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跟着习主席看世界丨这个“早相见、晚相望”的兄弟国,还有多少你不知道的亮点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跟着习主席看世界丨这个“早相见、晚相望”的兄弟国,还有多少你不知道的亮点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04-14 09:09

  “如手和足,如杵和臼,如根和茎,如兄和弟”,这句妙喻曾被胡志明主席用来形容中越关系。习主席为其注解:“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这里与华夏大地山水相依,两国人民“共饮一江水,早相见、晚相望”。75载悠悠岁月里,中越情谊早已超越地理上的毗邻,成为常来常往的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让我们跟随习主席的步伐,去这个亲如手足的邻居家串个门。

  “越南越美”的国度里

  藏着一把“玉如意”

  越南,国土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生活着超1亿人。

  越南越美,从地形便能感知其一语双关。越南国土狭长,形似我国古代的玉如意。其地势也和中国一样,西高东低,北部和西北部高山绵延,东部沿海则是河网密布的平原。

  越南境内有两条重要的河流——红河与湄公河,它们冲积形成的广阔平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得益于肥沃的冲积土壤和热带季风气候,越南已成为全球主要的稻米出口国之一。

  从桂林到撒哈拉

  越南把世界美景都“复刻”了

  除了地形,越南的风景更让人有似曾相识之感。

  北部的下龙湾,数千岛屿星罗棋布,喀斯特山峰拔地而起,以“海上桂林”之姿闻名于世。

  中部的芽庄是风情万种的海滨都市,沙滩细腻,海水清澈,被誉为东方小马尔代夫。

  南部美奈红、白沙丘连绵,宛如 “越南版的撒哈拉”。

  首都河内是平静闲适的千年古城,巴亭广场见证了历史,胡志明主席的陵墓及故居坐落于此。

  第一大城市胡志明市散发着浓郁法式风情,却也有中式建筑悄然闪现。

  奇幻生活日常,中国人熟悉的配方

  在欣赏了越南的壮丽风光后,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越南人独特的生活方式。没错,这是一个把平凡日子过出奇幻色彩的国度。

  称霸街头的“摩托大军”:越南堪称 “摩托王国”,是全球摩托车拥有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大街小巷穿梭的摩托车在这里不只是代步工具,更是越南人生活方式的象征。在胡志明市,平均每家有2.5辆摩托,比电视还多!一到出行高峰,那密密麻麻的摩托大军是不是让你想起了中国的“电驴之都”南宁?

  水上市场:越南的水上市场是道独特风景线。船夫划着小船,在狭窄水道叫卖,从新鲜果蔬到手工艺品,琳琅满目。这场景,是不是和中国江南水乡的水上集市特别像。

  奥黛的秘密:说起越南民俗,奥黛不可不提。这种传统服饰和中国旗袍一样,尽显女性端庄之美。你可能想不到,越南旗袍“奥黛”的高开衩,其实是为了方便女性骑车的改良设计。

  咖啡里打生鸡蛋?

  越南人真的很chill

  越南人独特的生活方式不仅体现在日常出行和民俗服饰上,还反映在他们别具一格的饮食习惯中。

  你以为咖啡只能规规矩矩冲泡?越南人可不同意!滴漏咖啡,用特制滴漏壶慢悠悠萃取,加入炼乳后,香甜浓郁,是越南人日常离不开的饮品。

  河内老城区的“鸡蛋咖啡”能让当代奶茶党瞳孔地震,生蛋黄+炼乳+黑咖啡搅打成绵密奶盖,这竟是历史上牛奶短缺时发明的“平替”。当地人还习惯用勺子挖着吃咖啡,是不是相当有趣?

  越南美食神仙打架

  你pick哪一款?

  越南的美食同样不逊色。河粉,鲜美的汤底搭配牛肉、鸡肉或海鲜,淋上特制鱼露与柠檬汁,香气扑鼻,和广西老友粉一样诱人,你pick谁?

  越南春卷,薄皮裹满馅料,一口咬下,满是清爽。

  融合法式面包的越南法棍三明治

  还有维C满满的特色水果释迦,口感软糯,常做成甜品、果汁或沙拉,健康又美味。

  “同志加兄弟”

  这份情谊必须点赞!

  越南的传统节日与中国的相似度高达99%!就说元宵节,咱有灯会,越南人在湄公河上划船赏灯。到了中秋节,会安古镇的小朋友提着鲤鱼灯玩耍,河内月饼店里,双黄白莲蓉月饼热卖,老广看了都得说句内行。

  春节更是重头戏,放炮仗、舞龙舞狮、守岁、包红包,咱的习俗越南样样不少,连越南春联都有汉字版!

  冷知识来啦,越南曾使用汉字千年,虽说现在通用越南语字母,但古迹里的汉字依然闪耀。

  如今,两国交流愈发频繁。中国电视剧在越南热播,成为了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越南当地高校的中文课程也越来越受欢迎。

  △越中友谊宫项目位于河内市,总建筑面积约1.38万平方米,是中国对越南援助的标志性工程。

  中国援建的河内友谊宫,呈莲花造型,蕴含“和合共生”之意。

  还有两国共同打造的中越德天瀑布跨境游,让游客持一张门票打卡两国风景。

  重庆轻轨开进越南!

  河内2号线竟是中国同款

  蜿蜒的高架轨道、绿色的车体涂装、舒适的车内布局……是不是和重庆2号线很像?的确,它可含有不少中国元素。

  河内轻轨2号线是由中企承建的越南首条城市轻轨,也是中越共建 “一带一路” 的标志性项目。它全长13公里,设站12座,设计最高时速80公里,将河内闹市区与郊区车程从90分钟缩短至23分钟。

  建设过程中,施工方采用了重庆大学的PCC桩软基加固技术,解决了河内地质松软、沉降变形等难题。

  援建期间,中方团队还专门为越南培养了大量轨道交通技术人才。轻轨投运后,不仅为河内市民出行带来便利, “中国基建” 在东南亚的声名也更盛了。

  从传统习俗到现代交流,中越之间尽显文化相通,来看看这些有趣的“碰撞”:

  1、越南主流的粽子居然是方的!

  与中国一般常见的三角粽不同,越南春节必备的“Banh Chung”是四方形,用芭蕉叶包裹,寓意天圆地方。

  2、汉字活化石

  越南语中保留着大量汉越词,比如“学校”读作“tru ng h c”,“图书馆”叫“th vi n”,发音与古汉语惊人相似。

  3、“共饮一江水,早相见、晚相望”

  这是一句歌词,出自1966年的越南名曲《越南—中国》。 “一江水” ,指的是中越共享红河、湄公河等跨境河流,象征两国山水相连;“早相见,晚相望”则描绘了边境百姓晨起隔河劳作、暮归隔岸相望的日常。半个多世纪过去,此曲在越南仍家喻户晓,传唱不衰,见证着两国历久弥坚的友谊。

  总监制丨唐怡制片人丨赵新宇 文凡主编丨王瑶编导丨曹梓楠编辑丨潘晨 金律成 雷溦制作丨郭英豪视觉丨朱灵萌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从田园到餐桌:链博会里看中外美食

  •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2025-07-18 09:04
该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日前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构建了首个水稻的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2025-07-18 04:30
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其活动通过总辐射、紫外辐射、高能粒子沉降等多种形式影响地球大气。近年来,我国夏季降水雨带呈现出持续北移的趋势。
2025-07-18 04:30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