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拉美观察丨美国单边主义政策遭美洲多国抵制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拉美观察丨美国单边主义政策遭美洲多国抵制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04-13 18:58

  自今年2月以来,美国政府已针对拉美多国实施单边关税政策,无论是迫使一些国家在移民问题上妥协,还是单方面实施所谓的“对等关税”,都引起了拉美国家的普遍担忧和强烈反对。日前在洪都拉斯召开的拉共体峰会上,拉美多国领导人批评美国关税政策违反多边主义原则,破坏全球经济秩序。

  美洲多国分析人士表示,美国滥用关税政策的做法,不仅违反国际贸易规则,更给包括美洲在内的全球多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是将自身意志强加给他国的霸权行径。

  △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方案

  墨西哥

  暂未被列入"对等关税"名单

  但中长期隐忧仍存

  自今年2月初以来,美国对邻国墨西哥实施了一系列关税政策,其中部分政策持续至今,部分则被中途取消。美国对墨关税政策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美国近期甚至以两国水资源争端为由,威胁要加大对墨西哥的关税制裁。

  2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由于墨西哥在应对非法移民和打击毒品走私等方面未能达到美方要求,将从2月4日起对所有墨西哥商品加征25%的关税

  2月3日,在墨西哥按照美国要求增派1万名国民卫队队员前往美墨边境后,美国政府同意暂缓一个月执行关税措施

  3月3日,尽管墨方与美国进行了多轮谈判,美国政府仍对墨西哥产品加征25%的关税。随后在3月6日,美国政府又改口称,对不符合美墨加协议原产地规则的商品征收25%的关税,对从墨西哥进口、不属于美墨加协议优惠范围的钾肥征收10%的关税。

  4月2日,在特朗普总统签署的所谓“对等关税”行政令中,墨西哥未被列入加征关税名单

  虽然墨西哥暂时得以幸免,但梳理美国当前对墨加征的关税清单可以发现,美国仍对多种墨西哥产品征收高额关税。例如对不符合美墨加协定原产地规则的整车和零部件征收25%关税;对墨西哥钢铝产品征收25%关税。

  △墨西哥一汽车生产线

  这些关税已对墨西哥经济发展造成实质性影响。统计显示,在墨西哥出口美国的产品中,仅有约50%符合美墨加协定的优惠条件。《墨西哥经济新闻》指出,考虑到墨西哥2024年对美出口总额超过5000亿美元,其中逾2600亿美元的出口不符合协定规定,这意味着美国现行对墨关税政策仍具有很大破坏性,给墨西哥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

  以汽车产业为例,美国对享受优惠关税的进口汽车和零部件设有严格规定:

  汽车75%的部件必须产自美墨加三国;40%至45%的汽车部件必须由时薪不低于16美元的工人生产;发动机和变速器等核心部件必须来自美墨加三国。实际上,墨西哥厂商很难完全满足这些条件。统计显示,2025年初,在墨西哥出口美国的汽车和零部件中,有8.2%的轻型汽车和20.4%的汽车零部件不符合原产地规定,涉及金额高达230亿美元。仅此一项,墨西哥出口商或需面临约63亿美元的额外关税。

  汽车产业是墨西哥的支柱产业,约占该国GDP的5%和出口总额的32%,而对美出口又占墨西哥出口总额的87%,这意味着美国关税政策的任何变动都会直接影响墨汽车产业的稳定性和投资预期,并扰乱高度一体化的北美汽车产业链。

  此外,针对钢铁产品25%的关税也将带来显著影响。2024年,墨西哥向美国出口钢铁330万吨,价值超30亿美元。按25%关税计算,墨西哥钢铁出口商可能面临8.28亿美元的关税成本,这将削弱其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

  墨西哥主流媒体《至上报》评论称,虽然墨西哥未被列入美国“对等关税”对象国名单,但美国掀起的全球贸易战已打开保护主义大门。墨西哥与其“庆幸”暂时躲过一劫,不如警惕可能到来的经济衰退。该评论指出,尽管目前墨西哥仍能享受美墨加协定的部分优惠,但特朗普关于“美墨加协定是美国历史上最糟糕的协定”的表态值得墨西哥高度警惕。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国际关系中心教授伊格纳西奥·马丁内斯表示,美国的做法实质上是启动贸易保护主义机制,加征关税将推高整个北美地区的生产成本。从4月开始,生产成本、用工成本和通胀率都将上升。对墨西哥而言,加征关税将造成严重冲击,特别是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而这一冲击反过来又会推高美国本土的汽车生产成本,最终由美国消费者买单。

  巴西

  美国关税对多个行业带来负面影响

  拉美地区第一大经济体巴西同样受到美国关税政策的冲击。美国是巴西第二大贸易伙伴,长期处于贸易顺差地位,却仍对巴西加征大量关税。

  截至今年4月上旬,美国除对巴西的钢铝产品和汽车产品加征25%的关税外,还在“对等关税”行政令中对几乎所有巴西输美产品征收10%的关税,主要涉及飞机、牛肉、咖啡、果汁等重要巴西出口商品。

  美国加征关税的做法已对巴西多个行业造成严重影响。以钢铁出口为例,在美国对巴西钢铝产品征收25%的关税后,巴西钢铁对美出口预计大幅下滑。巴西应用经济研究所报告显示,受美国关税影响,2025年巴西钢铁预计减产2.19%,出口量预计下降11.27%,经济损失达15亿美元。

  巴西环球传媒集团G1新闻网报道称,作为美国第二大钢铁供应国,巴西在2024年向美国出口410万吨钢铁,占巴西对美总出口的10%。对巴西钢铁加征关税将在短期内导致对美出口量减少,迫使巴西厂商寻找替代市场或转向国内市场。随着需求减少,巴西厂商不得不减产,这不仅影响就业,还将波及建筑和汽车制造等下游行业,导致原料成本上升和生产进度放缓。

  同时,巴西对美飞机出口也将受到冲击。在特朗普政府对巴西产品加征10%关税后,两国间的飞机制造产业链和出口业务将受到严重影响。

  △巴西一钢铁厂

  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全球总裁弗朗西斯科·戈麦斯·内托表示,关税将给公司及其美国客户带来额外的运营成本和管理难题。该公司长期依赖北美市场,并在美国设有生产线。在10%关税实施前,其飞机制造一直享受零关税优惠。就在今年2月,一家美国航空公司刚与巴航工业签署了价值70亿美元、订购180多架飞机的商业合同。

  美国的关税政策已引发巴西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强烈批评。巴西总统卢拉近期明确表示,巴西坚定捍卫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认为贸易保护主义已不适应世界发展需要,巴西将对任何形式的保护主义作出回应。“鉴于美国决定对巴西产品加征关税,我们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本国企业和工人利益。”卢拉表示。

  4月2日,巴西国会迅速通过对等经济法案,授权政府在对外贸易利益受损时采取反制措施。

  巴西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圣保罗页报》社论指出,特朗普政府推行的“对等关税”将破坏全球历经数十年形成的复杂产业链体系,以更恶劣的方式改变国际贸易格局,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后果。美国的做法将全球关税水平推至新高,而其依据不过是早已被经济学界摒弃的重商主义理念。

  巴西经济学者阿德赫马尔·米内罗对总台记者表示,美国的关税政策不仅影响巴西特定行业发展,更对巴西的“再工业化”进程造成阻碍。无论是本国产品出口受阻,还是受高关税影响转战巴西市场的产品,都对巴西正在推进的“再工业化”战略构成挑战。

  拉美多个经济体均遭关税威胁

  除巴西和墨西哥外,委内瑞拉、阿根廷、智利、秘鲁、哥伦比亚等拉美国家同样受到美国关税政策影响。美国的做法被广泛批评为破坏地区和国际经贸秩序,并严重违背国际承诺。

  针对委内瑞拉,美国对其海鲜、朗姆酒和咖啡等产品加征15%的关税,并威胁对购买委内瑞拉油气资源的国家征收25%的二级关税。受此影响,今年3月委内瑞拉原油出口减少11.5%,委货币玻利瓦尔短期内快速贬值,预计该国通胀形势可能进一步恶化。为应对美国关税,委内瑞拉国民议会已通过紧急经济法令。

  在南美地区,尽管美国与智利、秘鲁和哥伦比亚签有自贸协定,这些国家仍被加征至少10%的关税。

  根据秘鲁与美国在2008年签署的自贸协定规定,超过90%的秘鲁产品可免税进入美国市场。秘鲁中央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阿德里安·阿玛斯认为,美国对秘鲁加征10%关税将影响该国70%的对美出口,从而对经济发展造成冲击。

  秘鲁国家广播电台援引专家观点称,10%的关税看似不高,但对秘鲁而言是个“危险信号”。2024年秘鲁对美出口约95亿美元,按此计算,加征关税可能导致该国GDP损失0.26%。

  同样与美国有自贸协定的哥伦比亚也面临贸易不确定性。除原油和天然气外,哥伦比亚大部分输美产品都被波及,尤其是农产品。此前,为迫使哥伦比亚政府在移民问题上让步,美国曾威胁对哥产品加征25%关税。

  哥伦比亚农业协会主席豪尔赫·贝多亚表示,2024年哥伦比亚向美国出口超过34亿美元的农产品,10%的关税将给哥伦比亚农业出口带来严重后果。

  美国前驻哥伦比亚大使凯文·惠特克表示,在美国加税面前,哥伦比亚“极其脆弱”,美国的做法违背了两国自贸协议精神,但符合其当前“将自身意志强加于全球”的政策取向。

  拉共体峰会召开

  多国发声反对美国关税单边主义

  面对美国的单边关税政策,与美国“近在咫尺”的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积极发声,共同捍卫多边主义,反对贸易霸凌。

  4月9日,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拉共体)第九届峰会在洪都拉斯首都特古西加尔巴举行。会议通过《特古西加尔巴宣言》,呼吁成员国加强区域一体化,共同应对地缘政治挑战。宣言重申,拉共体将继续推动政治对话,深化与其他国家和区域组织的合作。

  巴西总统卢拉、古巴国家主席迪亚斯-卡内尔、洪都拉斯总统希奥玛拉·卡斯特罗等拉美国家领导人都在会上批评美国任意加征关税的做法。

  秘鲁经济学家亚历杭德罗·因达科切亚就此对总台记者表示,美国随意加征关税是历史倒退,尤其是重复了20世纪30年代的失败模式,当时这种做法导致拉美地区贫困加剧和失业率上升。如今在全球产业链深度融合的背景下,这种单边主义行为损人不利己。他指出,在此情况下,拉美国家需要加强合作,深化与亚洲市场的经济联系,例如通过钱凯港推动厄瓜多尔、巴西、玻利维亚、智利等国与亚洲市场的对接。

  哈佛大学研究员、巴西弗鲁米嫩塞联邦大学国际关系学者维特利乌斯·布鲁斯托林对总台记者表示,美国对全球加征关税的做法既不能减少债务,也无法促进本国再工业化,反而可能引发新的全球经济危机。面对美国对拉美国家的集体加税,拉美各国必须团结一致,以共同立场与美国谈判,才能增强议价能力。

  布鲁斯托林还说,尽管拉共体和南方共同市场等区域组织内部存在分歧,各国面临的关税待遇也不尽相同,但如果拉美国家能够协调立场、统一行动,相比单独与美国谈判,或将能争取更有利的结果。(总台记者雷湘平 耿之倩 王璐璐)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香港“非遗月”处处有“非遗”

  • 江苏南通:“第二现场”观赛区 城市“全域”看“苏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占淡水鱼类养殖总量的“半壁江山”,尤以长江流域所产鱼品质最优。但人工养殖久了,鱼类品质逐渐下降,需要捕捞野生鱼种来更换,确保鱼类种质“基因库”稳定。
2025-06-30 04:50
FAST如今每天观测时长接近24小时,每年总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持续不断地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数据。
2025-06-30 09:52
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育种创新,“华航香银针”就是创新成果之一。
2025-06-30 09:51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一位特殊的“考生”吸引了人们目光。
2025-06-30 09:51
6月29日,在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各方正全力以赴加快工厂投产进程。
2025-06-30 09:51
作为一所工科见长的大学,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涌现出一批热衷文化艺术的学生:材料学院研究生庄英赞受邀参加《声声入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京剧票友大会》节目;
2025-06-30 04:50
今年“三夏”生产,该农场配备无人驾驶系统的收割机和拖拉机、气吸播种机、精准水肥轮灌系统、自动巡田无人机等智能化装备大显身手。
2025-06-27 10:25
6月24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WeHoST)在四川稻城启动建设配套项目,预计2027年望远镜完成装调并投入试运行。
2025-06-27 10:24
古生物研究表明,包括早期犬齿兽在内的一些远古动物,脑袋为一个没有左右脑半球区分的整体,而现生哺乳动物和典型的进步颌兽类则有左右两个脑半球。
2025-06-27 10:18
6月26日21时29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圆满完成既定任务。
2025-06-27 10:17
北京大学马丁教授团队26日凌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一项开创性研究,成功将复杂难处理的混合废塑料变废为宝,为根治全球塑料污染顽疾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5-06-27 10:16
近日,一组“清华学生戴头套看演出”的照片在网络引发热议。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还面临社会伦理与隐私保护方面的争议,如何平衡科学技术创新与社会伦理、监管要求等仍是难题。
2025-06-27 10:15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在轨工作已满两个月,身心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6-26 09:48
6600万年前,希克苏鲁伯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非鸟类恐龙灭绝,而就在撞击点附近,一种神秘的夜蜥蜴可能是唯一幸存下来的陆生脊椎动物。白垩纪末期,一颗巨型小行星撞击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附近的区域,形成了一个直径超过150公里的陨石坑,导致全球大多数动植物物种灭绝。
2025-06-26 09:47
在全球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之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等提出了一个衡量人与自然共同繁荣程度的全球框架。论文合作作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办公室主任Pedro Conceicao表示,面对当今严峻的地球系统变化,我们必须把人与自然健康、互惠的关系纳入发展愿景。
2025-06-26 09:46
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这项调查系统查清了我国东北典型黑土区地表基质资源“家底”,实现了东北黑土地地表基质层的首次系统调查与深度解剖。
2025-06-26 09:41
记者邱玥25日从中国海油获悉,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全面投产。 目前,“深海一号”大气田已经达到最高产能设计状态,年产气量有望超过45亿立方米。
2025-06-26 09:40
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能源部支持的薇拉·C·鲁宾天文台,首次捕捉到的太空景象呈现出一场由恒星“托儿所”及邻近星系的密集星团构成的粉蓝视觉盛宴。鲁宾天文台的科学团队还开发了面向公众的工具“天空查看器”,用户可通过平移和缩放功能探索这些超高分辨率图像中的恒星和星系。
2025-06-25 09:46
中国海油25日宣布,公司在南海水域的“深海一号”大气田二期项目全面投产,标志着我国最大海上气田建成。“深海一号”大气田分一期和二期开发建设(一期于2021年6月投产),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超1500亿立方米,最大作业水深超1500米,最大井深达5000米以上,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6-25 09:33
2017年启动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为新一代草地植被图的绘制提供了新的契机。“我们共识别出65种主要草地类型,其中高山嵩草草甸、紫花针茅草原、矮生嵩草草甸、垂穗披碱草草甸和线叶嵩草草甸这5个群系分布最广。
2025-06-25 09: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