好者排队发报

  • 雄商高铁河北段架梁施工全部完成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体现在环境保护上,体现在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上。
2025-04-28 09:27
体重管理已成为当下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为此,各地应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鼓励医院开展体重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动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形成。
2025-04-28 09:26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六合区是南京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2025-04-27 09:16
工厂化育秧选良种、精培育,提高秧苗成活率,减少农药使用,正成为越来越多农户的“心头好”。
2025-04-27 09:13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