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今年是上合组织的“中国年”。日前,上合组织成员国国家协调员代表团到上海参观访问,开启了一次“回家之旅”。
来到上海西南角的西郊宾馆,穿过一片绵密的翠林,沿着静谧的林间小道前行,一座茅草顶的亭子出现在眼前。亭子自然古朴,四面通透。据上海市外办工作人员介绍,亭子名为逸兴亭。2001年6月14日下午,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就是在这里举行了非正式会晤。次日,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会议举行。会后,六国元首共同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2006年6月上合组织峰会期间,成员国元首在逸兴亭旁共同栽下一株象征友谊的白玉兰,纪念上合组织成立5周年。
听完介绍,上合组织成员国国家协调员代表团成员纷纷在逸兴亭和玉兰树前拍照留念,凭栏欣赏秀美的河滨风光。代表团成员有不少是第一次来到上海,对参访饶有兴致。对于这次“回家之旅”,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协调员乌拜杜拉耶夫对本报记者说:“这里是我们创始成员国领导人最早举行会晤的地方。上海这座城市为上合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随着上合组织不断发展壮大,相信我们合作的基础将变得更加牢固。”
经过24年发展,上合组织已从6个成员扩大为26个国家的“上合大家庭”,构建起世界上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区域合作组织。伊朗国家协调员基亚伊告诉记者:“上合组织的创立极具战略眼光。始终秉持‘上海精神’,上合组织走出了一条新型区域合作之路。”
代表团成员们认为,创造性提出并始终践行“上海精神”是上合组织保持旺盛生命力和强劲合作动力的“发展密码”,这种合作掀开了国际关系史崭新的篇章。
今年秋天,上合组织峰会将在天津举办,作为轮值主席国,中国以“弘扬‘上海精神’:上合组织在行动”为口号,在政治、安全、经济、人文等领域开展100多项活动,以“中国行动”擦亮“上海精神”,以“中国引擎”驱动上合车轮。代表团成员们坚信,这些活动将凝聚合作共识,取得圆满成功。上合组织从中国再出发,将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上合命运共同体。本报记者 崔 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