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博鳌亚洲论坛|在世界变局中求共赢——写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召开之际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博鳌亚洲论坛|在世界变局中求共赢——写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召开之际

来源:新华网2025-03-26 11:29

这是3月25日拍摄的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外景。新华社记者杨冠宇 摄

  新华社海南博鳌3月25日电 题:在世界变局中求共赢——写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召开之际

  新华社记者

  山青海碧,日暖风轻。3月25日,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如约而至。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格局加速演变。本届论坛年会以“在世界变局中共创亚洲未来”为主题,可谓恰逢其时,既有重要现实意义,也有长远历史意义。

这是3月19日拍摄的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新华社记者杨冠宇 摄

  应对变局,要有识变之智、应变之方、求变之勇。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5次在论坛年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洞察世界变局、回应时代关切、引领包容发展。

  众木必成林。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人们期待,全球政商学界在接下来的几天共同提出更多富有价值的“博鳌方案”,汇聚起合作共赢的伟力,共创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

  凝聚共识,为世界注入确定性

  今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也是万隆会议召开70周年。亚洲首倡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精神”,在当下更具现实意义。

  要和平、要合作,这也是博鳌亚洲论坛成立的初心。

  25日上午,博鳌亚洲论坛新闻中心,年会新闻发布会暨旗舰报告发布会座无虚席。

  “我们希望通过年会,向国际社会传递保持信心、团结合作、战胜困难、开创未来的强烈信号。”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张军说,亚洲在很多方面走在世界发展的前列,展现出光明前景。世界有理由对亚洲的未来充满希望,亚洲也有理由对世界的未来充满信心。

  把握大势,在世界大变局中重建信任——

  当天发布的《博鳌亚洲论坛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5年度报告》指出,全球经济保持中低速增长,面临着贸易战、地缘政治局势复杂多变、持续通胀以及主要经济体增长放缓等重大风险挑战。

  “大变局下,国际社会普遍期待亚洲在维护全球稳定、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更积极作用。”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潘基文表示,期待并相信年会将有效增进团结互信,推动对话合作,为全球稳定和经济发展注入正能量。

  今年,论坛年会设置“高端对话:在世界大变局中重建信任”“多边主义的未来”“构建开放世界经济:挑战与出路”等活动,聚焦如何促进理解信任,如何营造和平发展环境、维护共同经济安全等进行探讨。

  塑造未来,加快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

  去年9月举行的联合国未来峰会,为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但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依然任重道远。例如,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仅有17%的目标进展顺利,超过三分之一的目标处于停滞或倒退状态。

  “可持续发展挑战对人类而言是新生事物。”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兼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杰弗里·萨克斯认为,我们所处的危机并非不可克服,只是身处新环境,因而需要找到新方法。

  本届论坛年会,与会嘉宾将深入探讨如何加快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更有效地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亚洲能源转型、促进人人享有健康,以及金融如何促进零碳发展等议题,为促进可持续发展凝聚共识、探寻对策。

  深化交流,相互成就共迎挑战

  距离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九公里处,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形似一艘大船向海而去。

这是3月4日拍摄的位于海南琼海的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

  “走进两海交汇的文明——意大利普利亚考古文物展”正在这里举办,来自意大利普利亚的214件(套)考古文物将展示近3个月,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

  这座博物馆,让海上丝绸之路的瑰宝走进中国,也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不同文明汇聚交融。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不同文明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彼此交相辉映、相得益彰,通过对话求同存异、促进不同文明间和谐共存和共同发展尤为重要。

  翻开本届论坛年会议程,从讨论如何通过文明对话减少信任赤字,到东西方文明古国如何加强对话交流,一个个聚焦心灵相通的议题,让论坛年会的人文底色更为厚重。

这是3月16日拍摄的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论坛年会将围绕大变局之下的亚洲合作,与各方携手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对冲全球化逆风,把握方向,增强信任。”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周小川说。

  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主要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发展,加强人工智能应用与治理,成为各方关切。

  “如果世界各国忽视对AI风险的防范和布局,就可能导致面对重大挑战时准备不足。”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联合国人工智能高层顾问机构专家曾毅提出,要让“安全”成为AI发展的第一性原理。

  西门子公司董事会主席博乐仁表示,“我们正与全球AI领军企业紧密交流协作,帮助各行各业的客户提升韧性,增强竞争力”。

  如何做到AI应用与治理的平衡推进;如何加强数字能力建设、缩小数字鸿沟;如何在AI应用中塑造核心竞争力……论坛年会这些关于AI的交流对话,关乎未来。

  风从南方起,潮自南方来。全球南方经济总量全球占比超过40%,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0%。今年论坛年会的“含南量”进一步提升,设置了全球南方国家如何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化路径,如何在贸易、金融、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加强合作等议题。

  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基金主任王晓军说,近年来全球南方概念正被更多地谈及,大家在思考如何让全球南方发挥更大作用。“如果发展中国家更加团结互助,会对全球的发展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潜力无穷。”

  分享机遇,做大分好共赢蛋糕

  25日下午,会场内,本届论坛年会第一场高端对话——“中国改革与经济前瞻”,正精彩进行。

这是3月25日拍摄的“高端对话:中国改革与经济前瞻”活动现场。新华社记者 杜潇逸 摄

  会场外,三亚亚龙湾,占地12.8万平方米的零售综合体DFS迪斐世亚龙湾项目即将落地,成为这家集团60年来最大的单笔投资。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始终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中国两会成功召开,彰显中国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底气和信心。”英国太古集团行政总裁施铭伦说,未来将继续在商业地产、民用航空、医疗等领域加大对华投资,为促进英中经贸务实合作发挥积极作用。

  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穆罕默德·阿布纳扬表示,公司从中国积极推动世界能源转型的决心中看到了巨大潜力,中国成为公司探索业务发展机遇的关键市场,也是公司增长战略的一部分。预计到2030年,公司在中国投资总额将占其总资产管理规模的三分之一。

  “依托北京和上海的研发中心,我们在智能互联、数字化、智能及自动驾驶功能等方面的研发已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亮明态度——在华发展、与华共进。

  “亚洲仍是全球价值链的核心,中国仍然是全球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中心”——《博鳌亚洲论坛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5年度报告》的这一观点,得到广泛认同。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举办地——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镇东屿岛(无人机照片,3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今年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扩大开放之年。论坛成为海南推进对外开放和自贸港建设的一块“金字招牌”。

  眼下,海南自贸港建设正蹄疾步稳。前不久,工业和信息化部向13家外资企业发放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试点批复,其中一家就是位于海口复兴城的海南邓白氏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这是中国数字领域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一步。”邓白氏中国区总裁吴广宇说,获批试点后,公司已发布全球供应链评价服务中心,服务中国企业拓展全球市场,也期待通过本届论坛年会的系列活动,达成更多合作意向。

  随着自贸港建设深入推进,“外资入琼”热度持续攀高。截至2024年底,海南省实有外资企业9979户,其中77.3%的外资企业为2020年6月后成立。投资海南的国家和地区,由2018年的43个增加到目前的174个。

  海南自贸港是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一个缩影。一个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的中国,始终是投资的热土、合作的舞台。

  “久久不见久久见,久久见过还想见。”海南的这首民歌,唱出了志同道合者的共同心声。各方期待,新的“博鳌共识”在这里凝聚,更多“博鳌方案”从这里启航。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游泳世锦赛:跳水混合团体摘首金

  • 贵州“村超”重燃赛事 正式回归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盛夏时节,数千名科技精英正在浙江湖州西塞科学谷潜心攻关。作为湖州“五谷丰登”计划的首个“创谷”项目,西塞科学谷开园3年来累计引进省内外科技团队近40个、汇聚科技人才2600余名,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
2025-07-25 10:05
一台银灰色人形机器人在汽车生产车间内沉稳行进。2024年,深圳机器人产业集群企业数量达74032家,机器人上市企业34家、独角兽企业9家。
2025-07-25 10:05
24日中午12时许,“新舟”60民用搜救机顺利起飞,经过1小时20分飞行并完成预定验证科目后,平稳降落在西安阎良机场,顺利完成首次飞行。
2025-07-25 10:01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调研时强调:“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我们要增强使命感,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奋起直追,迎头赶上。”
2025-07-25 02:55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的驱动下,人工智能正在对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治理等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025-07-25 02:55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对约4.36亿年前的志留纪早期腕足动物化石居群展开深入研究,首次揭示了这些远古海洋底栖生物如何利用刚毛来维持彼此间的“社交距离”
2025-07-24 03:15
在广袤的田野上,每一抔泥土都隐藏着一个微观的奇妙世界——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微生物。
2025-07-24 03:15
雄伟的跨海大桥、海中的钻井平台……人类的脚步正延伸向深海。
2025-07-24 03:15
“孙女给我请了一个24小时‘家庭药师’,就在我的手机里。边聊天,边指导我用药,省心安心、方便管用!”视频中的高奶奶高兴地说。
2025-07-24 03:15
“中试”即中间试验,是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跨越至生产线的关键桥梁。中试成功与否,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2025-07-24 03:15
8月1日—8月30日,为市民带来国防科普与沉浸式军事体验的盛宴。
2025-07-23 15:19
如果未来20年我们能造出通用量子计算机,它将提供一种革命性的计算能力。
2025-07-23 09:20
在广州,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小心地穿上助行外骨骼机器人,在设备辅助下轻松登上楼梯。曾经科幻电影中的场景,正发生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
2025-07-23 02:40
“智能电网可接纳高比例新能源”“地下空间深度开发与空中慢交通系统立体分流”“太空超大型设备实现在轨制造”“生态标签农产品比例提至40%以上”“脑机接口技术为脑功能损伤患者的康复带来福音”……
2025-07-23 02:4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刘世荣院士团队日前发布“气候智慧型适应性造林”新范式,构建起气候—树种—立地精准匹配体系
2025-07-23 02:40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大麦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团队在一种小麦野生近缘种——冰草中鉴定出一个可调控穗粒数的关键基因AcRR1
2025-07-23 02:40
22日17时37分,随着330千伏玛玉二线结束试运行,330千伏玉树第二回线路工程宣告正式投运。
2025-07-23 02:40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7月21日发布的第五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越来越多群体共享数字发展成果。
2025-07-22 10:35
“对承担国家、北京市6G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企业,给予1:1配套、最高3000万元资金支持。”
2025-07-22 02:35
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悉,该校国家肉牛改良中心主任昝林森团队联合相关科技企业,成功研发“中国黄牛1号”50K育种芯片并正式对外发布。
2025-07-22 02:3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