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友谊的见证 发展的机遇(共建“一带一路”·第一现场)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友谊的见证 发展的机遇(共建“一带一路”·第一现场)

来源:人民日报2025-03-16 09:36

  货运卡车行驶在喀喇昆仑公路上。

  雪住天晴,巍峨的喀喇昆仑山脉白雪皑皑。

  扫雪车队缓缓前行,一条蜿蜒的公路在车队身后逐渐清晰起来。这是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陆路连通的唯一通道——喀喇昆仑公路。

  近年来,随着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深入推进,喀喇昆仑公路上的货运车队越来越多。为进一步提升公路通行能力,从2024年冬季开始,喀喇昆仑公路取消了此前从12月1日至次年4月1日的封闭期,实现了全年通行。

  “中国建设者们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汽车行驶在喀喇昆仑公路上,一侧是近乎垂直的山壁,一侧则是水流湍急的深谷。“喀喇昆仑公路是一项了不起的工程,中国建设者们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作为喀喇昆仑公路雷科特桥—红其拉甫口岸路段养护和救助工作的负责人,库拉姆·阿巴斯深知中国建设者们的艰辛与不易。

  喀喇昆仑公路的路线规划基础是古丝绸之路通往南亚的路线之一。那是一条在山间蜿蜒的险峻骡马道,最窄处仅能容一人通行。上世纪60年代,为打通中巴间唯一的陆上通道,两国决定共同修建一条跨境公路,翻越险峻的喀喇昆仑山脉,实现从中国喀什到巴基斯坦伊斯兰堡的汽车通行。道路沿线,11座海拔超过7000米的高山耸立,氧气稀薄,雪崩、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时有发生。公路经过位于中巴边境的红其拉甫口岸,海拔4700多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口岸。

  “修建这样的公路,不仅仅需要出色的工程技术能力,更需要勇气和信念。”阿巴斯说,“中国建设者们付出了辛勤汗水,甚至是鲜血与生命。”

  位于巴基斯坦北部的吉尔吉特市,喀喇昆仑公路穿城而过。公路旁,苍松翠柏环拥一座中国烈士陵园。1968年至1979年,中方共派出工程技术人员2.2万人次修建喀喇昆仑公路,有130人献出了生命,其中88人安葬在这里。71岁的阿里·艾哈迈德是烈士陵园的守墓人,他曾和中国建设者们并肩修路,40多年来一直守护着这座陵园。“中国人用生命为我们修建了这条路,我们将永远铭记。”艾哈迈德说。

  2010年10月,喀喇昆仑公路沿线的洪扎山谷发生大规模滑坡,滑坡形成的堰塞湖将公路部分路段淹没,给两国人员和货物往来带来极大不便。“公路的中断让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这条路对我们有多么重要。”艾哈迈德回忆说,当时生活物资的运输成本大幅提高,许多人的生计也受到了影响。

  令当地民众欣喜的是,中国建设者们很快就抢修了部分垮塌路段,并规划公路改线,建造了5条总长7公里的隧道,避开山体滑坡和落石高发区域,进一步缩短道路通行时间,大幅提高了通行安全。

  “冬季开放为巴中贸易带来了新的商机”

  2024年12月1日起,喀喇昆仑公路实现常年开放。在两国口岸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原本冬季封闭的道路实现持续运营,有力促进中巴双边贸易稳定繁荣发展。

  “喀喇昆仑公路冬季开放为巴中贸易带来了新的商机。”货车司机塔耶布·汗说,得益于公路持续运营,冷藏运输成本显著降低,货物从巴基斯坦南部城市卡拉奇运到中国喀什只需要8天时间,综合考虑货品价值、时长和运输成本,陆路运输比海运或空运更有优势。他经常驾驶着搭载冷藏货柜的卡车,从卡拉奇出发一路北上,通过喀喇昆仑公路,将冷冻海产品运抵喀什。

  “喀喇昆仑公路旅行”近来成为社交媒体热门话题。阿兹迈特·马利克来自巴基斯坦东部的拉合尔,去年秋天,他和家人第一次驾车沿喀喇昆仑公路一路北上,到巴基斯坦北部旅行。“在口岸,我们和对面的中国朋友们挥手致意。”马利克在社交媒体晒出在口岸拍摄的视频,获得许多点赞留言。随着各地游客慕名而来,公路沿线的村镇迎来发展机遇,民宿、餐厅、工艺品商店等渐渐多了起来。在小镇苏斯特,一家原本为卡车司机准备便餐的小店因为提供炒面和蒸饺等“中式快餐”火了起来,吸引游客们纷纷来这里“打卡”,体验“中国味道”。

  据中国红其拉甫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统计,2024年从检查站出入境人员突破6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其中外国人超2.56万人次,来自51个国家和地区。来自瑞士的游客塔马斯说:“为了体验世界海拔最高口岸,我们特意选择从红其拉甫进入中国。”韩国游客文性周计划从红其拉甫入境中国后,先去喀什古城,然后向西去中亚地区旅行。

  “为我们带来了新的生活和希望”

  在吉尔吉特市居民马基隆的家,挂历上用记号笔标注着中国传统节日。他告诉记者:“每逢中国传统节日,我都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做。”

  1977年,马基隆的母亲因腹部肿瘤病重,但吉尔吉特缺乏手术条件。情急之下,马基隆决定向在此修筑喀喇昆仑公路的中国朋友求助。在中国工程技术团队中,有10多名随队医疗人员。他们为团队提供医疗保障,也经常为当地民众义诊。了解到马基隆母亲的情况,中方医疗人员立即进行会诊、手术,挽救了她的生命。“自那时起,中国医生们就成了我们的‘家人’。”马基隆说。

  中方医疗人员回国后,马基隆与中国“家人”的联系从以前的拨打长途电话变为如今通过网络视频聊天。特别是逢年过节,马基隆总会给中国“家人”送上祝福。清明节前后,马基隆也会带上中国“家人”的嘱托,前往吉尔吉特中国烈士陵园送上鲜花,向烈士们致敬。“和我有相似故事的人还有很多,中国建设者们拯救了许多人的生命。”马基隆说,这些故事在当地居民中不断流传,承载着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

  “中国建设者们救了我母亲,他们留下的喀喇昆仑公路,为我们带来了新的生活和希望。”马基隆动情地说。马基隆的孩子会说流利的中文,目前从事中巴跨境贸易和运输工作。

  喀喇昆仑公路上,流传着老一代人的故事,也流淌着新一代人的生活。如今,中巴两国经贸往来越来越密切,带动喀喇昆仑公路沿线城市不断发展。这条承载着中巴两国人民美好记忆和愿景的通衢,正不断书写着发展与繁荣的动人故事。程是颉

[ 责编:宫辞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酷暑催热“清凉经济”

  • 多措并举 应对高温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4973.8万吨,单位面积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总体实现了夏粮生产的平稳运行。这一成绩的取得,
2025-07-14 04:15
从蓝莓大棚里的生长曲线,到肉牛项圈里的健康密码,广西的特色农业正被人工智能重新定义。
2025-07-14 04:25
7月13日,随着和田—民丰—且末—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最后一相导线跨越和若铁路、国道315,稳稳抵达188号铁塔,历经15年建设的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以下简称“环塔工程”)全线贯通,进入投运倒计时。
2025-07-14 04:25
防晒,究竟该如何掌握分寸,才能在抵御伤害与拥抱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
2025-07-11 09:58
生命只有一次,心脏健康不容忽视。唯有提高对心梗症状的警觉性,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心”防线。
2025-07-11 09:58
晒后背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其核心在于借助盛夏充沛的自然阳气,通过阳光照射背部,来提升人体自身阳气。
2025-07-11 09:58
截至7月10日,我国“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累计输气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安全平稳运行超2000天,标志着这条纵贯南北的能源大动脉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转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025-07-11 04:55
从自然资源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办公室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38处,同比增长31%;新发现矿产地中,大中型矿产地25处。
2025-07-11 04:10
时下,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社交娱乐的重要工具。多学科专家指出,当我们刷手机出现注意力极度涣散、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情绪化反应严重、深度学习能力下降、空虚感增加等症状时,就表明我们的大脑正在被“腐蚀”。所谓的“脑腐”,即因长期暴露于碎片化信息而引发的认知衰退与脑功能损伤。
2025-07-11 04:10
由于肉眼很难发现水污染的情况,洪水之后饮水需要特别注意,避免直接饮用自来水、山泉水、河水、湖水等。肖丹提醒,如果不适症状较为严重,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呕吐、严重腹泻、脱水、意识障碍等,或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少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2025-07-10 09:3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近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自然科学基金委作为我国资助基础研究的主渠道,制定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2025-07-10 09:33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的相关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这1935.3克宝贵的月壤,使得月球样品研究进入“嫦娥时代”,开启了人类认识月球的新纪元,也为中国月球研究走向世界前列奠定了基础。 一年来,中国科学家们已经利用嫦娥六号月球样品取得许多科学突破。
2025-07-10 09:32
2024年嫦娥六号任务首次从南极-艾特肯盆地内部采回月球样品,为揭示该区域物质成因提供了直接证据。综合元素和矿物组成分析,南极-艾特肯盆地镁环物质主要为斜长石(63%~67%)和低钙辉石(25%~27%)组成的亚铁苏长岩。
2025-07-10 09:32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在记者见面会上敬礼致意。 在神舟十九号乘组中,航天员王浩泽也是一位90后,更成为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飞行工程师。
2025-07-10 09:30
随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建材行业向更智能、更绿色、更高端方向变革。“通过数字化转型,建材企业可基本实现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运营一体化、客户服务敏捷化,提升决策效率、协同能力和服务水平,快速提升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
2025-07-09 09:40
加载更多