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马经贸专家建言:对抗贸易逆风,与中国携手刻不容缓!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马经贸专家建言:对抗贸易逆风,与中国携手刻不容缓!

来源:中国日报网2025-04-16 20:15

  马来西亚国立大学教授苏费安·朱索4月16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美国政府近日宣布对几乎所有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此举震惊全球。面对美国的关税霸凌,马来西亚应与中国加强合作,危中寻机,化危为机。

  漫画作者:中国日报 马雪晶

  中马应携手抵御贸易逆风

  文章指出,作为往来密切的贸易伙伴,中国和马来西亚去年的双边贸易额达到2120.4亿美元。如今,两国正在全力抵御国际贸易逆风。在此背景下,中国领导人于15日至17日对马来西亚进行国事访问,可谓正当其时。

  上周末,美国政府再次朝令夕改,对是否豁免中国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对等关税”采取了模棱两可的政策。

  中国生产了多个品牌的智能手机,并给美国苹果公司组装iPhone手机,同时从马来西亚进口部分手机芯片。由于关税上调,中国出口到美国的智能手机售价将上涨,随之而来的或是手机销量下滑。有鉴于此,中国对手机芯片的需求可能会减少,而这又会影响马来西亚芯片行业的对华出口。马来西亚在2023年向中国出口了价值185亿美元的集成电路,由此可见芯片出口对其至关重要。

  很显然,中马两国的供应链已经紧密融合。马来西亚为中国制造的智能手机生产芯片,这些手机不仅出口到美国,也出口到世界其他地区。

  马来西亚对华芯片出口不仅将受到美国新一轮关税战的影响,还会遭到美国《2022芯片与科学法案》的冲击。马来西亚被美国列入人工智能(AI)相关出口管制措施的第二级管制国家,这限制了其获取先进的人工智能芯片的机会。

  中马应当化危为机

  文章进一步表示,应对美国加征关税,各国应当抓住机会重新调整贸易和投资政策、构建新的供应链体系。

  中国、马来西亚和东盟应当危中寻机,重新部署区域供应链,推动本地区中间产品、成品以及服务等领域的贸易。中国、马来西亚和其他东盟成员国都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的缔约国,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预计将于今年上线。

  作为世界最大自贸区,RCEP覆盖了全球30%的经济体量和人口数量。2023年,RCEP区域内部贸易额达到5.6万亿美元,约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0%。未来,区域内90%以上货物贸易将逐步实现零关税。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RCEP致力于提升服务贸易自由化水平,这有助于中国、马来西亚和其他成员国发展对区域高科技供应链至关重要的服务,包括与制造业、物流、研发和合规性评估相关的服务。

  与此同时,RCEP成员国应致力于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包括许可证、配额、人才流动限制以及地方法规。中国、马来西亚和其他成员国应促进区域研发合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进而提升关键技术自主研发能力。RCEP成员国需要解决这些重要问题,从而增强区域半导体供应链的韧性。

  文章最后强调,中马应当抓住机会,打造媲美甚至超越美国品牌的高端智能手机,并利用地区国家的数据中心、技术和服务器实现互联互通。我们需要当机立断,作出正确选择。

  (英文原文刊发于《中国日报》智享汇栏目)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

  • 西康高铁全线20座隧道全部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5-05-14 17:50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刘岗团队发展了“漂浮策略”和“维度定制”相结合的新策略,如同给二氧化钛穿上了“水上行走鞋”,赋予了材料可漂浮于中性水溶液表面的特性,为塑料转化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替代方案。
2025-05-14 09:44
通过将筛选出的诗词逐一标注,提取时间、地点、诗人身份、情境语义等信息,研究团队逐步建立起一个横跨1400年的“长江江豚诗词数据库”,并确定724首提及长江江豚的作品。
2025-05-14 09:43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未来全球雪旱发生频率将成倍增加,其中暖雪旱将成为主导类型。
2025-05-14 09:41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和西南大学的科学家找到了柑橘黄龙病的抗性基因,“柑橘癌症”有了破解方法。
2025-05-14 09:39
除了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样品,其拍摄的着陆区高清图像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着陆点的地质细节和土壤来源。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利用嫦娥六号降落相机序列图像、全景相机近景立体图像等数据,构建了一套高精度的着陆区地形数据集。
2025-05-14 09:36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5月8日,第27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开幕。
2025-05-12 10:02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坚守学术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科研人员安身立命之本
2025-05-10 22:50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与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都有可能像蚁穴溃堤般,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威胁国家安全。
2025-05-10 14:22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2025-05-09 17:21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