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缅甸震区直击天空公寓搜救 期盼废墟下传来好消息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缅甸震区直击天空公寓搜救 期盼废墟下传来好消息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5-04-02 08:43

  中新社曼德勒4月1日电 题:缅甸震区直击天空公寓搜救  期盼废墟下传来好消息

  中新社记者

  4月1日是缅甸“3·28”大地震过后的第四天。截至目前,地震已造成超过2700人死亡、逾4500人受伤,仍然有440多人失踪。地震救援“黄金72小时”已过,但在曼德勒损毁严重的天空公寓附近,许多被困者亲友仍在焦急等候,期盼废墟下传来好消息。

  当天,中国救援队和中国香港特区救援队在天空公寓东侧展开联合搜救,中新社记者跟随救援队现场采访。

  当地时间4月1日,许多民众在缅甸曼德勒市天空公寓废墟外等待被困亲人消息。图为一位家属掩面哭泣。中新社记者 陈永诺 摄

  天空公寓由A、B、C、D共4栋楼房组成,每栋均为11层。3月28日地震发生后,除A栋呈半倒塌状态外,其他3栋楼房均被夷为平地。在香港特区救援队加入前,中国救援队、中国公羊救援队已在此展开搜救,并在31日先后救出1名女童和1名孕妇。

  1日联合搜救进行时,天空公寓废墟外,许多被困民众亲友正焦急等候。他们一遍遍向废墟哭喊着。翻译告诉记者,他们在大声安慰被困者要坚持下去。有位母亲哭着面朝废墟方向喊道:“儿子,坚持住,有人来救你了。”

  人群中,记者注意到神情落寞的小慧。小慧侄女一家仍被困在天空公寓,她每天都到现场,期待听到好消息。另外几位青年说,他们的校长住在天空公寓,地震发生时被困在公寓内,尚未被救出,期盼校长能够无恙。

  天空公寓西南面有座寺庙。有民众将失踪家人的照片打印出来,挂在寺庙旁的树上,祈祷能有家人的消息。

  当地时间4月1日,中国救援队和中国香港特区救援队继续在缅甸地震重灾区曼德勒天空别墅公寓开展联合救援。图为中国救援队队员在废墟中搜救。 中新社记者陈永诺 摄

  地震后,天空公寓倒塌形成的废墟堆积高度达三四层楼高。现场搜救区范围较大,除中方救援力量外,还有多支队伍协作搜救。

  香港特区救援队指挥官赵汝珏介绍,搜救时他们会同步用无人机观察区域整体情况,即时研判搜救重点。救援队还会在现场布设红外线装置,一旦建筑物发生位移,可以立即通知现场人员撤离。

  当救援人员展开施救作业后,能听到废墟下持续传来呼救声。当地消防救援队员亦细心聆听,探明呼救声来源方向后,寻求中方救援力量支援。双方评估,决定先移走障碍物,再将生命探测仪放入更深处,搜寻生命迹象。然而,记者在此采访一整天,只见陆续抬出的遇难者遗体。

  当地时间4月1日,受强烈地震影响,缅甸曼德勒地标建筑曼德勒皇宫墙体破损。 中新社记者 陈永诺 摄

  3月31日至4月6日是缅甸地震全国哀悼周。4月1日,缅甸全国为地震遇难者默哀一分钟。当天12时51分,曼德勒空中响起警报声,天空公寓救援现场人士肃立默哀,悼念遇难者。

  搜救过程中,曼德勒仍余震不断。17时30分许,记者一行正在室内工作,忽感大地摇晃,大家立即同时跑向室外。事后,据当地居民提供的地震信息资料显示,此次余震为5级。28日地震发生后,震区已发生余震50余次。

  当日傍晚,记者返回住处时途经曼德勒地标建筑曼德勒皇宫,只见皇宫墙体坍塌、宫殿受损。皇宫护城河岸边,大批民众在此搭帐篷露宿,当地志愿者正在分发物资。翻译说,这里曾是曼德勒最繁华的地区,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完)(魏华都戴梦岚  参与报道)

[ 责编:丛芳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浙江杭州:电报业务即将退市 通信爱好者排队发报

  • 雄商高铁河北段架梁施工全部完成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体现在环境保护上,体现在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上。
2025-04-28 09:27
体重管理已成为当下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为此,各地应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鼓励医院开展体重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动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形成。
2025-04-28 09:26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六合区是南京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2025-04-27 09:16
工厂化育秧选良种、精培育,提高秧苗成活率,减少农药使用,正成为越来越多农户的“心头好”。
2025-04-27 09:13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