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泰齐心 命运与共(大使随笔)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中泰齐心 命运与共(大使随笔)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5-04-07 19:56

  “中泰友好传承千年,‘中泰一家亲’历久弥新。建交半个世纪以来,两国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真诚互信、守望相助”。这是今年2月习近平主席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泰国总理佩通坦时说的话。我有幸作为陪同人员现场聆听习近平主席讲话。佩通坦总理一边听,一边记,一边频频点头回应。她向泰国媒体介绍访华情况时表示,与习近平主席交流,领略到的不仅是大国领袖高瞻远瞩的风范,更有长辈的关怀和教诲,感到特别亲切和温暖。

  中泰是地缘相近的好邻居、血脉相融的好亲戚、命运与共的好伙伴。两国交往跨越千年,新时代更添新气象,堪称邻国间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的样板。

  政治引领,两国关系发展动力十足。2022年11月,习近平主席对泰国进行历史性访问,两国领导人就构建中泰命运共同体达成重要共识,为“中泰一家亲”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尽管中泰政治制度不同,但两国始终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坚定支持彼此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支持彼此维护本国核心利益。高层引领和战略互信构成中泰关系坚实政治基础,为两国关系提供了不竭动能。

  共克时艰,中泰友好不断升华。从亚洲金融危机到印度洋海啸,从汶川地震到新冠疫情,中泰总是同舟共济。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泰国国王、王后带头向中国捐赠医疗物资,泰国政府和各界友人纷纷表达支持慰问,他们的“武汉加油!武汉加油!”视频感动无数国人。2021年泰国疫情加重时,中国克服困难紧急提供20万剂疫苗。我在疫情期间赴泰履新,切身感受到患难与共让中泰友好进一步升华。

  互利合作,助力发展造福民生。中国连续12年成为泰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同时也是泰国第一大农产品出口市场、最主要外资来源国、最主要旅游客源国。中泰加强发展战略对接,绿色经济、数字产业、人工智能等领域合作方兴未艾。数以千计的中国企业赴泰投资,为泰国产业进步和民生福祉作出重要贡献。泰国社会普遍看好中国发展机遇,两国互利合作前景广阔。

  文脉相通,特殊纽带缔结特别亲缘。泰国是华人下南洋的主要对象国之一,是海外春节最热闹的地方之一,每年正月初一泰国国王和王后都会在王宫内设台祭祖。诗琳通公主在唐人街主持“欢乐春节”活动已成惯例,今年时值中泰建交50周年更是热闹非凡,十数万民众接踵并肩共享春节喜悦。

  协调配合,多边舞台上的好伙伴。中泰同为发展中国家,同为亚太重要成员,在国际地区事务上有广泛共同利益。双方都坚定支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都主张加强团结合作、反对分裂对抗。泰国作为协调国积极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升级谈判,作为现任澜湄合作共同主席国积极致力于推动次区域合作。中泰在多边舞台协调配合日益密切,为地区繁荣发展、世界和平稳定增添正能量。

  中泰关系是中国周边外交的缩影,对泰外交是习近平外交思想和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的具体实践。当今世界形势变乱交织,单边主义、丛林法则甚嚣尘上。中国同周边绝大多数国家增进友好、深化合作,开启构建命运共同体新时代,充分彰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周边工作的重要论述与实践极具时代价值,更富有世界意义。“中泰齐心,命运与共”是中泰两国为建交50周年共同提出的口号。我相信,中泰关系的明天将更美好,中国与周边国家命运与共的明天会更美好。

  (作者韩志强为中国驻泰国大使)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07日 03 版)

[ 责编:丛芳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浙江杭州:电报业务即将退市 通信爱好者排队发报

  • 雄商高铁河北段架梁施工全部完成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体现在环境保护上,体现在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上。
2025-04-28 09:27
体重管理已成为当下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为此,各地应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鼓励医院开展体重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动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形成。
2025-04-28 09:26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六合区是南京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2025-04-27 09:16
工厂化育秧选良种、精培育,提高秧苗成活率,减少农药使用,正成为越来越多农户的“心头好”。
2025-04-27 09:13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