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世界说·旁观】“对等关税”重压下看美国消费者众生相:缩减、囤货、焦虑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世界说·旁观】“对等关税”重压下看美国消费者众生相:缩减、囤货、焦虑

来源:中国日报网2025-04-22 21:59

  中国日报网4月22日电美国政府宣布对其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措施已20天,这一举措表面看似旨在“贸易平衡”,实则是一场损人不利己的闹剧,给美国消费者和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正逐步显现。

  近期,诸多报道中频繁出现这样的“美国消费现实”:美国人钟爱的“三蹦子”可能面临断货危机,奢侈品在美国市场全线涨价,美国中餐馆里饺子的价格涨至1美元一个,从清晨的一杯咖啡到冰箱等家电的开支都在增加……

  生活成本攀升 消费选择恐锐减

  美国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最直接的后果便是民众日常生活成本的直线上升。随着进口商品成本水涨船高,零售商为维持利润,极有可能将增加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以一辆从中国进口的自行车为例,若零售商仍希望维持20%的利润空间,原本370美元的自行车的价格将飙升至608美元,涨幅约达64%。据悉,在美国市场,每卖出10辆自行车,其中约9辆都产自中国。

  根据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上周公布的研究数据,自今年以来,美国政府实施的关税措施致使物价水平短期内大幅攀升3%。这意味着每个美国家庭平均每年要承受4900美元的购买力损失。研究报告进一步表明,当前美国消费者所面临的平均关税税率已高达28%,这一数值刷新了自1901年以来的历史记录。

  美国乱挥关税大棒,将严重影响全球经济和贸易。(作者:中国日报宋晨)

  随着美国关税新政落地,亚马逊首席执行官安迪·贾西(Andy Jassy)指出,美国消费者极有可能成为更高关税成本的承担者,不得不面对更昂贵的商品价格。自新政实施以来,亚马逊平台已观察到部分消费者因担忧物价上涨而开始囤积商品。

  与此同时,关税的增加还导致进口商品供应的减少,消费者的选择范围不断收窄。许多企业因难以承受高昂的关税成本,不得不停止进口某些商品,即便寻找替代产品,也往往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高通胀卷土重来?美国消费者信心持续走低

  从消费者角度看,美国消费者正成为美国发动的这场“关税游戏”的直接受害者。在通胀阴影尚未消散之际,“对等关税”政策的实施,无疑是雪上加霜,严重侵蚀了他们的消费能力和生活质量。

  这一点从密歇根大学进行的一项消费者情绪调查中可见一斑。调查显示,美国消费者一年期通胀预期已达到1981年以来的最高点。从去年12月的2.8%飙升至今年4月的6.7%。同时,由于对“对等关税”的担忧持续加剧,近几个月来美国消费者信心的下降幅度超过30%,且这一趋势不受年龄、收入、教育、政治派别等因素的影响。

  《今日美国报》此前相关报道

  当前,美国通胀依然高于美联储设定的2%目标,而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恐加剧美国经济衰退风险。日前,特朗普连续两日向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施压,要求降低利率,《财富》杂志一针见血地指出,此举正是为了“抵消”其关税政策引发的通胀。英国《金融时报》也分析认为,若通胀持续恶化,美联储或将被迫维持甚至提高利率以抑制物价。

  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的数据还显示,新关税政策将导致美国食品价格总体上涨2.8%。该实验室主任厄尼·特德斯奇称,照此趋势发展,美国短时间内的物价涨幅将相当于正常情况下18个月的通胀水平。

  提前囤货与恐慌性购买 美民众陷入焦虑

  在关税政策的冲击下,美国民众陷入恐慌性消费。小到一支牙膏,大到一台汽车,再到手机故障提前更换手机……近期这种“提前购”现象在美国各地频繁上演。

  消费者观察网站ConsumerEdge的数据显示,在此前特朗普政府新一轮关税政策即将推出的消息公布后,沃尔玛、塔吉特等大型零售商的销售量随即出现显著增长。消费咨询机构Placer.ai的数据也表明,早在特朗普宣布推行“对等关税”政策之前,主要零售商的访客人数就已明显上升,大量美国居民开始囤货以应对物价上涨。

  美国民众42岁的安娜·伍兹(Anna Woods)表示:“我只是觉得我们生活在一个不确定的时代,我确实需要买点东西……一切价格都在上涨。”近期调查显示,美国民众对经济形势和物价上涨的担忧与日俱增;关税,以及关税和价格的不确定性,或将导致美国消费韧性的终结。在美国最大城市纽约的街头,不少购物者感慨,他们感觉整个熟悉的生活方式都即将走到尽头,未来充满未知与不安。

  (编辑:马芮 审校:高琳琳 韩鹤)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十五届新疆喀什·中亚南亚商品交易会开幕

  • 滇西抗战纪念馆8月15日起恢复对公众开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脂肪肝、血压偏高、空腹血糖异常……一些以往更多与中老年相关的健康问题,正悄然在不少年轻人身上显现。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方面,我们开发了DeepDR系统,利用人工智能助力基层医生解读眼底片子。
2025-08-15 09:54
现有的抗病毒药物只对特定病毒有效,因此,拥有一种作用广泛的治疗方法将极具价值。对于耐药性问题,Bogunovic认为,只要这种抗病毒药物包含一系列针对病毒不同生命周期的干扰素触发蛋白,病毒就不太可能对其产生耐药性。
2025-08-15 09:53
经过多年持续攻坚,数字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据测算,2024年,上市数据企业平均研发投入较“十三五”末增长79%,产业链创新活力持续增强。
2025-08-15 09:45
我国又一个超千亿立方米的大型深层整装页岩气田诞生。
2025-08-15 09:42
随着电动交通、低空经济、消费电子、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迅速发展,人们对高能量、长续航可充放电池的需求日益迫切。
2025-08-15 09:40
截至目前,我国累计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19007项,其中1—7月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549项,同比增长56%。
2025-08-14 10:29
一项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的研究,首次成功建立了线粒体功能障碍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因果关系。
2025-08-14 10:28
中国的黄牛育种终于有了自主、低成本的检测芯片!”
2025-08-14 10:27
提到全球变暖,人们往往首先想到二氧化碳、甲烷乃至氟利昂等能够加剧大气温室效应的温室气体。很多人不知道,大气中还存在一类可以抑制气候变暖的物质。而人类扩张农田等行为,可能在客观上导致大气中“降温物质”减少,进而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2025-08-14 10:24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和管理机制。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安全作为底线要求、把普惠作为价值追求,积极融入“人工智能+”行动,鼓励和促进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服务创新发展,前瞻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带来的风险挑战。
2025-08-14 03:50
广东珠海以南海域,一座银灰色的三角形装置随波起伏。这里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日均发电量可达1万千瓦时,能满足约1500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
2025-08-13 10:02
研究发现,在1950年至2020年间,极端高温的加剧导致热带地区陆栖鸟类的丰度下降了25%至38%。研究人员以地球生命力数据库中的全球陆栖鸟类种群数据作为研究起点,未包括水鸟和海鸟。
2025-08-13 10:01
中性原子体系因优异的扩展性、高保真度量子门、高并行性和任意的连接性,成为极具潜力的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平台。审稿人高度评价这项研究工作,认为这一工作是原子相关量子物理领域在计算效率和实验可行性方面的一次重大飞跃。
2025-08-13 10:01
“植物如何整合复杂环境信号是深入理解植物生存智慧的关键,也是创制兼具养分高效利用与逆境抗性的未来作物新品种的理论基础。储成才团队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会有更多基于植物“生存智慧”的作物新品种出现,让农业更高效、更环保。
2025-08-13 10:01
8月12日是世界大象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亚洲象研究中心了解到,从最新一线监测数据看,我国野生亚洲象象群交流频繁、种群结构稳定、生育率稳步提升、
2025-08-13 03:45
团队需要从头开始,设计一款“更适合日本”的机器人:体形小巧,穿行灵活,语音系统换成日语,屏幕上的动画表情还能变换。擎朗智能目前在日本已经设立200多个技术支持点,确保常规故障能在2小时内响应,24小时内修复。
2025-08-12 10:06
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去游泳馆游泳。“游泳可以提高心肺耐力和身体柔韧性,改善体脂率,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潘力军说,游泳如果不注意卫生,可能感染红眼病、中耳炎和胃肠道疾病,建议做好如下防护措施:  游泳前,注意自身的健康状况。
2025-08-12 10:03
近日,随着最后一笔数据在青藏高原上录入系统,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2019年,《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与《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相继出台,“依法确权”成为基石。
2025-08-12 10:02
一般认为,宇宙中的每个星系中心都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而更大的星系则拥有更大的黑洞,即超巨型黑洞。Collett表示,恒星运动学被视为黑洞质量测量的“金标准”,引力透镜效应则可以帮助团队“探测到更遥远的宇宙”。
2025-08-12 10:0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维慎、彭媛团队开发了一种便捷的触发式界面反应策略,实现了二维金属-有机框架膜(MOF膜)的快速制备及高效气体分离。该研究为面向应用的MOF纳米片和超薄二维MOF膜的定制化制备提供了新思路,可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高性能分离需求。
2025-08-12 10:0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